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這麼有錢的溫州,馬路一點也不寬,溫州人開起車來橫衝直撞的,掉頭也是隨心所欲的,所以堵車也就難免。
61
溫州人說,我們溫州的馬路和機場都是民間集資建起來的,不像外地都是靠國家撥款的。小就小點,有啥要緊的,能用就行。咱溫州人,不要麵子要裏子。
62
溫州有個地方叫平陽,就是“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平陽,這裏的黃牛骨很有名。溫州朋友說,黃牛骨算啥呀,我們溫州的蒲岐還有鯊魚宴。
63
溫州人喜歡追星,溫州是全省十一地市中最喜歡找明星代言的城市,這股風氣由“報喜鳥”首開,自任達華代言“報喜鳥”後,各路明星分別為溫州的鞋子、梳子、減肥產品代言。
不過,溫州企業傍星不是從一而終的,他們換明星換得超勤,一會兒港台明星,一會兒又換成韓劇明星。
明星在溫州賺到了大把大把的銀子,所以他們提到溫州,都說溫州是個好地方。
64
溫州人喜歡豬心燉中藥給自己進補,溫州女人坐月子吃的是酒泡豬心,除了吃豬心,溫州女人坐月子時,還要把生薑九蒸九曬,然後用黃酒煮了吃。
65
溫州人不太拘小節,你在街角聞到尿燥味一點也不要奇怪。溫州的牆角常常還有這樣的大字——“狗尿遠送”或者“在此小便者,狗生!”
66
溫州人罵人喜歡用“狗生”這個詞,有時會說自家女孩是“狗生囡”。我有一個朋友,是外地人,在溫州工作,溫州同事得意地跟她說,狗生囡考得不錯。怕她聽不懂,翻譯成普通話跟她說:我家狗女兒考了第一名。
我朋友終於聽明白了,這狗女兒不是狗娘養的女兒,也不是狗生養的,而是相當於古人說的犬子,原來該同事是在誇自己的女兒。
67
溫州人的嗓門很響。我有一次坐動車到上海,車廂裏有幾個溫州土豪,講起炒房炒金炒股來,眉飛色舞,邊上的乘客聽了這些一夜暴富的神話,用滿是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盯著他們看,他們一點也沒有不自在的感覺。
68
溫州有一些開名車戴名表的大富豪,鬥大的字兒識不得幾個,寫個名字跟鬼畫符似的。他們到銀行辦點事,還得麻煩銀行職員幫著填單子。
他們自個兒沒文化,但他們對自己子女的教育一點不放鬆,有點錢有點路子的,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杭州、上海讀書,有些索性就直接送到國外。
69
前幾年,溫州的河道找不到幾條幹淨的,有錢的溫州人就懸賞巨款,請當地的環保局長下河遊泳。
這幾年,溫州的河道幹淨多了。
70
動車事故讓溫州人的形象高大了幾分。動車在溫州出事後,熱心的溫州人自發去現場救人,獻血的隊伍排得老長老長。
溫州人雖然喜歡咋呼,但他們是非常熱心,又很有愛心的一群人。
71
溫州千年古刹妙果寺就在車水馬龍的市中心,寺裏有一副對聯:“七寶莊嚴,一角小山藏世界;三乘庇蔭,十方大地湧潮音。”
寫得真不賴。
72
溫州的好車真多,奔馳S600、寶馬760、沃爾沃S80、保時捷、卡宴滿街都是,可惜溫州的馬路太窄了,開不出好車的氣勢。
朋友帶著我在溫州街頭兜風,一輛保時捷“嗖”地從我們眼前開過,車後背上兩個字——實習。
溫州人牛啊,人家實習開開奧拓桑塔納,溫州人實習開著百萬的豪華車。
73
溫州朋友說,沒到過五馬街,沒吃過豬髒粉,就不算來過溫州。所以五馬街再嘈雜,豬髒粉再吃不慣,也得走一遍吃一回。
