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之魂——閩鄉拾英2(3 / 3)

狀元身居高官,又貴為皇婿,日夜有美麗的公主相伴,本來是春風得意。可是他時刻記著自己的諾言,想回一趟武夷山,報答老方丈的救命之恩。

但正值新婚燕爾,狀元感覺無法向皇上和公主開口,因此有時難免有些悶悶不樂。一天上朝,皇上見他緊鎖雙眉,便問他緣由?

狀元就把趕考時路上病倒,老方丈如何搭救的事一一作了稟告。皇上見他欲往武夷山謝恩,便任命他為欽差大臣前去視察。

一個和暖的春日,狀元一行離開了京城,他騎著高頭大馬,隨從前呼後擁,一路鳴鑼開道,直奔武夷山而來。

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的老方丈接到快馬通報,忙召集寺中和尚焚香點燭,夾道歡迎,恭候欽差大臣親臨視察。

狀元春風得意來到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前,一見老方丈,立即下馬,走上前去連連施禮道:“久違!久違!本官特地前來報答老方丈大恩大德。”

老方丈又驚又喜,雙手合十打量著狀元說:“狀元公休要道謝,救人乃貧僧本分,區區小事,不必介懷。”

在寒暄中,狀元問起當年治病的事,想要親自去看看那棵救命的神茶。

老方丈點頭從命,領著新科狀元從天心岩南下,經過象鼻岩來到山腳下,再向西行,走進一條幽深的峽穀,隻見9座岩峰像9條龍盤繞在溝壑峭壁之間,山穀裏雲霧彌漫,澗水淙淙,涼風習習,坡上岩下那一片片、一層層的茶樹在風裏吐芳流香。

狀元陶醉在天然的景色裏,深深地吸了口氣,又見陡峭的絕壁上有一道小石槽,石槽上長著3棵一丈四高的大茶樹。

樹幹曲曲彎彎,長滿苔蘚,樹下泉水叮咚,土黑而肥沃,又粗又壯的枝條,吐出一簇簇的嫩芽來,在陽光下閃著紫紅的光澤,煞是逗人喜愛!絕壁上還有一道岩縫,輕風薄霧就從縫裏徐徐飄來,吹拂著茶樹。

狀元不由得感歎道:這茶樹吸取了日月的精華,山川的靈秀,難怪這麼神奇,這真是天造地設的神茶呀!

老方丈見狀元驚歎不已,就介紹說:“這裏名叫九龍窠。當年狀元因食生冷之物,患了鼓脹病,貧僧就是用半天腰的這棵茶樹上的茶葉泡給狀元喝的。”

狀元興致勃勃地在九龍窠一直遊覽到太陽落山,才回到寺裏,又聽老方丈講起這3棵茶樹的古老傳說:

很早以前,這茶樹是晶亮晶亮的,是武夷神鳥從蓬萊仙島銜來的,丟在九龍窠的岩壁土上,就長出了這3棵油綠粗壯的茶樹。

因為它高高地長在雲霧繚繞的半天腰上,人工采摘很難。每年陽春,廟裏就打響鍾鼓,召集山猴來開山果會。給每個猴子穿上紅衣紅褲,讓它們爬上絕壁,摘下茶葉來製好。

有人病了,就施贈三五片衝開水,喝下去病就好了。因為叫不出樹的名字,山裏的人就稱它為“茶王”。

狀元聽了以後,更覺得此茶珍貴,人間難得,就向老方丈請求道:“如此神茶,能治百病,請老方丈精製一盒,由我帶去進貢皇上如何?”

老方丈連連應承。

此時正是春茶開采季節,第二天老方丈隆重地披上“九條”紅袈裟,點上香燭,擊鼓鳴鍾,招來廟裏大小和尚,按僧職穿上條數不同的紅、黃、赭各色袈裟。

侍者端著盤,盤裏裝著香菇、木耳、金針等齋菜,以老方丈為首,後麵跟著寺中眾僧。有托香爐檀香的,有端器具的,有拿拂塵的,有提燈籠的,排成一隊,魚貫而行,浩浩蕩蕩地列隊來到九龍窠。

焚香點燭,鍾鈸齊鳴,和尚們合掌念經,唱起香讚,由老方丈帶頭,左三步,右三步,對茶樹拈香禮拜,在煙火繚繞中大家齊聲高喊:“茶發芽!茶發芽!”

