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藝苑風采2(1 / 3)

文化底蘊——藝苑風采2

妙趣橫生的火鼎公婆

“火鼎公火鼎婆”是塗腳戲項目之一,是泉州民間慶典、迎神賽會“踩街”、“妝人”遊行中,一種深受群眾喜愛的民間舞蹈,至遲當不晚於清中後期已在泉州城鄉普遍流行,已有近300年曆史。

“火鼎公火鼎婆”這一民間舞蹈形式產生於何年代,有多種說法:

貧家“妝人”說:相傳有一次某地舉行規模浩大的迎神賽會遊鄉活動,家家戶戶“妝人”參加遊行。

有一戶農家,家境貧寒,老夫妻情急之下,即用家中兩根竹竿架起唯一一口大鐵鍋,放進幾塊木柴燒起火鼎,兩人抬著出門參加遊鄉。又恐途中柴火燃盡,而叫女兒挑起柴擔跟隨其後,一路添柴續火。

因其表演獨特,氣氛熱烈而風趣,遂廣為流傳,形成閩南地區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形式。

“火神”崇拜說:人類對“火神”之崇拜,可溯源於傳說中燧人氏鑽木取火之時。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對“火”有著一種強烈的崇敬之意。而八閩地區的“火鼎公火鼎婆”正是源自對於“火”和“火神”的崇拜,是對“火神”崇敬而衍化為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

城隍“火鼎踩路”說:據傳說,“火鼎公火鼎婆”舞蹈係源於泉州民俗中的城隍、王爺等神出巡時,抬火鼎“踩路”的民間習俗。

泉州民間信仰曆史悠久,地方神袛眾多,一年四季酬神遊佛、迎神賽會不斷。單泉州城內就有關帝、天後、吳真人以及府、縣兩個城隍等。

城隍係管轄陰陽兩界最高神明,其權力之大,據《泉州府誌》引《陳讓碑記》載為“監察官民善惡”。凡大小官員到位“必先假廟與神誓其陰陽表衷協於正直”,否則生前死後都將受到城隍責罰。

泉州城隍凡春秋兩祭,府城隍五月十三為神誕日,凡遇重大節慶,城隍金身及廟中大小諸神必與泉州城中神格較高的眾神明一道上路出巡。

乾隆《泉州府誌》記上元夜泉州迎神踩街盛況:“妝為神像”、“假麵盛飾”、“鳴鑼助喊”、“其疾如風”、“一國若狂”。

各路神明出巡前必先經一番“踩路”,掃除路上妖氛,以保一路清淨。金門城隍四月十二神誕出巡的前一天晚上,各鋪境須抬一“火鼎”,並由道士在前開道,沿著明日城隍爺出巡的路線從頭到尾走上一圈,稱為“踩路”,極其隆重。

金門城隍廟始建於明代,其人、神、信仰、習俗大都由泉州傳入,可見泉俗迎神賽會抬“火鼎”習俗年代更為久遠。

從古流傳,泉州城鄉有結婚抬嫁妝,必由父母認真燒起一爐旺旺的炭火,請一懂“禮”的長者擔著走在隊伍最前頭;而新娘臨入夫家門時,亦必從夫家特意燒起的炭爐上跨過,稱之為“跨火爐”。

上述“火爐”皆意在趨邪除汙,與城隍“火鼎踩路”功能一致,可見“火鼎”在泉州民間習俗中影響之深。

泉州城鄉由迎神賽會的抬“火鼎踩路”,衍化成為“火鼎公火鼎婆”抬“火鼎”踩街遊行,又由燃油改為燃柴,不但節省開支,而且可平添許多趣味情節,增加舞蹈的熱烈氣氛,更能為普通百姓喜愛。

