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梆子起源於素有深厚戲曲傳統的古上黨郡澤、潞二州,由明清時期外地傳來的羅羅戲、卷戲和地方小戲俗曲,融彙從晉南、晉中流入的梆子戲而成。[
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昆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上黨梆子的唱腔以板腔體為主,間亦用曲牌體。
板式中運用最多的是“大板”和“四六”,。曲牌體唱腔有“靠山吼”、“一串鈴”等。男女同腔、同度、同調。
調式是徵調式;除“緊大板”和“介板”外,其他各類板式中的過門,都是宮調式的。上黨梆子的打擊樂是音響強烈的大鑼、大鼓,弦樂是巨琴、二把和二胡。
上黨梆子的傳統劇目有700多個,代表性劇目有《三關排宴》、《天波樓》、《雁門關》、《闖幽州》、《董家嶺》、《巧緣案》、《奪秋魁》、《甘泉宮》、《東門會》、《徐公案》等。
[旁注]
梆子 民間一種打擊樂器。約在明末清初,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一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厘米,寬5至6厘米,厚4厘米。
板腔體 戲曲、曲藝音樂中的一種結構體式,又稱“板式變化體”。以對稱的上下句作為唱腔的基本單位,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定的變體原則,演變為各種不同板式。通過各種不同板式的轉換構成一場戲或整出戲的音樂。同類腔調的各種板式,可視為由一種基本版式發展變化而成。
曲牌 傳統填詞製譜用的曲調調名的統稱,俗稱“牌子”。古代詞曲創作,原是“選詞配樂”,後來逐漸將其中動聽的曲調篩選保留,依照原詞及曲調的格律填製新詞,這些被保留的曲調仍多沿用原曲名稱。
鑼鼓經 京劇打擊樂各種不同形式打法的通稱,也稱為“鑼經”,主要是用鼓、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等打擊樂的聲音組合成各種不同的節奏,以烘托舞台上肅穆、悠閑、抒情、緊張、激烈、驚惶的不同的情緒及氣氛。鑼鼓經在戲曲的訓練與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戲曲藝人必須熟悉掌握的手段。
昆曲 我國最古老的戲曲劇種,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被譽為“百戲之祖”。以曲詞典雅、行腔宛轉、表演細膩著稱。昆曲以鼓、板控製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
板鼓 我國一種打擊樂器,在民間流傳曆史久遠。板鼓是形體矮小的單麵鼓,鼓身用色木、樺木、槐木、桑木、櫸木或柚木等硬質木料製作,由5塊較厚木板拚合而成。流行於雲南、貴州、湖北、湖南 、廣西、廣東、山西、內蒙古、河北等地。
碰鈴 是互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全國各地。形狀如鈴,銅製,一付兩個,用繩穿連,互相撞而發音,無固定音高。常用於器樂合奏及戲曲伴奏中,為節奏樂器。
[閱讀鏈接]
山西作為“中國戲曲的搖籃”名副其實,戲台遺跡、墓葬雕刻、戲劇壁畫、出土珍品……無一不展示著三晉戲曲昔日的繁盛景象。
我國的戲曲舞台形成。宋元戲台建築主要分作兩大類:一類是城市瓦舍勾欄裏的戲台;另一類是城鄉神廟建築中的戲台。
由於社會生活的變遷,使得平地上臨時布置起來用於圍觀的勾欄戲台已消失不見,而神廟中附屬的戲台,由於其木石結構的堅固性,以及與神廟一體而受到人們的尊崇愛護,因而得以保存下來。
宋元戲台建築,經曆了由露台向舞亭類建築,由四麵觀向一麵觀的演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舞台遺跡、墓葬中出土的舞台雕刻以及地麵舞台建築實物,無論數量還是規模,山西都處於獨一無二的地位。山西萬榮縣橋上村後土聖母廟的宋代舞台是我國最早的舞亭類建築。
極富民族特色的山西民歌
山西民歌曆史悠久,在堯舜時期就有傳錄,堯時的民歌,如《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康衢童謠》:
立我庶民,莫匪水爾,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南風歌》:“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相傳這是舜時期歌唱運城鹽池和人民生活關係的民歌。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唐風》和《魏風》,大都是產生在山西地區的古老民歌。
這些民歌,如《唐風》中的《椒聊》、《葛生》、《綢繆》、《鴇羽》等;《魏風》中的《碩鼠》、《伐檀》、《十畝之間》、《汾沮》、《葛屨》等。
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非常廣泛,它們或歌詠勞動生活,或揭露統治者的荒淫無恥,或傾訴人民生活的痛苦,也有不少是反映婚姻或愛情生活的。
從這些民歌中可以看到古代勞動人民,不僅是“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用民歌來歌詠他們的生活,抒發他們的感情,而且通過民歌,去抨擊不合理的社會現象,表達他們對壓迫的反抗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西各地民歌品種繁多,大致可歸納為五大類:山歌、號子、小調、秧歌、套曲。
山歌是指那些適於勞動人民在山間田野或崖畔、場院隨時可唱的一種短歌。山西的山歌的特征是形式短小、單純,一般為上下兩句的樂段結構;詞、曲格律均較自由,便於歌唱者直暢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山歌的歌詞一般都是歌唱者根據自己的勞動或自己的思想感情即興編創的,因而感情真摯、樸實;無須伴奏,無一定調高,隨時隨地張口便唱。
有“山曲”、“開花調”、“卷席片”等因地而異不同名稱。
“山曲”主要分布在晉西北高原或者呂梁山地區,其中以“河曲山曲”最為出色。“河曲山曲”高亢、嘹亮、悠長、舒展,富有山野風味。“開花調”是流行在太行山區的一種山歌形式。主要分布於左權、和順、武鄉、襄垣各縣。其中以“左權開花調”最為出色。
“開花調”的風格特點與“河曲山曲”迥然不同。如果說“河曲山曲”以其音調高亢、嘹亮、節奏比較自由見長,而“開花調”則以委婉、清秀,節奏比較規整取勝。
“卷席片”是五台縣、定襄縣、忻縣、原平縣一帶對山歌的叫法。其含意是信口即唱無所拘束。“卷席片”的風格特點與“河曲山曲”基本相似,隻是在曲調上不似“河曲山曲”那樣多的平行式結構,節奏也較為緊湊,其歌詞也更近於口語化。
號子就是勞動號子,是人們從事沉重的勞動時,為了統一號令、協同動作和振奮精神而唱的歌。這種勞動號子雖然也有曲調,但主要是強調節奏以便人們在同一的有規則的節奏中進行勞動。因為號子大都是喊著唱的,所以一般也叫“喊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