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麵食文化獨樹一幟,博采眾長,麵食種類不但極其豐富,口味獨特純正,而且很多都蘊含著深厚的曆史文化,真是一邊吃著香在嘴裏,一邊品著美在心裏。
[旁注]
饃 我國的傳統麵食,是把麵粉加水、糖等調勻,發酵後蒸熟而成的食品,其曆史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口味不同,作法各異,由此發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饅頭。
臊子 是西部吃麵食的一種鹵汁,將肉切丁,加以各種調料,特別是香醋、辣椒等炒製而成的。臊子麵是西北的一種傳統特色麵。臊子麵曆史悠久,尤以寶雞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用精白麵粉、豬肉、黃花菜、雞蛋、木耳、豆腐、蒜苗等料和多種調味品製成,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
酸菜 用白菜、卷心菜加水、醃漬的菜。酸菜古稱菹,《周禮》中就有記載,北魏的《齊民要術》,更是詳細介紹了我們的祖先用白菜等原料醃漬酸菜的多種方法。流行於東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其中以東部的酸菜最為有名。
清明節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日前後。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
蓧麥 燕麥的一種,學名為“裸粒類型燕麥”或“裸燕麥”,原產我國的燕麥品種,華北稱之為“油麥”,西北稱之為“玉麥”,東北稱之為“鈴鐺麥”。 蓧麥是營養豐富的糧食作物,在禾穀類作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且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其組成也較平衡。蓧麥營養豐富,耐饑抗寒,在西部被譽為一寶。
[閱讀鏈接]
明清時期,山西人外出謀生的人很多,很多人三年五載才能返鄉,家中妻子夜夜紡紗撚線苦苦等待。
一年冬天,晉中一個姓喬的商人返鄉。見麵後,妻子埋怨說:俺還不如天上的織女呢,人家織女每年七月七能和牛郎見麵,俺卻三年五載等你不回來。
丈夫指著妻子紡成的線說:“我最愛吃麵條,如果你能把麵條做成像你紡成的線這麼細長,我就年年回來。”
於是,妻子一改往日的做法,細添水、巧和麵,加鹽,加堿,軋麵醒麵,反複多次,和得麵團油光發亮,柔韌無比,然後她將麵條切成小條,兩手一拽,案上三甩,打扣再拉,如此反複幾扣,再拉再拽再甩,最後,一把如絲如線的麵條出現了,煮好後撈入碗中,澆上香噴噴的肉汁捧給丈夫。
丈夫拿筷子挑動,大喜過望,狼吞虎咽,連吃三大碗,看著妻子問道:“娘子手藝非凡,不知此麵叫什麼名字?”
妻子笑到:“長相思長拉麵,”拉麵的名字由此而得。
千年彌新不衰的酒文化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產、銷售、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總稱。
酒文化包括酒的製法、品法、作用、曆史等酒文化現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質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內涵,是製酒、飲酒活動過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態。
山西的酒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曆史積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類文明。山西汾陽杏花村自古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素有“詩酒天下第一村”的美譽,是汾酒與酒文化的發祥地。
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優越的曆史人文環境、神奇獨特的釀造工藝,積澱形成了汾酒文化豐厚的底蘊。
詩仙李白兩次出遊太原,途中來到杏花村品嚐汾酒,感受汾酒的美味後,寫出了佳句。:
瓊杯倚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
與李白齊名的詩人杜甫,其祖父曾為汾州刺史,汾陽古稱汾州。杜甫幼年時常來汾州留居,對汾酒也有著高度的讚譽。
山西製酒業曆史悠久,如《物原》食原中載“殷果作醋,周公作醬芥辣”是事實的話,那麼,毫無疑問,酒的發明要比醋早得多,按傳統的製醋技術,醋是在酒的基礎上釀出來,因此,人工釀酒的曆史要比釀醋的曆史久遠。
山西名酒倍出,有汾酒、竹葉青酒、潞酒等。山西的酒文化有非常鮮明的地域文化的特色。
汾酒原名汾清,起源於4000多年前曆史上的黃酒,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禦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
汾酒風格約接近於“汾州黃”酒。大約在唐代,因蒸餾酒較為普遍,特別是桑落酒技術從洛陽或永濟北上經過汾州時,過濾“汾清”就變成了蒸餾汾酒。
汾酒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餘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汾酒用水為采自山間的泉水,以高粱為主要原料,用的酒曲則以豌豆、大麥為原料。杏花村有取之不竭的優質泉水,給汾酒以無窮的活力。
《汾酒曲》中記載,“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亞蟹黃”,注解說:“申明亭井水絕佳,以之釀酒,斤兩獨重”。
《周禮》上記載了釀酒六法,即:
秫稻必齊,曲藥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心良,火齊心得。
此為黃酒釀造法的精華。
汾酒色佳香甜的原因除了原料和水質外,也是與其獨特的釀造工藝分不開的。汾酒的釀造方法在《天工開物》“曲蘖第十七”中有詳載。
清乾隆年間,《汾酒曲》中詳載了有關汾酒的史實、品質、釀造和酒業等內容。清徐珂《清稗類鈔·工藝類》記載:
汾酒之製造法與它酒不同,它酒原料下缸,七八日之醞釀,一次過淨,酒糟齊出矣。汾酒醞釀最緩,原料下缸後須經四次,曆月餘,始能完全排出。且其性最易發揮,存積稍久,則變色減秤暗耗不資。
竹葉青酒也產於山西杏花村。竹葉青酒以悠久的曆史和色、香、味“三絕”的獨特風格,贏得了一致讚譽。
最古老的竹葉青酒隻是單純加入竹葉浸泡,求其色青味美,故名“竹葉青”。後來竹葉青酒以汾酒作底酒,釀以廣木香、公丁香、竹葉、陳皮、砂仁、當歸、零陵香、紫檀香等10多種名貴藥材和冰糖、白砂糖浸泡配製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