山裏的群猴聞聲而上,快捷地采起茶來。

收過茶葉,老方丈回寺請來最好的茶師,用最好的茶具,將茶葉精工製作之後,裝入特製的小錫盒裏,用一方絲帕小心包好,交給狀元。

狀元差人把天心永樂禪寺整修一新,又塑上一尊金身菩薩,才返回京城。

狀元進了皇宮,見宮廷內一片忙亂。一打聽,才知是皇後患病,終日肚疼鼓脹,臥床不起,請遍了京城名醫,用盡了靈丹妙藥,都不見效,急得皇上和群臣坐立不安。

狀元見這情景,就把那盒茶葉呈到皇上麵前,奏道:“臣從武夷山帶回九龍窠神茶一盒,能治百病,敬獻皇後服下,準保玉體康複。”

皇上接過茶葉,鄭重地說:“倘若此茶真能靈驗,使皇後得以康複,寡人定前往九龍窠賜封、賞茶!”

皇後喝了皇上親自衝泡好的茶葉後,果然回腸蕩氣,痛止脹消,玉體漸漸複原了。狀元看皇上喜笑顏開,乘興邀他前往武夷山賞茶。

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因為朝廷政事很多,實在無法脫身,皇上隻好將一件大紅龍袍交給狀元,由他帶往武夷九龍窠,以示皇上駕臨。

崇安衙門的官員和武夷山的和尚、道士,聽說狀元代表皇上親臨九龍窠,紛紛出來迎候,老百姓也趕來看熱鬧。十裏山路,人聲鼎沸,九龍窠裏熙熙攘攘,禮炮震天,火燭通明。

半山腰上那3棵大紅茶樹籠罩在一片煙火中,卷起了葉子,驚得狀元急忙取出大紅袍,命一名樵夫爬上半山腰,用大紅袍蓋在3棵茶樹上。

說奇也真奇等煙消火滅時,掀開大紅袍一看,3棵茶樹變得滿樹通紅。有人說這是煙熏火烤的,也有人講這是皇上的大紅袍染的!

後來,人們就把這3棵茶樹叫做大紅袍,有人還在石壁上鐫刻了“大紅袍”3個紅豔豔的大字。漸漸地,不少遊人、茶商慕名而來,皇上怕它被人偷走,就派專人看守,還下了道聖旨,要天心永樂禪寺年年歲歲進貢神茶“大紅袍”。從此,大紅袍就成了人間珍品,“茶中之王”,與武夷的碧水丹山一起馳名於天下。

大紅袍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衝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典型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大紅袍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鬱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韻”明顯。

大紅袍很耐衝泡,衝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功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嚐到岩茶之巔的禪茶韻味。注重活、甘、清、香。

[旁注]

方丈 一丈四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即禪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稱函丈、正堂、堂頭。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為製,維摩禪室亦依此製,遂有方一丈之說;轉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轉申為禪林住持,或對師父之尊稱。俗稱“方丈”或“方丈和尚”。

琥珀 是由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於地下,經過一定的變化後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我國古代認為琥珀為“虎魄”意思是虎之魂。琥珀可入藥,也可做裝飾品。

蓬萊仙島 即山東煙台蓬萊山,傳說渤海中有3座神山:蓬萊、瀛洲、方丈,為神仙居住的地方,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軒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

袈裟 意譯作壞色、不正色、赤色、染色。指纏縛於僧眾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稱名。製作時先把布截成小片,而後縫綴,像一塊塊的田,故又名福田衣、割截衣,也稱作慈悲服、無上衣、離塵服、解脫服等。袈裟是僧人最重要的服裝。

禪茶 指寺院僧人種植、采製、飲用的茶,主要用於供佛、待客、自飲、結緣贈送等。禪是一種境界,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悟,“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禪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史上的一種獨特現象。

[閱讀鏈接]

曆史上武夷茶就是曆代帝王的貢茶。大紅袍製作技藝是手工技藝中唯一製茶工藝,大紅袍更是茶中之王,被譽為“國之瑰寶”。

武夷山的土壤、氣候、濕度等自然條件優越,形成獨特的氣候,使得生長的大紅袍天賦不凡,得天獨厚、品質超群、獨具特色、香氣馥鬱、回味甘爽、“岩韻”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