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方麵,李悝彙集當時各國法律條文,編成一部《法經》。《法經》分為《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前四部分都是針對懲治盜、賊的,是一部加強朝廷統治的法典。後來秦國的《秦律》和漢朝的《漢律》,都是在這部《法經》的基礎上擴大補充而成的。
李悝還提出了“選賢任能,賞罰分明”的國策,主張改變舊的世卿世祿製。那些對於國家沒有貢獻,完全依靠父祖輩的爵祿享有特權的人,剝奪其官職和俸祿,把這些官職和俸祿授予那些對國家作出貢獻的人。這項改革改善了吏治,同時也大大削弱了舊貴族的特權。
在軍事方麵,李悝任用吳起改革軍製,精選武士,創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武卒”,使得“秦兵不敢東向”。
李悝的變法卓有成效,有效地打擊了魏國舊製度,使魏國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國力日益強大,成為戰國初期的一個強盛的國家。變法同時開啟了戰國大變法運動的序幕,各國紛紛變法強國,最終彙成了一股時代潮流。
公元前355年,韓國國君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相,在韓國實行變法。申不害變法的第一步是整頓吏治,加強君主集權統治。
在韓昭侯的支持下,首先向挾封地自重的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強族開刀,果斷收回其特權,推毀其城堡,清理其府庫財富充盈國庫,這不但穩固了韓國的政治局麵,而且使韓國實力大增。
與此同時,大行“術”治,整頓官吏隊伍,對官吏加強考核和監督,“見功而與賞,因能而授官”有效提高了國家政權的行政效率,使韓國顯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局麵。“術”的提出,對於後世建立官吏的任免、考課製度,有一定意義。
隨後,他又向韓昭侯建議整肅軍兵,並主動請命,自任韓國上將軍,將貴族私家親兵收編為國家軍隊,與原有國家軍隊混編,進行嚴酷的軍事訓練,使韓國的戰鬥力大為提高。
申不害為富國強兵,還十分重視土地問題。《太平禦覽》引他的話說:“四海之內,六合之間,曰‘奚貴’,土,食之本也。”因而他極力主張百姓多開荒地,多種糧食。
同時,他還重視和鼓勵發展手工業,特別是兵器製造。所以戰國時代,韓國冶鑄業是比較發達的。《戰國策·韓策一》有“天下之寶劍韓為眾”、“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的說法。
總體上來說,申不害的改革是很有成績的。《史記》上說:申不害在韓國變法十幾年,國家太平,兵力強盛,貴族特權受到限製,百姓生活漸趨富裕,而且還使韓國雖然處於強國的包圍之中,卻能相安無事,成為與齊、楚、燕、趙、魏、秦並列的戰國七雄之一。
趙國雖然在變法革新方麵沒有魏國和韓國那樣突出的人物,但也並不是沒有任何成績。趙國的法家人物慎到曾經“學黃老道德之術”,是從道家分化出來的法家,因此他的學說中也吸收到一些道家的思想。
他主張國君無為而治,認為國君努力“為善”,想做出一番成就,臣下就不敢爭先為善,建立功業,而隻靠君主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把各方麵的事情做好的,因此國君應該充分發揮臣下的才能,以國君的“無為”來達到“事無不治”的目的。
同時,慎到還極力提倡法治,認為國君要運用法製來駕馭群臣,才能做到國君“無為”而“事無不治”,他甚至主張臣下“以死守法”,忠於“守職”,而反對忠於君主,因為忠於國君個人,就不能“守職”和“守法”。慎到還特別強調權勢的重要性,認為國君有權勢才能製服臣民。
戰國後期,韓國又出了一位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就是出身於韓國貴族的韓非子。韓非子受教於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
他精心研究法家人物商鞅重“法”、申不害重“術”、慎到重“勢”的法治理論,進而提出了法、術、勢兼用的法治理論,而成為戰國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韓非子除了提出法、術、勢兼用的法治理論,還為謀求實現統一全中國的事業,製定了一係列的法家政策,其一是加強君主集權,剪除私門勢力、選拔“法術之士”,其二是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禁止私學;其三是厲行獎賞,獎勵耕戰,謀求國家富強。這些法治理論很多被秦始皇在治理國家時所采用。
[旁注]
《秦律》 秦國法律的總稱。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時曾采用李悝的《法經》,並改法為律,在秦國頒布施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將秦律修訂,作為全國統一的法律頒行各地。《秦律》的律文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個方麵,使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皆有法式”。
武卒 戰國時魏國按規定標準選拔的步兵。中選條件是:身穿三套擁身甲、能拉開12石的弓、背著能裝50隻箭矢的器具、把戈扛在肩上頭戴盔帽、腰掛利劍、帶三天的幹糧半天疾行100裏。入選武卒的,就免除他家的徭役和宅田稅。退役後依然享受上述權利。
上將軍 古代武將的官名。戰國時已經設置,秦朝繼承了這個設置。漢朝時不常設置,職責為保衛京師或邊境。三國魏晉時隻作為尊稱。唐宋時期上將軍官位複原。
《太平禦覽》 宋代一部著名的類書,為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奉敕編纂。類書就是輯錄各門類或某一門類的資料,並依內容或字、韻分門別類編排供尋檢、征引的工具書。《太平禦覽》以天、地、人、事、物為序,分成55部,可謂包羅古今萬象。書中共引用古書1000多種,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獻資料,是一部綜合性的類書。
《戰國策》 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曆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約12萬字。
《史記》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史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曆史。《史記》與《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合稱“前四史”;與《資治通鑒》並稱“史學雙璧”。
黃老 戰國時的哲學、政治思想流派。黃指帝,老指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黃老之術始於戰國盛於西漢。黃老學派假托黃帝的名義,引進法家學說,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並兼采陰陽、儒、 墨等諸家觀點,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這就是黃老思想。
道家 我國古代主要思想流派之一,是後世道教理論的重要基礎之一。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慎到、楊朱等。道家以道、無、自然、天性為核心理念,認為天道無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麵等,據此提出無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剛等政治、軍事策略,對我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閱讀鏈接]
吳起是衛國人,最初幫助魯國打敗齊國。後受讒免職,來到魏國,當時李悝為相,進行變法改革。李悝任用吳起為將,使“秦兵不敢東向”,立了不少功勞。後來,吳起離開魏國來到楚國,被楚王任用為令尹主持變法。
商鞅也是衛國人,又稱公孫鞅、衛鞅。商鞅曾是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病危時,推薦商鞅繼承相位,但魏惠王沒有采納這個建議。
商鞅見自己在魏國不能有更大的前途,便到了秦國。商鞅在秦國主持進行了兩次變法,改革比較徹底,使秦國富強,一躍而為七國中第一強國,奠定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基礎。而商鞅幫助秦孝公實行變法,靠的就是從魏國帶去的李悝所著的《法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