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底蘊——厚重曆史1(1 / 3)

三晉底蘊——厚重曆史1

三晉地區地處黃河流域中部,地形多為山地丘陵,東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與河北為鄰;西、南部以黃河為塹,與陝西、河南相望;北跨綿綿長城,與內蒙古毗連,形成明顯的地緣優勢,其自古農牧交錯,貿易發達,民族融合。

春秋戰國之際,社會發生了大動蕩,處於動蕩中的三晉地區風雨飄搖,出現了諸多複雜的情況。麵對這些複雜的情況,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都適時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其中尤以法家的革新運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其革新運動的影響超出了三晉地區,擴大到更廣闊的領域,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時的社會形態格局。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促進了國家的富強和興盛;晉商勇敢走出家園,創造了稱雄百年的商業帝國,這都是三晉人順應時代潮流,立足現實,追求進步的表現。

特殊地緣環境與民族融合

山西表裏山河,擁有特殊的地緣環境,這是其他地區不能企及的。山西向東越過太行山與華北平原毗連,西麵隔河與陝北高原相望,北以外長城與內蒙古毗連,南隔黃河與河南為鄰。

境內地形高低懸殊,東部地區多為山地,中部地區為盆地,西部地區為高原地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山西境內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和上黨盆地6個大盆地相間,還有大大小小的盆地、山地、丘陵分散其間。黃河從西部和南部流過,形成天塹。

山西是西域和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中原地區的關隘和要衝,同時也是我國古代中原統治者抵禦北方遊牧民族侵擾的前沿陣地和防禦屏障。

山西地勢險要,四山環抱,背負大西北。顧祖禹在其《讀史方輿紀要》中所說:“東則太行為之屏障;西則大河為之襟帶;北則陰山、大漠為之外蔽,而句注、雁門為之內險;南則首陽、砥柱、析城諸山濱河而錯峙,汾、澮縈流於右,漳、沁包絡於左。”“是故天下之形勢,必有取之於山西也。”

山西的政治地位和軍事地位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彰顯,曆朝曆代重視山西的程度,可想而知。

在我國曆史的各個朝代,山西始終與京畿之地為臨。其東、南、西分布著曆朝曆代的都城,北京、安陽、開封、洛陽、西安等古都環繞,奴隸社會君主、封建社會領主的意誌、治國政策等,首當其衝地影響著山西,中央集權的統治力,直接幹預到山西社會政治經濟的各個方麵。

山西經濟發達、科學先進,一直是都城的糧倉和交通要道,也是戰爭物資的重要儲藏地。山西北部與草原遊牧民族相鄰,是曆史上從秦漢以來主要屯兵把守的地方,也是中原文化向遊牧文化傳播、輻射,或者是草原遊牧文化向中原農耕文化滲透的前沿陣地。

山西北部和西北部處於農牧邊緣地帶。對山西農業牧業生產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農牧邊緣地帶,是指以農牧分界線為軸,分別向農區和牧區有不同程度縱深的這一帶狀地區。

其在地域上,處在傳統農牧兩大區的接壤地帶,在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互動中承擔著橋梁和紐帶作用。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農牧經濟間的交流是恒久的。

雙方的生產技藝、作物品種等以邊緣地帶為橋梁,綿延不絕地互通有無,深刻作用於各自的經濟結構,這種作用明顯地反映在農牧邊緣地帶的經濟體係之中。

農區的生產技藝,如金屬冶煉之法、水利之法、育蠶織絲、先進的生產經營製度等,牧區先進的畜牧業養殖技術等,在農牧邊緣地帶廣為流傳。

山西這種特殊的地緣環境也為民族融合創造了契機和奠定了基礎,山西成為天然的民族熔爐。山西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華夏族和北方遊牧民族混合聚居的地方。