溫州五馬街是溫州最出名的一條街,有一年我們單位組織三八婦女節活動到溫州,當地朋友特地把我們拉到五馬街,說讓我們見識見識溫州的繁華。
這五馬街曆史蠻久的,跟王羲之有點關係,當年東晉“書聖”王羲之當溫州市市長時,出入乘五馬,溫州的老百姓覺得這市長派頭真大,立了五馬坊,清光緒《永嘉縣誌》載:“王羲之守永嘉,庭列五馬,繡鞍金勒,出即控之,今有五馬坊。”
到了五馬街,那個人氣啊商氣啊闊氣啊,真是撲麵而來。
74
是真名士自風流,王羲之與謝靈運都與溫州有一段緣分,王謝兩人不但是世家,還是親戚,王羲之的女兒就是謝靈運的外婆,王羲之的兒子是謝靈運爺爺的姐夫,這關係,聽上去夠複雜的啊。
75
謝靈運曾在溫州當過主要領導,雖然他在溫州當一把手,但謝靈運把政務拋到腦後,無為而治,縱情山水,一出門就是十天半個月,“遊永嘉山水殆遍”。當他把永嘉山水玩了個遍後,就稱病辭了官。
老謝這個人是世家子弟,排場很大,“每出入,自扶接者常數人,民間謠曰‘四人攜衣裙,三人捉坐席’是也”。
雖然老謝在溫州光想著遊山玩水,也沒想到拉升一下當地的GDP,抓一抓當地的兩個文明,啥正事也沒幹,但溫州人還是挺懷念他的,溫州有康樂坊(謝世襲為康樂公)、謝公亭(在江心嶼上)、池上樓、澄鮮閣、謝池巷(巷裏有他題吟的春草池塘),都是為了紀念他而命名的。
76
我一個溫州朋友,跟我講過溫州人空手套白狼的例子:一個溫州炒房客,海南一個別墅樓盤還未開盤,他交了5萬元訂金,訂了一套價值1000萬元的豪華別墅。還沒等付首付,海南獲批國際旅遊島,一夜間,海南房價飛漲,這套房子漲到2000萬。他馬上轉手賣出,這一進一出,他淨賺了1000萬!
1000萬呐!
77
美國佬身上佩帶的很多徽章,都是溫州產的。
溫州人大生意做,小生意也做,他們一百萬一千萬要賺,一厘一毫也不肯放過,溫州人的眼孔可大可小。
溫州人的手還特別巧,不愧是“百工之鄉”。那一火車皮一火車皮的鞋子、箱包、打火機、紐扣、徽章什麼的,都從溫州發出去的。
78
《溫州都市報》靠登豆腐幹大小的分類廣告,一年就有七千萬的收入。很多地市級報社,幾張報紙的廣告總收入也達不到這個數。這讓別的地市報人,非常的羨慕嫉妒恨。
79
寧波人是人往高處走,到比寧波更發達的地區尋找商機。溫州人是錢往低處流,到比溫州經濟更落後的地區尋找商機,比如奧康就去了重慶璧山,建了個西部鞋都,而溫州的合成革產業則整體遷往麗水。
80
溫州皮鞋以前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杭州武林門前曾一把火燒了溫州鞋。後來溫州人揚眉吐氣之後,也在武林門放了一把火,燒的就是仿冒溫州牌子的假冒偽劣鞋。
81
溫州的車位真貴啊,地上隨隨便便劃兩條杠杠,就要40萬。
溫州人一邊嘴上罵罵咧咧,說自己開的車都不如這地上的杠杠貴,一邊趕緊掏出銀兩買下這兩條杠杠。因為稍一猶豫,這車位就會被人家搶走。
82
溫州可謂是青山處處埋忠骨的地方,山上到處是墳,而且都是靠椅式的墳,溫州人呼為椅子墳。
有一年整治青山白化,聰明的溫州人還想出一招,把山上的白墳漆成綠色。
83
溫州人名氣很大,號稱東方猶太人,連額角頭朝天的上海人也不敢小看溫州人。
84
20世紀80年代,溫州建了一座有電梯的大樓,這是溫州第一座民用高樓,總高十三層,叫東甌大廈,這也是浙江省第一座高樓,溫州人都說,仰頭看東甌大夏,草帽都掉了。那時有外地親戚來溫州,溫州人都喜歡把他們帶到高樓前,讓他們瞻仰瞻仰東甌大廈。
85
