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之魂——閩鄉拾英2
東方珍品福州脫胎漆器
福州脫胎漆器,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鬱的八閩地方特色的藝術珍品,與北京的景泰藍、江西的景德鎮瓷器並稱為我國傳統工藝的“三寶”,享譽國內外。
福州脫胎漆器的首創者,就是清乾隆年間福州府侯官縣漆藝人沈紹安。
沈紹安早年為油漆匠,在福州楊橋路雙拋橋附近開設“沈紹安”老鋪,以油漆加工為業,並且製售漆筷、漆碗、神主木牌之類小商品。
當時福州為八閩首府,手工業比較發達,雖然說漆器行業在各種手工業中的地位首屈一指,但是競爭十分激烈,生意並不好做。
同時,福州從南宋開始有了漆器,到了清初也經曆了幾百年的曆史,陳舊的工藝影響了漆器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由於店中生意清淡,沈紹安不時到官家深宅或宮觀寺廟去做油漆活兒。
有一次在一座古寺做工時,沈紹安發現寺廟大門的匾額木頭已經朽爛,但是用漆灰夏布裱褙的底坯卻完好無損。
細心的沈紹安從中受到啟發,回家後仿照舊匾,用泥土先塑出模型,然後在模型外麵裱上夏布,塗上青漆等漆幹了之後脫去土模,再行髹漆加工上色,經過反複試驗、改進,終於造出了最早的脫胎漆器。
脫胎漆器的原理與傳統的“夾紵”技術息息相關。“夾紵”製作技術,源於戰國,興於西漢,魏晉時期走向成熟。
寺廟大佛,多用“夾貯”法塑造,首先豎立木柱支架,竹篦繃紮、細麻、稻草、泥土及漆灰糊封,塗上漆泥,塑出骨肉、糙漆、磨光、漆彩漆、貼金飾,開光點睛,完成後,把像內木架等重物酌量拆除,減輕重量,以供當年廟會出巡時需要。
“夾紵器型技術”是佛教造像的重要方式,—直延續了近千年,在唐晚期兩度滅佛以後,絕大多數漆藝佛像都被毀壞殆盡,佛教造像的夾紵技術也逐漸衰敗,直至失傳。
沈紹安發明的“脫胎漆器”與隋唐時期的“夾紵”佛像的做法均屬同一類型,其核心技術就是漆器胎骨的成器方法。
脫胎漆器的製作方法有兩種:一是脫胎,就是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大漆為粘劑,然後用苧麻布或綢布在胚胎上逐層裱褙,待陰幹後脫去原胎,留下漆布雛形,再經過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最後施以各種裝飾紋樣,便成了光亮如鏡、絢麗多彩的脫胎漆器成品了。二是木胎及其他材料胎,它們以硬材為坯,不經過脫胎直接髹漆而成,其工序與脫胎基本相同。
福州脫胎漆器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色彩瑰麗,光亮如鏡”,人們對它產生好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髹飾上的豐富多彩。其傳統髹飾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彩漆暈金、錦紋、朱漆描金、嵌銀上彩、台花、嵌螺甸等。
沈紹安首創的脫胎漆器技法,開創了我國漆藝文化的新麵貌,在當時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沈紹安進貢朝廷的脫胎菊瓣形朱漆蓋碗,通高10厘米,口徑10.8厘米,壁薄如紙,厚不及一毫米。
乾隆帝見後龍顏大悅,親自在蓋內、碗心題刻隸書填金詩一首:
製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輕。
啜茗合陶句,含露掇其英。
乾隆帝的詩,生動地描述了沈紹安脫胎漆器的特點,足見當時沈紹安首創的脫胎漆器產生的巨大影響。
自沈紹安首創脫胎漆器起,其技藝代代族傳家承,故又有福州“沈氏脫胎漆器”之稱。
沈紹安第五代孫沈正鎬、沈正恂把泥金和泥銀調到漆料當中去,在原有紅、黑、朱、紫的髹漆技藝基礎上,新研製出金銀、天藍、蘋果、蔥綠、古銅等顏色,使漆器表達的方式和手段得到全新的改變,做出來的作品達到了華麗輝煌、燦爛奪目的效果。
福州脫胎漆器的最大優點是:光亮美觀、不怕水浸、不變形、不褪色、堅固、耐溫、耐酸堿腐蝕。最大特點是:輕。
福州脫胎漆器所具有的這些優點、特點,是由其特殊的製作工藝、高超的髹漆技藝所決定的。作為脫胎技藝同髹漆藝術相結合的產物,福州脫胎漆器的製作頗為不易。
從選料、塑胎、髹飾至成品,每件成品都要經過幾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工藝非常複雜,製作和陰幹等十分費時,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數月,成品還需密閉在陰室裏很久。
1898年,沈正鎬、沈正恂選送脫胎漆器作品參加巴黎國際博覽會,並獲得金牌,從此福州脫胎漆器在國際工藝美術界嶄露頭角。
