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藝苑風采2(3 / 3)

1609年,在外從政多年,曆任南京戶部郎中、四川參政、廣西參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職的曹學佺返回故裏。

他在閑居福州西郊洪塘鄉時,組織府中僮婢辦起了曹氏家班,邀請儒士文人觀賞娛樂,後人稱之為“儒林班”,是閩劇最早的前身。

曹學佺精通音律,擅長度曲,創研出適合福州方言音韻演唱的新腔,當時文人評論這種新腔是“曲向花間度”、“翠管時調鳳”、“新編樂府鶯喉囀”,可見腔調之優美.後來閩劇藝人稱之為“逗腔”。

儒林戲有一個優勢,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關注。如退居名人郭柏蔭等人便根據《唐人說薈》中的《霍小玉傳》,編成儒林戲《紫玉釵》,從此,作為一個獨立聲腔劇種的儒林戲,便進入了發展和成熟期。

到了同治年間,在福州郊區先後出現了“陳厝儒林班”、“湯邊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義序儒林班”等10餘家均以所在鄉名作為班名的業餘性質的儒林班。

1875年,儒林班開始從鄉村向城鎮發展,於是出現了專業性質的戲班。由盧詩孫籌劃組織的“醉春園”班,率先采取津貼辦法,公開向社會招生,聘請老師教“逗腔”戲文,一時四方城鄉凡有謝神還願,禳災祈福,時令節日,都來聘訂該班去演出。

這時的儒林戲演員也從原來的7人發展到了20人,演出劇目除過去的《紫玉釵》、《拜塔》等外,還增加了《賣畫》、《遞柬》、《桃花村》等。

同時,自明末清初,閩中長樂、福清一帶,還流行著一種由農民業餘組班演唱的民間小戲,因在地坪上圍著草索演出,人們稱之為“地下坪”、“牽草索”。

這種演出活動,後來與外來戲班藝人結合,並以江西弋陽腔融合當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調”作為主要唱腔曲調,人稱“江湖班”。

當時演出的劇目有大戲36,小戲72,大都來自弋、昆諸戲。在閩東北福安、寧德一帶,當時也出現了一種以“江湖”和颺歌為主要唱腔曲調的“平講班”。“平講”,意即用方言演唱。

當時所演劇目多移植“江湖戲”,或據民間故事編演,如《雙金花》、《贈白扇》、《紅裙記》等。

後來,原用官話“正音”演唱的“江湖班”,也改用方言演唱,漸與“平講班”合流,同時又吸收了當地人認為嘮叨難懂的昆腔、徽戲等外來戲班“嘮嘮班”的部分唱腔,形成了以“平講”為主,與“江湖”、“嘮嘮”三者合一的班社。

後來,“儒林班”逐漸與“平講班”、“嘮嘮班”三者合一,形成了“閩班”,正式演化成為閩劇。

閩劇的音樂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調、逗腔和小調等四大類組成的:粗獷激越的“江湖調”,通俗平暢的“洋歌”,典雅婉約的“逗腔”,清新活潑的“小調”。

其中前三類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陽腔、昆曲和徽調的影響,並保留著高腔的幫腔形式,後台幫腔叫做“掏嶺”。演唱時,男女均用本嗓,其特點是高昂激越,樸實粗獷,但也有細膩柔婉的唱腔。

“逗腔”有15種板調,特點是在曲中轉折和結尾處多有“哎”、“依”的虛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嶺”、“寬板”、“急板”等。

“小調”係本地和外地傳入的俗曲俚歌,很豐富,主要有“西湖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從徽戲、京劇吸收的如“大補缸”、“七句半”等。

後來,不少京劇藝人轉入閩班教戲,所以閩劇音樂也吸收了皮黃調。

江湖調常用的曲牌主要有“江湖疊”、“柴排調”、“陰調”等,具有聲調高昂、字多腔少、一泄而盡的特點。閩劇的曲牌大部分從弋陽腔、四平腔、徽調和昆曲衍變來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陽腔的特點,即“一唱眾和”的幫腔和“夾滾”。

浪歌調主要曲牌可分為“大介大牌”,如太師引、鼇頭金柱、風入鬆、香羅帶等;“中介大牌”如駐雲飛、出隊子、浪淘沙等;“大介盤答”如金廂、雙蝴蝶、賞花等。

其中人一人獨唱的稱為“大牌”,兩人或三人對唱的稱為“盤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區別在於起介即開頭鼓鑼的不同。

閩劇的樂器有橫簫、嗩呐、頭管、二胡、椰胡等。打擊樂器有青鼓、戰鼓,大、小鑼,大、小鈸,磬等。

閩劇介頭以打擊樂過門,係綜合江湖、平講、逗腔、嘮嘮,以及本地民間音樂“十番”的鑼鼓介頭發展形成。所有介頭較有地方色彩,武場吸收京劇鑼鼓經較多,但打法上不盡相同。

閩劇的角色分行,早期較簡單,儒林班、平講班行當由生、旦、醜三個角色構成"三小戲",後來吸收徽班、京劇的分行,角色漸趨完整。

隨著行當的細致化,又逐漸發展為“十二角色”,有小生、老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貼、末、雜等,相當齊全。

生行分老生、小生;旦行分花旦、彩旦、正旦、青衣、醜旦、潑旦、老旦、武旦,淨行分大花、二花,醜行分文醜、武醜、短衣醜等。

閩劇的火焰,又叫火彩,也是閩劇舞台藝術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以撒出鬆香粉,通過夾在手指間的紙疊火扇頭部的火苗,形成火焰,為劇情中的鬼魂行蹤、火燒、火戰場麵增添氣氛。

[旁注]

布政使 即承宣布政使,古代官名。明初,沿元製,於各地置行中書省。1376年撤銷行中書省,以後陸續分為13個承宣布政使司,全國府、州、縣分屬之,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1人,與按察使同為一省的行政長官。

弋陽腔 是我國古老的戲曲聲腔,產生於元末明初,與昆山腔、餘姚腔、海鹽腔並稱四大聲腔。並以其為首,在全國各地組成了龐大的高腔體係,影響著南北13個省四十幾個聲腔劇種,推動著我國地方民間戲曲的發展進程。

徽調 徽劇的舊稱。亦指徽劇所用的腔調。主要為吹腔、高撥子和二黃,後也用西皮、高腔、昆腔等。 乾隆、嘉慶年間徽班進京演出後,對京劇腔調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皮黃調 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用鑼鼓、胡琴、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係統,聲腔為主的“三慶”,所以京劇也稱“皮黃”。

末 傳統戲曲裏的一種角色,該行當多為中年以上的男性。實際“末”行專司引戲的職能,如打頭出場者,反其義而稱為“末”。京劇歸入老生一類,原為京劇五大行當之一,後與生合並。

[閱讀鏈接]

1993年,第三屆中國戲劇節暨全國第十屆梅花獎頒獎活動在福州舉行。

閩劇《拜石記》,《禦前侍醫》兩台大戲,令人刮目相看。福州閩劇院一團的陳乃春獲“梅花獎”。

後又在“閩劇之鄉”長樂縣,舉行了有史以來的首次“閩劇藝術節”,來自閩東,閩北,閩中等地區的17個市縣的閩劇團,彙集長樂,演出時間長達一個多月,這也是閩劇的一個空前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