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閣”中的彌勒大佛坐像高約8米,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立像,高約11米,形體豐滿,瓔珞富麗,紗羅透體,而普賢雕像,麵帶微笑,怡然自得,是石雕中的精品。
天龍山石窟以其造型的嫻熟、比例的適當、線條的柔和、雕刻的精細同雲岡石窟一樣為研究佛教、美術、雕刻、建築各方麵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同為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典範,在世界雕塑藝術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旁注]
莫高窟 俗稱千佛洞,坐落在甘肅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曆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 、元等曆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 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龍門石窟 我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於河南洛陽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曆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000米,現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是我國石窟藝術的寶庫。
《魏書》 北齊一本紀傳體史書,內容記載了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曆史。共124卷,其中本紀12卷,列傳92卷,誌20卷。因有些本紀、列傳和誌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3卷,實共130卷。
藻井 我國傳統建築中室內頂棚的獨特裝飾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狀,有方形、多邊形或圓形凹麵,周圍飾以各種花藻井紋、雕刻和彩繪。多用在宮殿、寺廟中的寶座、佛壇上方最重要部位。
秀骨清像 形容南朝畫家陸探微的繪畫風格。一般多指所繪宗教人物畫所表現出來的麵目清秀、棱角分明的藝術特點。語出:《曆代名畫記》:“陸公參靈酌妙,動與神會,筆跡勁利,如刀錐焉。秀骨清像,似覺生動。”
箜篌 一種十分古老的彈弦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製。箜篌音域寬廣、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可在大型民族管弦樂隊中應用。
篳篥 也稱管,一種古代管樂器,多用於軍中。篳篥在我國流行了2000多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篳篥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有兩種:一種是八孔的,一種是九孔的。篳篥的音色或高亢清脆,或哀婉悲涼,質感鮮明。
[閱讀鏈接]
雲岡石窟以西約2000米處的十裏河西岸的山丘上,有一組規模較小的石窟,這就是“魯班窯石窟”。
傳說當年開鑿雲岡石窟的能工巧匠曾居住於此,從而得名“魯班窯”。“魯班窯”為北魏時期開鑿的。石窟坐西朝東,與雲岡石窟隔河相望,對峙呼應。這裏沒有紅牆綠瓦,沒有參天樹木,隻有兩個洞窟。石窟均為橢圓形。
由南向北,第一窟進深4米,寬為6米,高6米,穹廬頂,頂板無雕刻,周壁雕有坐佛四排,隱刻龕形。入定坐佛高50厘米,服飾偏袒右肩。北壁、西壁有佛像37尊,南壁有佛像三排24尊。
第二窟相距第一窟5米多,進深4.17米,內寬6.1米,高4米。窟內周壁雕有規整的千佛龕。有佛像66尊,服飾有通肩和偏袒右肩兩種形式。
宏大的五台山佛教建築群
佛教是源於古印度的外來宗教,從北魏開始在我國興盛起來。自傳入後近2000年來,佛教在我國社會生活中有著重要地位,佛教建築也就成了僅次於宮殿的另一重要建築類型,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東漢時期,佛教傳入山西,且發展很快,是曆朝佛教興盛的中心,很早就開始建造佛寺,境內佛寺分布極廣,遍布全境,其中五台山寺廟群以建寺曆史悠久和規模宏大聞名。
明代高僧鎮澄撰《清涼山誌》記載:五台山佛寺之始,以大孚靈鷲寺,即後來的顯通寺為最早,初建於公元68年,為漢明帝劉莊邀請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法時詔令興建。
五台山位於山西東北部忻州五台縣境內,五台山地層完整豐富,由古老結晶岩構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聳立,峰頂平坦如台,故稱五台。
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繡峰、北台葉鬥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稱台外,五峰之內稱台內,台內以台懷鎮為中心。五台周長約250千米,總麵積2800多平方千米。
自北魏以來,曆朝曆代十分重視五台山佛寺建設,對五台山佛寺建造予以不同程度的支持,使五台山形成規模龐大的佛教建築群。北齊時五台山有200餘座寺廟,唐代時最多有寺廟360餘座。
唐代建築南禪寺、佛光寺,宋代建築洪福寺,金代建築延慶寺、岩山寺,元代建築廣濟寺、三聖寺,明代建築殊像寺、顯通寺、塔院寺、圓照寺、碧山寺等,清代建築菩薩頂、鎮海寺等都是五台山代表性建築,反映了自唐代以來各個時期佛教的建築文化。
南禪寺坐北向南,寺院南北長60米、東西寬51米多,占地麵積3000多平方米。寺內主要建設有山門、東西配殿和大殿,組成一個四全院式的建設。
大佛殿坐北朝南,麵闊、進深均為三間,平麵近方形,單簷歇山頂。建於月台上。簷柱柱頭卷刹明顯,各柱微向內傾,形成側角,角柱升高。柱與柱之間用闌額聯係,轉角處闌額不出頭,其上也不采用普拍枋。
殿內無金柱,梁架結構為四椽栿通簷用二柱。簷下僅設柱頭鋪作。屋頂舉折平緩,頂上瓦條壘脊。脊端置鴟吻。
寺內有17尊唐代彩塑。大佛殿雖然規模不大,卻表現出嫻熟的技藝,真實地體現了唐代佛寺建築的形式、設計和材料特征。
佛光寺位於五台縣豆村鎮佛光山腰。寺坐東朝西,因地勢而建,東、南、北三麵山峰環抱,總平麵呈現三個平台。主體建築東大殿建於第三層平台上,規模大於南禪寺。
東大殿麵闊七間,單簷廡殿頂。殿身構架自下而上由柱網、鋪作層和梁架三部分組成,這種水平分層、上下疊和的構架形式是唐代殿堂建築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