表演時,扮演火鼎公者身穿右衽羊羔黑裘,下穿寬筒褲,褲腳束緊,腳穿圓口軟底布鞋,腰束長綢巾,一手拿著桔木長煙管,一手執芭蕉扇,屬“破衫醜”打扮。

火鼎婆身穿鑲邊大襟紅衫,下著鑲邊寬筒大紅褲,頭頂盤起高高的發髻,腳穿厚底繡花大紅布鞋,一手拿紅手帕,一手執大圓蒲扇,屬“家婆醜”打扮。

村姑身穿青綠色的鑲邊大襟衣和寬筒褲,腳穿繡花軟底布鞋,肩挑一擔用繩子紮係的木柴,屬“丫環”打扮。

表演時,火鼎公、火鼎婆用長竹竿抬著一口架在木框上的大鐵鼎,鼎的兩側貼上紅聯紙,寫著“掃去千災,迎來百福”等字,鐵鼎中柴火燒得通紅。

火鼎公、火鼎婆隨著民間小調《十串花》等樂曲的節奏,三進三退,在觀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

三人或快步飛穿,或緩緩躑躕,舞姿神態隨意變化,顛而不狂,醉而不癡,或運用手中的道具表演各種技巧、身段。

有時“火鼎婆”故意大煽其火,燎得前頭的“火鼎公”火燒屁股,捶胸跳腳、罵罵咧咧;有時火焰將熄,三人反擔火鼎鼓足腮幫,拚命吹火,結果被煙灰迷眼,涕淚齊流,狼狽至極,觀者笑彎了腰。

一路上,火鼎公婆一邊用幽默戲謔的話語,一邊踏著滑稽的舞步,做出種種逗人動作,同圍觀群眾嬉戲,甚至打情賣俏,即興表演,風趣而多樂,惹得觀眾捧腹大笑, 增添歡樂氣氛。

為提升氣氛,一般一個隊列組合中,都有數對“火鼎公婆”混合穿行表演;另有一隊“村姑”,擔著柴擔,跟隨火鼎公婆之後,亦步亦趨。其舞蹈因其無拘無束、自由奔放、氣氛熱烈,自成一格。

[旁注]

燧人氏 又稱“燧人”,三皇之首,他在河南商丘一帶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華夏人工取火的發明者,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曆史,開創了華夏文明,商丘因此被譽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

上元 即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春燈節,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右衽 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係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右衽是漢族服裝始終保留的特點,因此右衽成為漢族的象征符號。與之相反,我國古代某些少數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掩,異於中原一帶的右衽。

[閱讀鏈接]

“火鼎公火鼎婆”舞蹈寓意深刻,頗具曆史、現實意義價值。從該舞蹈的表現形式上看,“火鼎公火鼎婆”的樂觀爽朗性格,風趣幽默的神態是人們成功後的一種感情抒發和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火鼎踩路”表達了人們對掃除一路汙濁、驅除疾疫、驅邪鎮惡、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祈求,有“燒去千災,迎來百福”之意,具有積極的曆史意義。

那熊熊燃燒的鼎火也喻為當代人民群眾生活紅紅火火、蒸蒸日上、愉悅情趣。

曆史最悠久的莆仙戲

莆仙戲是我國戲曲中曆史最悠久的劇種之一,是在唐百戲、宋傀儡戲的基礎上形成的獨特表演藝術,並盛於明清。演出形態最古老,劇目最豐富,在表演藝術上最具特點。

莆仙戲原名“興化戲”。流行於福建省莆田、仙遊二縣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鄰縣的興化方言區;因宋時莆田、仙遊隸興化軍,明、清時隸興化府而得名。

晉末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遷福建,當時盛行的中原“百戲”亦隨之傳入福建莆仙。並形成了在語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戲曲聲腔。

據傳,唐開元間,莆田江東村美女江采蘋,被唐明皇選調入宮,賜封梅妃,備受寵幸。

後來,江采蘋之弟曾隨同進覲,封為國舅,後來回莆,明皇賜其一部“梨園”,帶回供宴樂,於是宮廷教坊歌舞百戲傳播莆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