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領風騷——文化魅力2(2 / 3)

碗碗腔皮影戲的樂器有胡胡、二弦、月琴、銅鈴,與皮腔的曲調、板式顯然不同,被稱作“月影”、“月調”。其韻味優美、抒情性強的唱腔,受到當地中路梆子、皮腔的影響。經常演出宮廷戲,如《九蓮珠》、《富貴圖》、《觀音堂》等。

[旁注]

北京西派皮影 是北京地區最早的具有都城特點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北京皮影始於遼金時期。元代定都北京,皮影戲得以流傳。明代進入大發展時期,各地流入北京的皮影和北京原有的皮影相融合,創造出具有帝都城市特色的北京皮影。其影人較大,刀工粗獷規整,裝飾雕鏤細膩。

秦腔 我國最古老的戲劇之一,流行於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陝西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

道情 我國曲藝的一個類別,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清代時,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如陝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

幫腔 指戲曲演出中,後台或場上的幫唱,用以襯托演員的唱腔,渲染舞台氣氛,或敘述環境和劇中人的心情。地方戲曲用幫腔者有:川劇、湘劇、贛劇、潮劇、安徽青陽腔等。

臉譜 我國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於舞台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臉譜分為四種:生、旦、淨、醜。臉譜對於不同的行當,情況不一。

小嗩呐 杆長22厘米至3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長23厘米的。流行在廣東、廣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音色柔和,多用來獨奏或合奏,尤以與二胡等合奏更為動聽,並常為歌舞伴奏。

笙 單簧氣鳴樂器,古代八音樂器之一,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發聲,是吹管樂器中唯一的和聲樂器,也是唯一能吹吸發聲的樂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寬廣,感染力強,有豐富的表現力,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四川等省區。

[閱讀鏈接]

早在北宋時,山西孝義就有了皮影演出的班社,而且還有專事影人雕刻的藝人,其規模和藝術水平可與當時的京城汴梁相媲美。

在孝義東北隅一座北宋末期的古墓內,兩側壁畫上畫有數個兒童,這些兒童有的吹著嗩呐,有的手持影人,於草坪上玩耍。另外,在孝義張家莊一座元代古墓裏,墓壁上也畫有8幅紙窗影人,並有“元大德二年五月王同樂影傳家共守其職”的落款。

說明從元代起,孝義已有影藝世家。史載,1508年,明朝在北京舉行過一次百戲大會演,當時就有皮影戲班的演出。

清代,孝義皮影班社達到60餘個,皮影雕刻技術更為精湛,劇目日益豐富。因其演出靈活輕便,富有神奇幻想,清嘉慶年間,王妃和阿哥們還把孝義皮影召進皇宮,出資置買戲箱,重金聘請藝人長期演出。

鄉土氣息濃鬱的秧歌舞

山西的民間舞蹈曆史十分悠久,《蘇氏演義》記載,遠在先秦,太原地區就有以“戰蚩尤”為內容的較為優美的舞蹈流行於民間了。

“戰蚩尤”舞,被當地人稱作“愛社”,它反映的是原始社會軒轅黃帝戰蚩尤的故事:黃帝為戰勝人頭獸身、鋼頭鐵額的蚩尤,招納了24家魂頭鬼,為首的6個大鬼分別戴著畫有紅、紫、粉、綠、黑、藍6種顏色鬼臉的頭盔,身靠紮有15根彩色綠條的背架,手使兩尾繡魚,驅使18名小鬼各持一麵小鑼,排列各種陣勢.

先以“推門臉”、“提腿猴”、“下蹲”、“騎馬勢”作為戰前演練,接著用“側上牆”、“子場”、“過關”和“對弈”、“耍桌”等場麵表現黃帝大敗蚩尤的情景。場麵壯觀,風趣逗人。

山西的民間舞蹈豐富多彩,共有幾百餘種舞蹈,按其形式可分為秧歌類、鑼鼓類、彩燈類、車船類、花鳥類、擬獸類、武技類、神鬼類和其他類。

總的分布情況是:秧歌類舞蹈流行於北部、中部地區;鑼鼓類舞蹈流行於南部地區;神鬼類舞蹈多流傳於偏遠地區;彩燈、車船、花鳥、擬獸、武技類舞蹈則遍及各地。

這些民間舞蹈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風采,鄉土氣息濃鬱,是山西人民世世代代集體智慧的結晶。

秧歌是山西眾多民間舞蹈中數量最大、形式最多、流傳最廣的一類,大多數秧歌有歌有舞,以舞為主,但也有的側重於歌唱,如傘頭秧歌、挑高秧歌、小秧歌、高蹺秧歌等。

表演人數少則兩三人,如“小花戲”、“小秧歌”;多達幾十人,如鳳秧歌、踢鼓秧歌,甚至上百人,如傘頭秧歌。它們風格多樣,各放異彩。

鳳秧歌是流行於山西忻州原平一帶獨具特色的一種秧歌形式。鳳秧歌傳統節目有幾十個,絕大部分是反映農村生活和生產的。

早期鳳秧歌的扮演者,都是男人,女角色也由男的化妝而成。後來,女性也加入了其中。

男角都是武士打扮,身挎腰鼓,頭戴軍盔,奇妙的是盔上盤繞著一個竹圈小帽,是一根長約八尺的富有彈性和韌勁的竹條,竹條頂端綴一束紅纓,表演時可甩出收回,上下翻飛,伸縮自如,令人叫絕。女角都打扮成古代村姑模樣,手拿小鑼,邊扭邊行,舞姿優美輕盈。

鳳秧歌的表演有三種形式:踩街、踩圈、開軲轆。踩街,即在街道上穿行表演。男女排成幾列隊形,邊扭邊舞,交錯向前。

隊伍前麵由一個手擊水鑔者指揮,前麵兩個領頭的分別化裝成“瘋公子”和“野太醫”。後麵的男角揚臂擊鼓,頭上甩圈;女角擊打小鑼,載歌載舞。音樂高亢悠揚,表演自然生動,隊形靈活多變。

踩圈也叫小秧歌,是繼踩街後的定場表演。領唱者為一對老夫妻,其餘均為女角。演唱前有段純舞蹈表演,按“四開頭”、“長流水”等鑼鼓點進行。

之後,便由男主角手持花扇,將繞圈舞動的女角一個個逗引出來。被點到的女角與男角跳“扭麻花”、“掏八字”等舞蹈。

然後全體圍圈演唱,通常是男角領唱,女角合唱,尾聲時男女大合唱。歌詞大都自編自演,以頌人、描景、說事為主要內容。表演時的節奏也較前加快,幅度加大,男女對舞,演唱風趣幽默,富有鄉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