接著,沈正鎬、沈正恂以及沈正愉、沈幼蘭等沈氏脫胎漆器世家產品先後選送參加意大利、美國、柏林、倫敦等地的博覽會展出,獲得了各種獎牌,聲譽大振。
[旁注]
夏布 是一種用苧麻以純手工紡織而成的平紋布。苧麻,也稱白葉苧麻,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自古便是重要的紡織纖維作物。史稱“富貴絲”。
開光 根據宗教引不同分為佛教開光、道教開光、陰陽師開光、堂口開光。開光對於各個宗教來說是通過一種儀式來接引靈性和仙氣幫助請寶人。開光就像給物品點上燭光,自己做善事、修功德就會讓燭光更亮,在冥冥中引到靈性和仙氣。
描金 在漆器工藝中,又稱泥金畫漆,在漆器表麵,用金色描繪花紋的裝飾方法,常以黑漆作地,也有少數以朱漆為地,也有把描金稱作“描金銀漆裝飾法”的。
[閱讀鏈接]
1949年後,沈氏蘭記漆器店改製為脫胎漆器公司,著名漆藝家李芝卿、高秀泉在設計、髹飾藝術等方麵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作品榮獲全國漆器造型設計一等獎,並為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台灣廳用作主要裝飾品。
千年傳承的閩鄉茶文化
我國被稱為“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祥地”。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有1000多年的曆史,是茶文化的發祥地,著名的蓮花峰及其蓮花茶構築了一道獨特的閩鄉茶文化風景線。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數千年的曆史積澱和文明傳承,使絢麗多彩的華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
以至在人類曆史上,人們視茶為生活的享受,友誼的橋梁,文明的象征,精神的化身。它的發現與應用,曾給世界以震驚,為世人所矚目。
福建茶文化凝聚著地理靈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類的創製要數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藝也數福建最奇,福建茶葉在我國茶葉發展乃至世界茶葉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曆史地位和文化價值。
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於南安縣豐州古鎮的蓮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蓮花茶襟”,刻於376年。這比陸羽《茶經》記載的要早300餘年。
古時豐州是閩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蓮花峰位於鎮北桃源村的西北處,峰高約120米,遠在西晉即建有蓮花岩寺。
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歐陽詹書室。唐末詩人韓偓在此隱居時,曾詠詩“石崖覓芝叟,鄉俗采茶歌”以描寫當年蓮花峰茶的生產情景。
建茶、鬥茶在宋元二朝蔚然成風,明清時期,茶葉創新增多,開創嚐試烏龍茶製作工藝,茶葉貿易漸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點綴了福建茶的文化底蘊。
後世茶文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進一步發揚光大,種茶、製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占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
1011年,泉州太守高惠蓮題刻“岩縫茶香”。1506年始建“不老亭”。亭名因北宋戴忱題刻於蓮花石上的詩中有“一蓮花不老,過盡世間春”而得。
不老亭因全亭的梁柱、屋蓋及所有的構件都是花崗石雕刻成的,俗稱“石亭”。自此蓮花峰茶改稱石亭綠茶。
至清道光年間蓮花峰下種茶更盛,且在南安一帶渡海謀生的人較多,石亭綠漸成為僑鄉送祝“順風”的禮品,久而久之,華僑嗜飲,隨後,石亭綠暢銷南洋諸島,甚至遠銷歐洲。
遊子思鄉,石亭寄意,茶與亭與人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後世古鎮煥彩,新樓成片,但山門楹聯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