地方特色——文化奇葩2(2 / 3)

洞經音樂中使用的樂器很豐富,達50多種,但各地多少不一,互有差異,不盡相同。

洞經音樂的樂器組合形式有“細樂”、“大樂”、“鑼鼓樂”三種類型。

細樂,即是絲竹樂配以雲鑼、碰鈴、木魚等打擊樂器的組合形式。“細樂曲牌”是洞經音樂中數量較多的一類,曲調多悠揚委婉,有的則輕快活潑,其來源豐富廣泛,主要使用於開壇收壇、上香上供、跪拜叩首等時。用細樂伴奏的經曲稱為“細樂經曲”。

大樂,即吹打樂形式。以大小嗩呐為主奏樂器,配合以大鑼、大堂鼓、大鈸、大鐃,這時絲竹樂也可加入。此類曲牌,有的氣氛熱烈歡快,有的莊重雄偉,主要使用於開壇收壇時。用大樂伴奏的經曲稱為“大樂經曲”,曲調有“開經偈”、“收經偈”、“禮請”、“送聖”等。

鑼鼓樂,即使用時可套打在曲調進行中,也頻繁銜接在“曲牌”和“經腔”之後作曲調的收頭。鑼鼓樂中根據樂器不同,有武打和文打之別。

由於各地曲調、樂器來源不同及各地樂隊組織形式的差異,所以雲南洞經音樂也有著地域風格和流派的不同。各地曲調彙總數約3000多首。

[旁注]

《文昌大洞仙經》 最早始於漢代,俗稱《三十九章經》,是一本修身養性,追求延年益壽,長生久視的“丹經”書。魏、晉時先後經茅盈、魏華存夫人、許邁等傳至唐代;冠以“文昌”是宋、元道士所為。

《道藏》 是道教經籍的總集,是按照一定的編纂意圖、收集範圍和組織結構,將許多經典編排起來的大型道教叢書。內容十分龐雜,其中有大批道教經典、論集、科戒、符圖、法術、齋儀、讚頌、宮觀山誌、神仙譜錄和道教人物傳記等。此外,還收入諸子百家著作和有關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著作。

儒家 是我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學派。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係。其學派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理關係。

科舉製 是我國古代讀書人參加人才選拔考試的製度。它是曆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製度。由於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製從607年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三十一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曆了1298年。

孔子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論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齋醮 道教儀式。道士們身著金絲銀線的道袍,手持各異法器,吟唱著古老的曲調,在壇場裏翩翩起舞,猶如演出一場折子戲,這就是道教齋醮科儀,俗稱“道場”,謂之“依科演教”,簡稱“科教”。

木魚 打擊樂器,原為佛教“梵吹”的伴奏樂器。因外形像魚頭而得名。木魚呈團魚形,腹部中空,頭部正中開口,尾部盤繞,其狀昂首縮尾,背部呈斜坡形,兩側三角形,底部橢圓;木製棰,棰頭橄欖形。

[閱讀鏈接]

演奏洞經音樂的樂器基本是吹、拉、彈、打四類。

吹管樂器有小嗩呐、大嗩呐、竹笛、洞簫、笙、篳篥、鳳簫、 瓷塤等。

拉弦樂器有:小胡琴、胡琴、葫蘆胡、中胡、大胡、低音大胡、啞胡、壯族馬骨胡或牛骨胡等。

彈弦樂器有:小三弦、京三弦、劍川龍頭大三弦、琵琶、 雙琴、古箏、瑟、 胡撥、七弦琴及中阮、揚琴等。消失的有豎箜篌、彎擔琴、八音琴等。

打擊樂器有:提手、單皮鼓、大小木魚、擊子、鈸鈴、手鈴、雙星、九音雲鑼、鐺鑼、鑼、小鑼、蘇鑼、篩鑼、大鈸、大鐃、大鑔、小鑔、大小堂鼓、銅缽磬、寺廟懸鼓、寺廟銅鍾、寺廟雲磬、寺廟大鼓等。過去還有金鍾、玉磬、方響等擺設,但不敲奏。

極富地方特色的滇劇

滇劇,又稱滇戲,是雲南勞動人民根據自己風俗習慣和生活,特別是根據地方的語言與民間藝術,同時在聲腔、劇目、表演上融合京劇、川劇等外來劇種而發展起來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滇雲地方戲曲劇種。

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蘭玉、沐英率軍30萬入滇,隨後,大批移民多次入滇,他們帶來了江南的戲曲聲腔和時尚的曲調。

清代乾隆中葉,昆明由於商業的發展,外省會館和行業會館普遍建立,各地流行的聲腔和戲班亦隨之而來。每逢迎神賽會或喜慶宴集,他們均演各自地方戲。

此一時期來昆的戲班先後有19個,聲腔劇種有徽調、昆腔、弋陽腔、秦腔、楚調、石牌腔等。當時,在雲南的戲曲舞台上出現了混亂雜陳、諸腔爭妍的局麵。

清代道光年間,在昆戲班趨於合並改組,出現皮黃同台合奏。角色己有小旦、生腳、花臉、末、外等行當劃分,唱念字音聲調已逐步地方化。

外來劇目經藝人加工豐富,成為與本地語音腔調和風俗習慣相結合的保留劇目流傳下來,並造就了第一代滇劇名演員如王福壽、羅四花臉等,構成了滇劇音樂以梆子、皮黃為主,絲弦、胡琴、襄陽三大係統共處一個統一整體的獨特風格。這些標誌著滇劇的形成。

清代光緒時期,滇劇以昆明為中心,向各州縣發展。各戲班在廟會、堂會、拉門、圍鼓各場合中演出,使滇劇演出比以前興盛活躍,甚至茶鋪清唱也相當盛行。於是,滇劇經過改良、發展,成為了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地方戲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