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紮賚諾爾的地下發掘出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包括遠古人類的一個人頭骨,被命名為“紮賚諾爾人”,以後又連續發現了第二個人頭骨、第三個人頭骨,還發現了完整的猛獁象骨架等。
在地下12.9米深的地層中,發現了箭頭、圓頭刮削器、石葉、石片、石核、野牛、馬、鹿、羚羊等化石。
興隆窪位於內蒙古赤峰敖漢旗,這裏地處平坦,視野開闊,附近有泉水長流不斷,適宜人類居住,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氏族部落在這裏生息繁衍,從出土的文物來看,氏族居民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
石製工具多是打製的,石器種類包括有肩鋤、斧、锛、磨盤、磨棒等。其中由石片嵌入骨柄凹槽的刮刀很有特色,是我國北方地區細石器工藝傳統的產品。
還有一種石器叫石杵。石杵既可以使農作物去殼脫粒,也可以用於加工采集的植物籽實。加工獸皮用的石刀和漁獵工具比較多。骨器有錐、鏢、針等,磨製得都比較精良。
此外,還發現較多的鹿角、麅骨和胡桃楸的果實硬殼,說明氏族住地附近可能有著廣袤的森林,狩獵和采集經濟在氏族生產生活中仍占據一定的比重。總體來看,這裏的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與黃河流域的諸新石器時代文化大體相當。
出土的文物中還包括大量的陶器和玉器。陶器較厚重,燒製火候較低,陶質疏鬆,以裝飾壓印的網格紋和“之”字形紋為特征,且多罐、缽類陶器。
玉器皆為陽起石一透閃石軟玉類,色澤多呈淡綠、黃綠、深綠、乳白或淺白色,器體偏小。主要器類有匕形器、彎條形器、管、斧、锛、鑿等。
玉玦的出土數量最多,是興隆窪文化最典型的玉器之一,常成對出在墓主人的耳部周圍,應是墓主人生前佩戴的耳飾。一類呈圓環狀,另一類呈矮柱狀,體側均有一道窄缺口。
匕形器的出土數量僅次於玉玦,也是興隆窪文化玉器中的典型器類之一。器體均呈長條狀,一麵略內凹,另一麵外弧,靠近一端中部鑽一小孔,多出自墓主人的頸部、胸部或腹部,是墓主人佩戴的項飾或衣服上的綴飾。
彎條形器和玉管數量較少,均為佩戴在墓主人頸部的裝飾品。斧、锛、鑿等工具類玉器特征鮮明,其形製與石質同類器相仿,形體明顯偏小,多數磨製精良,沒有使用痕跡。
在建築方麵,興隆窪先民住房為排列有序的半地穴式的方形或長方形建築。建築都是西北至東南走向,每間約50至80 平方米,最大的房間達140 餘平方米。聚落建築有10多排房屋,每排10座左右,屋內有圓形灶坑,環繞聚落有一條防禦用的溝壕,這是我國大陸遠古居民最早的防禦設施。
趙寶溝位於內蒙古赤峰敖漢旗,其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赤峰、哲理和河北北部一帶,已有6800餘年的曆史,已發現的房址和灰坑有140 餘處。房址平麵呈方形或正方形,也有呈梯形,都是半地穴式建築,成排分布。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
陶器是趙寶溝文化的典型,陶器主要為生活日用的各類容器和炊器,絕大部分都為夾砂陶,也有少量泥質陶。其中夾砂陶又可依器表情況的不同分為夾砂粗麵陶和夾砂磨光陶兩種。
夾砂粗麵陶中最為常見的器物是筒形罐,這是一種形製和紋飾獨具一格的典型器物。大者高40厘米以上,小者高12厘米,寬敞的口徑一般都略大於通高、平底、圓唇、深深的弧腹。燒製火候不高,器表多為黃褐色。紋飾多施以之字形蚊和幾何紋,有的還在“鎖印紋”基礎上迭施幾何紋。
夾砂磨光陶器物的製作一般要較粗麵陶精細,陶色大多呈黑褐色,也有黃褐或紅褐色的,在這類陶器中,最為惹人注目的應屬施有奇特的幾何紋圖案或動物紋圖案的尊形器。
這種尊形器已經挖掘和采集到了10多件。其中,在小山遺址出土一件直領圓唇,腹部扁鼓,下接假圈足,器表打磨光亮平滑,飾有極其精美的飛鹿、豬龍和神鳥等靈物圖案。
飛鹿肢體騰空,背上生翼,神態端莊安詳;豬龍為豬首蛇身,尖吻上翹,巨牙上指,眼睛細長,周身有鱗,神鳥奮翼衝天,巨頭圓眼,頂上生冠,長嘴似鉤,這三種靈物都引頸昂首,首尾相接,淩空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