溫州人會賺錢,會花錢,同時也樂善好施,最出名的是40年如一日免費施茶舍粥的紅日亭,像這樣免費的茶攤,聽說溫州有大大小小300多個。
86
溫州人真有生意頭腦,大馬路邊上有座廟,當地朋友告訴我,這座廟叫洪殿。要說這是廟吧好像又不全是,因為它的一樓是奧康專賣店,二樓是老人活動中心,三樓才是翻新後的洪殿,這樣三位一體的廟,我隻有在溫州才看得到。
或許全國其他地方可以學習一下寺廟建設的“溫州模式”,這樣的話既利於寺廟創收,又方便了廣大市民,還豐富了老人們的晚年生活,兩個文明一起抓,多和諧。
87
全世界最勤奮的是中國人,中國人中最勤奮的是浙江人,浙江十一地市中,最勤奮的是溫州人和台州人,幹活最巴結的也是溫州人和台州人。這兩個地方的人信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們相信,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他們沒錢時吃苦,有錢了照樣吃得起苦。他們是天生的勞碌命。
88
溫州人能屈能伸,溫州朋友給我講過這麼一個故事:她的一個朋友辦了一家企業,本來經營狀況非常好,卻因為替親朋好友擔保,結果被拖垮了,需要關廠還貸。他把家裏的好車豪宅全賣了,湊了一千多萬元還賬,自己和老婆還有嶽父嶽母一家全住在廠裏,日夜苦做,以期翻身。麵對爛攤子,他不是一蹶不振,而是咬著牙重新殺開一條血路。他相信自己還能重新發達,這就是堅韌的溫州人。
89
溫州人喜歡折騰錢,他們總想著錢生錢,就像溫州的朋友說的,溫州人有了錢一定要去做點什麼,他們永遠被內心的“瘋子”追著往前跑。
溫州人做什麼都是全力以赴的,他們不懂得小富即安,也不會見好就收,他們不願給自己留後路,他們風光時特別風光,但失敗時也特別悲壯,經濟低潮時,麵對困境,固然有人狼狽跑路,有人決絕跳樓,但大多數溫州人哪怕到了山窮水盡時,還想著東山再起。
90
溫州大大小小老板滿街走,樓上掉下一塊磚頭,百分百會砸中一位老板,無非是老板有大小之分。在浙江十一城中,溫州是公認的最盛產老板的地方,在別的城市人眼中,溫州人都是有錢人,腰包都是鼓鼓的。但是溫州人眼孔高,不容易滿足,他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難怪在浙江十一城中,溫州人對生活的滿意度最低,在家庭收入、社會治安、生活環境、精神生活、醫療、教育、養老七個權重指標比較排行中,溫州人在浙江十一城中,自我認定“最不幸福”。
91
我的女友嫁給了溫州人,過年跟溫州夫婿回溫州省親,與溫州親友幾場聚會下來,得出三個結論:第一,溫州人的驕傲是骨子裏的驕傲,他們覺得世界上最棒的是溫州人,最好的地方是溫州,無論哪裏都不如溫州;第二,溫州人有個野心或者他們就是這麼認為,各行業做到最頂尖的最後都是溫州人和溫州品牌;第三,溫州人是自帶發光體的生物,聚會上光芒四射的,將其他物種(外地人)籠罩在自己的光芒下。
92
溫州人頭發空心,敢創新,肯吃苦,不但如此,溫州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特別強,國家把這麼多的改革試驗區放在溫州,不是沒有道理的,除了溫州人有足夠的財富、足夠的經驗、足夠的實力、足夠的韌勁外,還因為他們有足夠的抗壓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能夠承擔起改革失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