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藝苑風采2(2 / 3)

故莆仙音樂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遺響,采宮廷教坊之薈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調”的美稱。

唐鹹通年間莆泉巷《言談錄》載:“承隋唐之後,興化百戲興焉”。954年《連江裏誌》記:“蔡太師做壽日,優人獻技有客以絲係僮於四肢為肉頭傀儡戲。”

興化民間流行的歌舞百戲,吸收了“吳歌”、“楚謠”及雜劇表演,逐漸形成既有戲劇故事又有綜合唱、做、念、舞和服飾化妝,在戲棚上表演的戲曲,時稱優戲。

宋時,興化民間優戲演出的形成多種多樣,有雜劇,傀儡戲、歌舞和雜技等。

當時興化民間優戲演出的故事有《鴻門會》、《霸王別姬》、《東晉西都》、《誇父逐日》等。演出的場所有廣場的“戲棚”,也有廟宇的“戲台”。

演出時很受歡迎,出現所謂“抽簪脫,滿城忙,大半人多在戲場”、“空巷無人盡出嬉”、“遊女歸來尋墜珥”、“棚空眾散足淒涼,昨日人趨似堵牆;兒女不知時事變,相呼入市看新場”的盛況。

明清時期,是莆仙戲發展、繁榮的時期。明朝莆田文人姚旅在《露書》中記載了莆仙戲使用的特殊樂器笛管:“以葭蘆為之,莆中謂之蘆笛。然亦莆中多此,豈餘所見未廣耶?”

長樂人謝肇淛在《五雜俎》卷十二“物部四”中記曰:“莆田多善鼓琴,而多操閩音”。

1674年,黃金龍辦起私人家班:“集戲子一班為生”。而民間班、社大發展,據清陳鴻《莆靖小紀》載,1695年“十二月廿九日迎春,戲子廿八班,共妝春架四十八架,官民共賞新年。”

清道光年間,僅仙遊一縣就有戲班60多班。當時,湖南人陳盛韶任仙遊縣令,他在《問俗錄》中記載:“俗喜歌舞,裏巷婚喪,靡不演劇,而價亦廉。合邑60餘班,閩人通稱七子班。樂操土語,別郡人終日相對,不達一語”。

據統計,從清中葉至清末,莆田、仙遊兩地的戲班達到150多個。並從昆曲、弋陽腔及亂彈等聲腔中吸收了大量傳奇劇目,改調而歌,使莆仙戲傳統劇目更為豐富。此外,清代莆仙戲還出現根據時人時事或地方故事編演的時事劇。

莆仙戲的表演藝術繼承了千餘年遺留下來的古南戲傳統表演,莆仙戲《目連》等傳統劇目裏的表演就保持著宋雜劇、傀儡戲的綜合藝術麵貌。

莆仙戲的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唱腔豐富,綜合了莆仙的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曲歌舞的藝術特點,用方言演唱,具有濃厚地方色彩,一直保留著宋元南戲音樂元素,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

莆仙戲的傳統劇目,音樂曲牌,行當角色都與南戲有著密切關係。莆仙戲傳統劇目有5000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或故事情節基本類似的劇目有80多個,有劇本流傳的有50多個.

如《目連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張洽》、《崔君瑞》、《王十朋》、《劉知遠》、《蔣世隆》、《琵琶記》等。與《南詞敘錄》“宋元舊篇”著錄的南戲劇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莆仙戲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韻、詞格與唐、宋大曲和宋詞調相同。尤其是僅存於早期南戲《張協狀元》的“太子遊四門”,是莆仙戲常用的曲牌。

莆仙戲唱腔曲牌有1000多支,有“大題三百六,小題七百二”之稱。聲腔稱“興化腔”,它是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番八樂、佛曲法曲、唐宋聲詩、詞樂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風味。

莆仙戲樂器早期很簡單,也像宋元南戲一樣隻有鑼、鼓、笛。鼓用大鼓,鑼稱沙鑼。鑼鼓是節製舞台表演的,鑼鼓經有300多種,規矩嚴格。

笛稱笛管,有蘆笛和梅花二種。蘆笛亦稱頭管,傳自古代篳篥,是莆仙戲獨特的吹奏樂器;梅花,一名嗩呐,也是莆仙戲的主要樂器。

莆仙戲的行旦角色原先隻有生、旦、貼生、貼旦、淨、末、醜共7個,故稱“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稱“八仙子弟”。

[旁注]

百戲 古代民間表演藝術的泛稱,“百戲”一詞產生於漢代。《漢文帝篡要》載:“百戲起於秦漢曼衍之戲,技後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尋橦等也。”可見百戲是對民間諸技的稱呼,尤以雜技為主。

唐明皇 即唐玄宗李隆基,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

誇父 我國上古神話傳說人物,黃帝王朝時代,在北方大荒中,有座名叫成都載天的大山,居住著大神後土的子孫,稱誇父族。因為他們長的個個身材高,力氣大,所以又稱巨人族。他們仰仗這些條件,專喜替人打抱不平。誇父族人是一個熱心公益,善於奔跑的人。

昆曲 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腔”,清代以來被稱為“昆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以曲詞典雅、行腔宛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

目連 即目犍連,也稱“大目犍連”,簡稱為“目連”、“目蓮”。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神通第一”的稱號。在出家以前,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大孝子,對於父母以及所有長輩都十分尊重。每天早晚都要向父母問候,並且經常幫助母親操持家務。

鑼鼓經 指京劇打擊樂各種不同形式打法的通稱,也稱為“鑼經”,主要是用鼓、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等打擊樂的聲音組合成各種不同的節奏,以烘托舞台上肅穆、悠閑、抒情、緊張、激烈、驚惶的不同的情緒及氣氛。鑼鼓經在戲曲的訓練與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戲曲藝人必須熟悉掌握的手段。

淨 即清潔幹淨,而淨角都是大花臉,看起來很不幹淨,不幹淨的反麵就是幹淨,因而名“淨”。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

[閱讀鏈接]

莆仙戲是我國古老劇種之一。它的曲牌多彩多姿,有數字趣的,有疊字趣的,有動植物趣的等,有其濃鬱的鄉土風情。

同時,莆仙戲的曲牌名與古詞調名相同的頗多,如千秋歲、雨霖鈴、天仙子、卜算子、菩薩蠻、水調歌頭、霜天曉角、燭影搖紅等。

是先輩經過千百年來的創造、加工、錘煉,並在舞台音樂實踐中取得成功的戲劇文學藝術的結晶,是寶貴的文化遺產。

極具方言特色的閩劇

閩劇又稱福州戲,是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閩中、閩東、閩北地區,曆經數百年的變革,形成了博采眾長、融會貫通的藝術風格,是福建主要的地方劇種之一。

早在唐代,福州就有歌舞百戲的演出;南宋時,南戲《張協狀元》采用福州民間小調《福州歌》和《福清歌》作為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