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藝苑風采1(3 / 3)

“拍胸舞”為男性舞蹈,舞者頭戴草圈,赤足,裸上身。動作以蹲襠步為主,雙手依次拍擊胸、肋、腿、掌,配合怡然自得的顛頭,並隨著舞蹈環境和情緒的變化不同,動作節奏、幅度相應產生不同變化:

高昂、激越時可雙腳反複頓地,雙手使勁將胸、肋及全身拍得通紅;舒緩和暢時則撫胸翻掌、扭腰擺臀,動作圓柔而詼諧,活潑而妙趣橫生。

“拍胸舞”基本動作為“打七響”:雙手首先於胸前合擊一掌,接著從右手開始,雙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隨後雙臂內側依次夾打右、左肋部,雙手再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部,共得“七響”,時值合七拍。

同時,配合雙腳於蹲襠步位置有節奏的跳動,身體隨之左右晃動。如此循環往複,動作始終不變,隻在隊形上稍作些進退、出入、交叉變化,即可完成一場“拍胸舞”的精彩表演。

正由於“打七響”既是“拍胸舞”的基本舞步又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動律和風格特色,所以八閩當地民間又將“拍胸舞”稱為“打七響”。

“拍胸舞”的起源從舞種分布、風格特色和服裝道具等方麵綜合考察,係保留了泉州、閩南地區古閩越族原住民舞蹈的遺風。

“拍胸舞”盛行於泉州,流傳於閩台,除此以外其他漢族地區未見有“拍胸舞”這一獨特的舞種分布。而在與古閩越族同處於一個曆史時期和地域範圍的南方古百越族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卻不難見到與“拍胸舞”相類似的舞蹈。

如在黎族、高山族舞蹈中都可見到與“拍胸舞”相同的拍擊胸、腿的“四擊”動作。最典型的如鄂西土家族傳承藝人吳興富所表演的傳統土家族舞蹈“肉連響”,其“以手掌拍擊額、肩、臂、肘、肋、胯、腿、腳等部,發出有節奏的連續響聲”的動律特色,則幾乎與泉州“拍胸舞”如出一轍。

“拍胸舞”赤足裸身,原本無音樂伴奏,其強調以身體拍擊出聲響節奏,一方向體現舞蹈本身的動律特色,一方麵也用來協調群體動作,渲染舞蹈氣氛,較好地保留了遠古閩越舞蹈粗獷、古樸的民族舞蹈遺風。

“拍胸舞”者頭上都戴著一個形製特殊的草箍。其傳統的製作方法,是將一條紅布條與稻草混合編織成一長條,圍成一個草圈,並於草圈接頭前留出一段10至20厘米長的向上翹起的如同蛇頭一樣的頂端,且又必使所雜入的紅布條恰好就在蛇頭頂端露出,有如蛇之吐信。

蛇是古閩越族的圖騰崇拜物,得以保留在“拍胸舞”中,高高盤繞在“拍胸舞”者頭上,曆千年不變,使我們至今得以領略古閩越圖騰祭祀舞蹈古樸、莊重、整齊劃一、如醉如癡的動人情景和舞蹈遺存。

八閩各地的“拍胸舞”大多配以南音“三千兩金”的音樂,其源頭則起於泉州古老劇種“梨園戲”,所保留的傳統宋元古南戲劇目《鄭元和》中的“蓮花落”一折,表現主人公鄭元和上京赴試,途中因迷戀歌伎李亞仙,至3000兩金盤纏用盡,被迫流落街頭與眾乞丐為伍,沿街沿巷邊演唱自訴身世的“三千兩金”,邊踏跳“拍胸舞”的情景。

該舞蹈與音樂後來流入民間,廣為傳播,各地凡跳“拍胸舞”大多配以“三千兩金”音樂。而“拍胸舞源於宋元南戲《鄭元和》”的傳說,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被認為就是“拍胸舞”的源頭。

[旁注]

踩街 踩街文化誕生於我國隋唐時期,最早是春節期間百姓自發聚在一起,載歌載舞相互慶祝。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多種形式的踩街風俗,其中以福建最為有名,福建又以泉州為冠,參加“踩街”的人成千上萬,向為閩省之冠,被譽為泉州的“狂歡節”。

黎族 我國嶺南民族之一,源於古代百越的一支,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古代曾以“駱越”、“裏”、“俚”、“僚”等名稱泛稱我國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海南島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這些泛稱之內。

高山族 主要居住在我國台灣省,也有少數散居在大陸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本民族文字,散居於大陸的高山族通用漢語文。居住在台灣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他們口頭文學很豐富。

圖騰崇拜 發生在氏族公社時期的一種宗教信仰的現象。一般表現為對某種動物的崇拜,其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圖騰主要出現在旗幟,族徽,柱子,衣飾,身體等地方。圖騰崇拜現象蘊含著重要的曆史人文意義。

[閱讀鏈接]

“拍胸舞”者多幾近裸身,遇冷天常需借酒驅寒,酒酣耳熱之間所跳的舞蹈則多誇張、大幅度、甚至可跳起、可臥地。

步法多顛步、動作強弱、節奏快慢也較複雜多變,久而久之形成“酒醉拍胸”別具韻味的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