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藝苑風采3
以武打為主的高甲戲
高甲戲,發源於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麵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高甲戲前身是“宋江戲”。明末清初,閩南沿海農、漁村莊,每逢迎神賽會喜慶節日,村民們有裝扮梁山好漢遊行於村裏的,間或就地作簡短表演。由此出現兒童演出宋江故事,時稱為“宋江仔”。
清道光以後,出來了由成年人扮演的戲班,群眾稱為“宋江戲”。
宋江戲以武打為主,其套數多采用民間的“刣獅”,即由藝人裝扮成武士,手執各種武器,分別與雄獅搏鬥,後來舞台上的武打套數“冷煎盤”、“大碰場”、“鳳擺尾”等保留著“刣獅”的傳統表演,也吸收了提線木偶的武打,稱為“嘉禮打”。當時的樂器用大小嗩呐,配以南鑼、南鼓。
宋江戲的劇目主要有《李逵大鬧忠義堂》、《搶盧俊義》、《扈三娘替嫁》等。
後來,南安嶺兜村的“宋江戲”藝人與漳州來的竹馬戲藝人及一名歸僑合辦一戲班,班名“三合興”。
它突破專演宋江故事的局限,演出半文半武戲,劇目有《郭子儀拜壽》、《困河東》、《斬黃袍》、《逼宮》等。合興戲出現後,很受群眾歡迎,戲班也增多了。
“合興戲”在發展過程中,“宋江戲”仍然存在,二者除劇目可以互演外,基本功和表演程式也互相吸收。
當時有規定,進合興戲的藝人,必須能演“桶內戲”即宋江戲的定型劇目,才能入合興班演“桶外戲”,即合興戲的幕表戲。
“合興班”的音樂曲牌大量采用南音,同時也吸取閩南民間的錦歌和傀儡調。表演則吸收梨園戲的“七步顛”、“舢舨行”、“相公爺摸”以及傀儡戲“跑馬”等程式。
“宋江戲”與“合興戲”二戲逐漸融合,至清末,兩種戲終於合二為一,統稱“高甲戲”。高甲戲的稱謂,據傳是由於演出時搭高台,穿戰甲,拿戈槍,故觀眾叫做“戈甲戲”,而“戈”與“高”閩南語音同。
另有一說:戲班到海外演出,僑胞稱家鄉來的戲是高等甲等戲,戲班回來就自稱為“高甲戲”。還有一說,是高甲戲有九個角色,故稱“九角戲”。閩南觀眾則稱之為“大班”、“土班”。
高甲戲發展很快,在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個戲班,年年都有戲班到外地甚至國外演出。各班競技激烈,先後湧現出“十大虎班”:
“前五虎”為“福慶成”、“舊大福”、“福勝興”、“福金升”、“金秀春”;“後五虎”為“新秀春”、“大祥春”、“金成興”、“新大福”、“福聯興”。而最好的稱“龍班”,即“金蓮升”,故有“一龍破五虎”之說。
高甲戲的劇目分為:“繡房戲”,即才子佳人的生、旦戲,如《杏元思釵》、《孟薑女》、《英台山伯》等;“公案戲”即審案戲文,如《彭公案》、《包公審黃菜葉》等;“宮廷戲”即屬宮廷鬥爭的戲文,有《狸貓換太子》、《逼宮》等;“醜旦戲”,都屬小戲,如《管甫送》、《番婆弄》、《桃花搭渡》等,這類戲頗有特色,醜角表演,更是獨具一格,很受歡迎。
此外,也有從古典小說及民間傳說編演的戲,如《說嶽》、《水滸》、《七俠五義》;民間傳說如《詹典嫂告禦狀》、《陳慶庸過大金橋》、《溫陵麗史》等。有的屬連台本戲,劇目達600多出,但多係幕表戲。
由於劇目的開拓,必然在表演、音樂、武打等方麵,作全麵的改革創新。它在表演上吸取木偶戲的程式,如“傀儡打”、“傀儡醜”;又汲取梨園戲旦行的指法、科步;唱腔則大量取自“弦管”,這些都使高甲戲的藝術更臻完善,獨具風格。
高甲戲一般分為六門行當:小生、老生、北、旦、醜、雜。根據各行具體人物的身份、年齡、扮相及表演上的特點,又有不同分工。
過去,由於戲班陣容的限製,一個行當未能配備幾個角色,故在行當分工上須兼扮。如武老生兼扮紅北,豎眉兼扮醜,文小生兼扮文老生,二花兼扮武醜,花旦要能兼扮趙雲,苦旦要能兼周瑜。
高甲戲有豐富的武打程式,早期采用閩南的“南拳”、“鬥獅”的套數,後又吸收了木偶戲、京劇的武打程式加以豐富。旦角的科步,後人總結為36步科範。
醜角表演,各成流派,各以其獨特的表演手段塑造人物。粗角戲後期向京劇吸取、取法,氣勢恢弘,有新的突破與發展。
高甲戲音樂以“泉腔”弦管為主,兼收傀儡戲、梨園戲和民間小調,既有清婉纏綿的音韻,又有激昂剛健的腔調。打擊樂多取自京劇的鑼鼓經,但醜旦戲仍保留響盞、雙鈴、小叫的輕快活潑的音響。特色樂器有南琵琶、二弦、南噯。
[旁注]
宋江 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單八將之首,人稱“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呼保義”。原本是鄆城縣押司,後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蓋陣亡後成為梁山的首領。
郭子儀 中唐名將,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累遷至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史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
《英台山伯》 即《梁山伯與祝英台》,與《白蛇傳》、《孟薑女》、《牛郎織女》並稱我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其中,梁祝傳說是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
《七俠五義》 改編自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小說,以三俠即南俠禦貓展昭展熊飛、北俠紫髯伯歐陽春、雙俠丁兆蘭丁兆蕙合為一俠,增以小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諸葛沈仲元共為七俠;原五鼠仍為五義士,改書名為《七俠五義》,全書120光緒十五年作序刊行。
周瑜 字公瑾,漢末名將,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範成大譽之為“江左風流美丈夫”。
[閱讀鏈接]
八閩文化是八閩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吸納融會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精華,閃耀著中華文明的璀璨光芒。
這與高甲戲的基調,包括劇種的風格、劇目題材的內容、表演形式的粗獷豪放、活潑生動、亦莊亦諧、妙趣橫生,可以說是意趣相投,極為吻合。
高甲戲舞台上表現的大喜大悲、大愛大憎、善惡分明,乃至音樂唱腔上高亢激越、蕩氣回腸的旋律,恰恰是八閩人性格的形象寫照。
古南戲活化石梨園戲
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已有800餘年的曆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