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高度。新聞評論需要一種政治家的眼光,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善於在複雜的形勢下辨明是非利害,做出正確判斷。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不斷強化導向意識是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
2、時代高度。以科學發展觀為核心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理論指導著當下中國前進的方向。新聞評論應當站在時代的高度和起點上,準確把握先進性的時代特征,準確把握當代中國社會前進的脈搏。
3、理論高度。要讓黨的各項理論創新成果深入人心,讓讀者深刻理解這些理論成果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幫助廣大基層幹部準確理解和深入貫徹。
4、民生高度。要站在發展的目的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個黨的執政理念的高度去審視和發展,它就會深入民眾,體察民情,關懷百姓,真正把宣傳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
5、文字高度。新聞評論的文字要準確、順暢、生動,要有藝術性的高度。多從群眾的心理出發,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具有親和力的話語來表達,少一些自上而下的宣傳灌輸。
(摘自《新聞窗》 文/蘇鵬)
新聞媒體應警惕這些
“網絡熱點”
人們在網上看到的消息,特別是論壇裏的熱門的帖子、話題,可能很多是不真實的。媒體從業人員應加強對這些“網絡熱點”的辨別能力,以免無意中加入炒作大軍。
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呂本富認為,按照正常傳播規律,一個熱點話題在網上的傳播高峰正常為三天,在三到五天後,如果突然再次出現傳播高峰,又沒有特殊原因導致舊話重提,這樣的高峰就極可能是人為推動上去的。普通人以為因偶然爆料或者媒體曝光而出現的熱點話題,其實大部分是被一股潛藏的勢力操縱。
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對這個潛伏於網絡深水中的灰色產業鏈曾做過詳細報道。這股潛藏的勢力是這樣引導甚至控製輿論的——搜集競爭對手材料,做負麵消息,選一兩個重點論壇炒作,兩周後負麵信息增加到五六百條。最後達到用搜索引擎搜索,基本上前幾頁全是負麵信息。當一個網絡公關公司接到一個案例以後,先由策劃人員策劃,有項目經理監管整個流程,有人專門寫帖子,之後交給媒介,媒介再把帖子交給論壇的版主和下邊的“水軍”——即公司雇傭的,由成百上千人組成的發帖、回帖的造勢人員。一個打壓對手的帖子,甚至是一個誇張得變形的故事,就是這樣被形形色色的網絡推手包裝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麵對這樣的“網絡熱點”,媒體從業人員如果缺乏辨別能力,就很容易被炒作大軍牽著鼻子走,無意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