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柱將殿內空間分為內槽和外槽兩部分,金柱所圍空間為“內槽”,內槽四周金柱與簷柱之間的空間稱為“外槽”。
殿身四周簷柱側角、升起明顯,柱身采用支柱造,柱頭卷刹和緩。內柱柱礎石素平無飾,簷柱柱礎石雕有寶裝蓮辦。柱間用欄額相互聯係,轉角處欄額不出頭,無普柏枋。簷下設柱頭和補間鋪作。
殿內梁架分明栿和草栿兩部分,前者砍伐規整,後者製作粗糙。平梁上僅用兩隻大叉手斜向支撐,以承平榑上荷載,這些均為漢唐時期建築的固有形製。
洪福寺坐北朝南,建於高7米的土台之上,四周設邊長為400米的高堡圍牆,防禦性特征顯著。毗盧大殿為北宋時期的原物。
麵闊五間,進深三間,單簷懸山頂。設方形柱礎石,上無雕飾,簷下設柱頭、轉角和補間鋪作。明間及兩次間設六抹隔扇門,梢間設直欞窗。殿內徹上露明造,梁架結構為三椽栿前後對乳栿。
殿頂筒板瓦覆蓋,琉璃脊獸保存完整。整條屋脊上還間飾牡丹花草、草葉及幾何圖案。線條流暢,造型優美。
五台山中心區台懷鎮集中了數十座寺廟,顯通寺、菩薩頂、塔院寺、羅睺寺、殊像寺被稱為“五大禪”,為核心區古建築群的靈魂,與周邊的碧山寺、圓照寺、金閣寺、南山寺、龍泉寺等幾十座寺廟共同構成了及具氣勢的佛教建築群,形成一片互相聯係、氣勢恢宏的古建築群,完整的表現了明清鼎盛時期的建築文化景觀。
顯通寺位於台懷鎮中心地,是五台山曆史最古、規模最大的寺廟,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原名大孚靈鷲塔院寺。北魏教文帝時期擴建,因寺側有花園,賜名花園寺。唐代武則天將其更名為大華嚴寺。明太祖重修,又賜額“大顯通寺”。各種建築400餘座,規模浩大。
顯通寺南側是塔院寺。塔院寺原是顯通寺的一部分,1302年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至明永樂年間獨立起寺,與顯通寺分開,院內修建白塔一座,取名為塔院寺。塔院寺高大俊偉,非常引人注目,被看做是五台山的標誌。
菩薩頂位於顯通寺北側的鷲峰上。層層台階直達菩薩頂上的梵宇琳宮。原為青廟,初建於北魏,到了清朝順治年間,經過擴大重修改為黃廟,由喇嘛主持。
寺院規模宏大,占地約45畝,有殿堂房舍430餘間,均為清代重建。參照皇宮模式營造,瓦為三彩琉璃瓦,磚為青色細磨磚,非常豪華,為五台山諸寺之首。
除寺廟建築外,五台山還有自北魏以來的各種形製佛塔150餘座;保存有自唐代以來的佛教造像14.6萬餘尊;保存有自唐代以來壁畫多件。
早期的佛教塑像,人物麵相豐滿略長,鼻梁高隆,直通額際,眉長眼鼓,肩寬胸平,多靜態少動態,服飾衣紋密集,薄紗透體,神態端莊,造型厚實,手法簡樸。後期彩塑色彩豐富,人物造型比例適度,麵部豐滿,姿態自然,充滿活力。
五台山的佛寺壁畫是從北魏以後才出現的,融合了外來宗教的新鮮血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宗教壁畫藝術。
金代的岩山寺壁畫、明代的公主寺壁畫、清代南山寺壁畫等突破了唐代以來表現宮廷和宗教題材的狹窄範圍,更廣闊地反映了社會世俗的生活。題材更加多樣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此外,五台山還有大量皇家道場的物質遺存,包括各朝皇帝撰文碑碣40餘通,題匾賜額67塊,禦製詩詞300餘首。
[旁注]
歇山頂 即歇山式屋頂,宋朝稱九脊殿、曹殿或廈兩頭造,我國古建築屋頂樣式之一。歇山頂共有九條屋脊,即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因此又稱九脊頂。由於其正脊兩端到屋簷處中間折斷了一次,分為垂脊和戧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頂。
闌額 又稱為額枋,到宋代始稱為“闌額”,是柱子上端聯絡與承重的水平構件。南北朝的石窟建築中可以看到這種結構,多置於柱頂;隋、唐以後移到柱間。它有時為兩根並用,上麵的一根叫大額枋,下麵的一根叫小額枋,兩者之間使用墊板。
普拍枋 闌額與柱頂上四周交圈的一種木構件,猶如一道腰箍梁介於柱子與鬥拱之間,既起拉結木構架作用,又可與闌額共同承載補間鋪作。始於唐代,唐初應用已經極為普遍,明清稱為平板枋。
鴟吻 即螭吻,又名鴟尾,是我國古建築簷角屋脊上一些小動物裝飾。螭吻一般認為是龍的第九子,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建築物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並用一劍固定。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
廡殿頂 即廡殿式屋頂,是我國古代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由於屋頂有四麵斜坡,又略微向內凹陷形成弧度,故又常稱為“四阿頂”,宋朝稱“廡殿”,清朝稱“廡殿”或“五脊殿”。廡殿式屋頂在我國各屋頂樣式中等級最高的,後來常用於各類建築。
鋪作 我國木架建築特有的結構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懸臂梁承托出簷部分的重量。這種結構部件層層相疊鋪設而成,因此在宋代稱“鋪作”,在清代稱“鬥科”或“鬥栱”;在江南則稱“牌科”。
[閱讀鏈接]
關於五台山佛寺的創建,有“東漢說”和“北魏說”兩種具有代表性的看法。
“東漢說”認為五台山佛寺的創建,始於東漢明帝邀請攝摩騰來華傳播佛法之際,即我國有佛教之初。明代高僧鎮澄在他所著的《清涼誌》中說:“漢明帝時,摩騰西至,以慧眼觀清涼山乃文殊化宇,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阿育王,此雲無憂天竺鐵輪王也,能驅使鬼神,將佛舍利造八萬四千塔藏之,散布閻浮,五台山有一焉。奏帝建寺,額曰大孚靈鷲寺,大孚,弘信也,帝以始信佛化,故以名焉。出感通傳。”由於鎮澄的《清涼誌》在國內外流傳很廣,所以,五台山創寺於東漢的說法也廣為流行。
唐高宗時釋慧祥編撰的《清涼傳》是記述五台山佛教史跡最古老的專著,故又稱《古清涼傳》。《古清涼傳》說:“大孚圖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又雲:“清涼寺,魏孝文所立,其佛堂尊像於今在焉。”
按照這一記載,五台山佛教肇興於北魏孝文帝時,大孚圖寺和清涼寺都是北魏孝文帝時創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