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妙神韻——濃厚藝術1
山西地區有著獨特的地緣優勢,地理位置獨特,是西域和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中原地區的必經之路,同時,在曆史的各個朝代,山西始終與京畿之地為臨,其東、南、西分布著曆代的都城,因此有絕好的基礎成為一個文化交融碰撞之地。
由於山西處於黃河中遊的中原文化區,其經濟、文化長期領先於其他地區,遂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起落後地區的向往、學習,乃至歸化的願望,這樣就形成了山西地區兼收並蓄、兼容並包的文化特色。
山西很多文化都是這種兼收並包的結果,都是文化多元的結果,從很多文化種類中都可以窺見碰撞融合的影子,正是由於這種多元的碰撞融合,才最終形成了山西燦爛獨特的文化。
雲岡石窟和天龍山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西郊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有主要洞窟45個,附屬洞窟209個,窟龕252個,大小造像51000餘尊,為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雲岡石窟有著1500多年的曆史,是佛教藝術東傳入我國後,第一次由一個民族用一個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風範的佛教藝術寶庫。雲岡石窟原名武州山石窟寺,明代改稱雲岡石窟。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灅水》記載:
武州川水又東南流,水側有石,祗洹舍並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東轉逕靈岩南,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眺。
雲岡石窟始鑿於453年,大部分完成於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520年至525年,曆經了近70年之久始成。
石窟藝術內容豐富,雕飾精美,是當時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國技藝和人力、物力所雕琢,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創造出的一座佛國聖殿,它以壯麗的典型皇家風範造像而異於其他早期石窟,展現的佛教文化藝術涉及曆史、建築、音樂等多方麵內容。
雲岡石窟實現了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前所未有的融會貫通,形成了“雲岡模式”,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整個窟群分東、中、西三部分。東部的石窟多以佛塔為主,又稱塔洞;中部曇曜五窟是雲岡開鑿最早,氣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
石窟中最大佛像高達17米,最小佛像僅有幾厘米高。最大石窟由地麵到窟頂高達20米,是北魏孝文帝時期開鑿的。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是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
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瘦骨清像”的源起。
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細膩,上承秦漢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
關於曇曜五窟,《魏書·釋老誌》有這樣的記載:
和平初,師賢卒。曇曜代之,更名沙門統。初,曇曜於複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見於路,禦馬前銜曜衣,時人以為馬識善人,帝後奉以師禮。
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
開窟五所就是雄偉壯觀的曇曜五窟,揭開了雲岡石窟開鑿的序幕。曇曜五窟為帝王象征。平麵為馬蹄形,穹隆頂,外壁滿雕千佛。主要造像為三世佛,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佛,佛像高大,麵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一種勁健、渾厚、質樸的造像作風。
其雕刻技藝繼承並發展了漢代的優秀傳統,吸收並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的精華,創造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中期石窟是雲岡石窟雕琢的鼎盛階段。中期洞窟平麵多呈方形或長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後室,壁麵布局上下重層,左右分段,窟頂多有平棊藻井。
造像題材內容多樣化,突出了釋迦、彌勒佛的地位,流行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出現了護法天神、伎樂天、供養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緣和維摩詰故事等。
佛像麵相豐圓適中,特別是褒衣博帶式的佛像盛行,出現了許多新的題材和造像組合,側重於護法形象和各種裝飾。
中期石窟雕刻藝術內容繁複、雕飾精美、富麗堂皇,雕刻造型追求工整華麗,從洞窟形製到雕刻內容和風格均有明顯的漢化特征。
晚期石窟多是中小型洞窟,主要從東往西布滿崖麵。洞窟大多以單窟形式出現,不再成組。造像題材多為釋迦多寶或上為彌勒,下為釋迦。
佛像和菩薩麵形消瘦、長頸、肩窄且下削,這種造像為北魏晚期出現的一種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藝術形象,是北魏後期佛教造像顯著特點。
石窟群中,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形象,如佛、菩薩、弟子和護法諸天等;有風格古樸,形製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刀法嫻熟的佛傳浮雕;有構圖繁富,優美精致的裝飾紋樣;還有古代樂器雕刻,如箜篌、排簫、篳篥和琵琶等,豐富多彩,琳琅滿目。
除了雲岡石窟外,山西著名大型石窟還有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位於山西太原西南40千米天龍山腰。天龍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這裏風光秀麗,四周山巒起伏,遍山鬆柏蔥鬱。
天龍山石窟創建於534年至550年,最早開鑿者是東魏大丞相高歡。高歡之子高洋建立北齊的晉陽為別都,繼續在天龍山開鑿石窟。隋代楊廣繼續開鑿石窟,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建造石窟達到了高峰。
天龍山石窟有東魏、北齊、隋、唐各代開鑿的石窯27窟。東峰8窟,西峰23窟,山北3窟,寺西南3窟,窟之間山徑相通。有石窟造像1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幅。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
石窟中,東魏石雕比例適度,形象寫實、逼真,生活氣息濃鬱;唐代石雕體態生動,姿勢優美,刀法洗練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