在曆史的長河中,華夏族與遊牧民族雖有過征戰和對抗,但更深遠的卻是彼此和睦共處,取長補短,相互滲透,直至以漢族為主,融為一體,共同創造了燦爛的山西文化。

山西發達的商業貿易,也進一步促進了山西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山西民族融合,首創民族和平共處的是春秋時的晉國。

“戎”和“狄”是西周時期對周王朝西北部遊牧部落的泛稱,其內部關係錯綜複雜,其中一部分在呂梁山區沿黃河一線乃至忻州和雁北地區,另一部分在呂梁山區到商王畿的廣大過渡地帶,有的還活動在晉東南、晉中和晉北太行山麓。

戰國時期,三晉與戎狄各部長期生活在一個大區域內,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麵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融合。

晉文化和戎狄文化的融合突出表現在經濟上,三晉時經濟主要為農耕經濟,在農業林業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而戎狄多居山區高原,長期從事畜牧業,對各種畜類的牧養具有豐富的經驗。

晉文化和戎狄文化相融合的結果是戎狄部落學會了農耕和定居生活,而晉人則掌握了因地製宜發展畜牧業的技術。

此外,晉人的文字、青銅冶煉技術、製陶和修築房屋,都逐漸為戎狄人所接受,而戎狄人的騎馬和製作刀具的技術也被晉人所吸收。

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及其後裔對山西的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北齊高氏經營晉陽,致使這一地區的少數民族人口不斷增加,從而使這一地區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居住區,這就客觀上促進了多民族的融合。

隋唐時期,民族交往頻繁,一些少數民族部眾定居於山西地區。唐末,少數民族遷居河東道地區,出現了一個高峰。

以後曆朝曆代中,這種民族遷居都程度不一地存在,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民族綜合性文化得到了加強和擴展。

[旁注]

表裏山河 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裏山河,必無害也。’”指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 最早用於形容晉國境內大山大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外長城 漢武帝太初年間所修的長城,分布在內蒙古西部。由東、西兩段連接而成,東段稱”光祿塞”或”塞外列城”,西段稱”居延塞”。居延塞和光祿塞構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係,統稱成”外城”。

《讀史方輿紀要》 原名《二十一史方輿紀要》,是清朝初年顧祖禹撰寫的一部巨型曆史地理著作。該書具有濃厚的曆史軍事地理學特色,其核心在於闡明地理形勢在軍事上的戰略價值。該書為被譽為“千古絕作”、“古今之龜鑒、治平之藥石”,是研究我國軍事史、曆史地理的重要文獻。

安陽 簡稱殷、鄴,位於河南最北部,七朝古都,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500多年建都史,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安陽殷墟是世界公認的我國所能確定的最早都城遺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譽。

開封 古稱大梁、汴梁、東京、汴京,位於河南東部,曆史上曾有魏、梁、晉、漢、周、宋、金等7個王朝建都於此,史稱七朝古都。西漢時夏朝、大齊和後宋也定都於此,又稱十朝古都。

鮮卑族 古代遊牧民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少數民族。鮮卑族起源於東胡,在秦漢之際,退保鮮卑山,以山為號。東漢時期,占據蒙古草原,逐漸強盛。隋唐以後,鮮卑作為民族實體和政權實體逐漸衰弱,融入其他民族之中。

[閱讀鏈接]

晉與戎狄各部的關係經曆了一個複雜的過程。先期晉國采取“啟以夏正,疆以戎索”的策略,這個政策為三晉地區的民族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後來,這個政策發展為“和戎”政策。提出這個“和戎”政策的是中軍司馬魏絳。當晉悼公要征伐晉北部戎狄部落時,中軍司馬魏絳反對征伐,主張和戎。

他說和戎有五利:一可利用戎狄重財貨、輕土地的習俗,賞與貨物獲其土地;二可使邊境人民在和平環境下發展農業生產;三可聯合戎狄,以壯大晉國在各諸侯中的國威;四可使軍隊得以休整,保存晉國的實力;五可以德感化,遠近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