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奠基——八閩風骨4(2 / 3)

經略安撫使 古代的官名。有安撫使、經略使、宣慰使、宣撫使等名稱,唐代邊疆地區設“經略使者”。“觀察使者”還兼經略使。宋代沿邊大將都兼“經略”。此後大多經略安撫使統管軍民。清代經略大臣在封疆將帥中居第一位,官階一般為正二品或從一品。

道學 始見於《隋書·經籍誌》,原指老子創立的有關道的學說,它包括哲學的道家、宗教學的道教以及屬於人體生命科學範圍的內丹學。明代李贄至清末皆有人揭露將宋明理學稱作“道學”之偽,指出僅有老子、莊子的學說才是真道學。

[閱讀鏈接]

宋慈把中醫藥學應用於刑獄檢驗,並對先秦以來曆代官府刑獄檢驗的實際經驗,進行全麵總結,使之條理化、係統化、理論化,其中貫穿著“不聽陳言隻聽天”的求實求真的科學精神。

直到後世,《洗冤集錄》仍是法醫的必讀之書。

俞大猷抗倭威震海疆

俞大猷,字誌輔,又字遜堯,號虛江,福建泉州北郊濠市濠格頭村人。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將、儒將、武術家、詩人、兵器發明家,他最主要的功績是領導抗倭戰爭。

俞大猷出身於下級軍官家庭,始祖俞敏跟從朱元璋打天下,以開國功臣襲泉州衛百戶官,至其父俞元讚已曆五代。

俞大猷自幼家貧,靠母親楊氏編發網和親友資助,寄居清源山水流坑村,勤學不輟。5歲時即在家鄉濠市入塾讀書,拜幾位當地名士習文。10歲隨家遷居泉州城內北隅,與鄧城、湯克寬等讀書於清源山清源洞。

15歲時,俞大猷進文秀才,與李杜、薛南塘、史文齋、史禮齋等10餘人繼續讀書於清源山紫澤書院,並習武於清源洞,人稱“十才子”。

清源山遺有俞大猷練膽石,相傳為練膽量,他常登巨石下跳。在泉州清源山虎乳泉畔下,旁有其自書“君恩山重”4個大字。

其時泉州社會的閩學氛圍熾盛,俞大猷先後拜王宣、林福及軍事家趙本學等人為師,學習《易經》與兵書,皆得三家所長。

王、林、趙三人均為當時泉中名師,且是明代前期閩學著名代表人物蔡清之弟子,從蔡清學過《易》。王宣以《易》論古今治亂興衰之跡,林福以《易》明心性忠孝仁義之奧,趙本學以《易》衍兵家奇正虛實之權,著有《韜鈐內外篇》和《孫子注解》。

俞大猷對三位老師之意均能默契神會,融會貫通,尤能闡其所未論。後又從師精通荊楚長劍的同安南少林高手李良欽學劍棍之術和騎射,達到了“劍術天下第一”,跨馬而騎,引弓飛矢,百發百中的境界。

正是由於年輕時奠定紮實的儒學理論基礎,使俞大猷日後成為明代獨樹一幟的名將,不僅有傑出軍事家的思考領域,而且有傑出政治家的思想遠見,故上司譚綸曾稱讚他“有大將才”。

1522年,俞大猷20歲時,父親病死,他被迫棄儒就武,襲世職百戶,但並沒有中斷學習儒家之道,而是撥冗繼續向理學名師虛心請教,或與同心舊友相互切磋。

元末至明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地區倭寇活動十分猖獗。他們流竄到我國沿海,名義上是做生意,實則走私和擄掠,無惡不作。

至明中後期,倭禍嚴重,江浙首當其衝,受害最烈。倭寇與當地不法分子相勾結,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消滅倭寇,明朝從1547年開始委派官吏,加強海防,展開抗倭鬥爭。

1552年,倭寇大肆侵擾浙東沿海。由兵部推薦,詔出身貧寒、靠戰功擢升為廣東都指揮僉事的俞大猷從廣東帶兵到浙東、蘇南平倭,受命為寧台參將。

當時,倭寇已破寧波昌國衛、紹興臨山衛,轉掠鬆陽,不到一個月,竟連襲浙東大部分地區,所到之處,燒殺搶奪,無所不為,根本沒有把明軍放在眼裏。

俞大猷到任後,立即派出小分隊進行偵察,發現倭寇的流動性非常大,其主要接應的方式是戰艦隨行,每到一處就下艦登陸,搶掠後乘艦而遁。浙東地區地勢複雜,水路又多,自然給明軍的追剿帶來了很多麻煩。

在分析敵情後,作為一個智謀出眾的軍事將領,俞大猷認為明軍主要的戰術不應該是尾隨追擊,那樣隻能在倭寇背後打轉轉,總也追不上。

最好的辦法是清理河道上的敵艦,令敵回救,然後以重兵逐之下海,邊逐邊擊,並事先在沿海布下舟師,形成包圍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