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裏畫廊——千古風情2(3 / 3)

得月台茶館還供應獨特的果茶,在小茶碗中加兩枚青果衝泡,清涼去火。新年玩燈時,遊者多喜歡來此吸飲果茶,稱為“送元寶”,取吉利之意。

得月台旁邊有家“文來”茶館,這個名字取自《四書》中“則修文德以來之”。

文德橋的對麵是柳隱園茶館,這個茶館門外植有一排柳樹,圍以籬笆,長柳拂人,綠光掩映,讓人雖身處鬧市之中,卻能飲憩於柳隱深處,因而得名。在柳隱園西邊隔壁,是義順茶館,這個名字取自南京人大年初一“一順百順”諧音的吉祥口語。

義順和柳隱園各有特色:賣雀茶和棋茶。義順茶館上午是各行業手藝人聚會飲茶,下午茶館屋簷下掛滿了鳥籠,為玩雀者集聚的場所。進入其中但聞百鳥齊鳴,滿屋啁啾,如入山林,遛鳥的人在這裏大擺龍門陣。

柳隱園賣棋茶的堂口盡是棋桌,進去後靜悄悄,茶客有的對弈,有的觀弈,屋裏隻有棋子落盤之聲。

問渠茶館的名字取自朱熹的《觀書有感》中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詩句。問渠茶館不大,後堂臨水,清靜雅致。

六朝居茶館坐落在秦淮劇場隔壁,是夫子廟最大的一家茶館,有數百張桌子,經常茶客滿堂,繁喧嘈雜,人聲鼎沸。

六朝居茶館樓前堂顯眼處有一塊橫匾,上為名人所題“靜躁萬殊”4個大字,這是取《蘭亭集序》中“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之典,是稱道六朝居茶樓大、茶客多的堂皇氣派與興旺景象。

六朝居茶館是一座二層樓建築,飛簷畫棟,雕花窗格,古色古香給人的感覺是優雅而深邃。店堂中掛了不少名人字畫。一些文人學士來此品茗,老板好茶供應之後,往往慕名當場索要墨寶。

店堂中懸掛的一副對聯:“近夫子之居,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傍秦淮左岸,與花長好,與月長圓。”即由此得來。

六朝居茶館的茶桌一律八仙桌、靠椅,夏天則換上藤椅。每到夏天推開雕花木窗,正對秦淮河,涼風習習,既是品茗的好場所,也是納涼勝地。

所供應的清茶與風味小吃,物美價廉,包餃、幹絲也極耐人品味。3個銅元就可以買到一個包餃,5分錢就可以買到一碗幹絲,因此,一般窮學生都願來六朝居品茗。

奎光閣在在文德橋東邊,緊傍秦淮河,後院有亭榭,亭榭頂呈寶藍色,形如酒壇,在晨曦夕照之下。藍光熠熠,極為惹人注目。

奎光閣茶館的店名乃取“奎星高照,光宗耀祖”之意。原來在科舉時代,是專門做江南行省各州縣來南京趕考,住在附近狀元境的黌門秀才們的生意的。

在科舉開始之前的那段時間,士子們為圖吉利,其他茶館不去,專上奎光閣。

1905年科舉不再後,來奎光閣的茶客再也不是趕考的生員了。每當清晨,做各類生意的商人、經紀人就從四麵八方彙聚到奎光閣看行情,談生意經。

奎光閣茶館下午是書場,晚上或書場或清唱,每天晨店門外懸掛木牌,大書“某日幾時請某某先生說評書”,大書“某日夜幾時請某某女先生彈唱古今全傳”。屆時,藝人登台高坐,台下茶客環座而聽。

常在這裏說揚州評話的是王小堂。他擅長說《水滸》中的武鬆、宋江、石秀、盧俊義4個“十回”書,被譽為“王家《水滸》”。

飲綠斜茶館和萬全茶館坐落在文德橋對岸秦淮河畔,這兩個茶館都是清代光緒初年開張的。上午常有瓦木工人在座待雇或洽談生意,中午則有許多挑高籮的,將攤滿衣服的高籮放在門前,任人挑選購買;下午則常有談生意、談房屋買賣的,濟濟一堂。

萬全茶館位於飲綠斜茶館對麵,地點清靜,茶堂後有一棋樓,喜玩棋者常齊集樓上,交鋒對壘,也十分愜意。

夫子廟一些茶館樓上,常有一批老茶客,每日必到。他們長年將自備茶壺寄放在茶館,還有人備一小袋鬆子,邊清談品茗,邊以鬆子摩擦茶壺。久之,鬆子油香滲入壺壁,茶中便微含鬆子香。

時人稱這些飲茶如此用心的人為“茶博士”。

在夫子廟茶館服務的堂倌都是訓練有素的人,不僅應承周到,而且技藝純熟。

他們往往右手執太平府大銅壺一把,隨著應諾茶客的召喚,人到壺到,在離桌麵兩三尺的高處對準茶盅傾注開水,隻見壺嘴猛一向下,再一抬頭,茶盅剛好九成滿,從無一滴開水灑落或四濺。

其動作之迅速利落,注水深度之準確,常令人驚歎不已。

茶客要的茶,品種不同,放在麵前的茶盅,其顏色花卉圖案也不一樣,同時,決不會你要茉莉花茶,而給的是“碧螺春”。對一些老茶客,堂倌都能熟知誰愛喝什麼茶,屆時,不等茶客開口,他已在你的茶壺或茶盅裏擱下你要的茶葉,絕不會搞錯。

堂倌送麵點小吃的技藝,同樣令人叫絕。

他們一雙手能托10多個菜盤麵碗,自掌心至肘彎,重重疊疊,在人群中穿梭往來或飛步登樓,從不會發生碰撞失手等事。這種特殊技藝的絕招,在秦淮勝地茶館中是屢見不鮮的。

[旁注]

神農 又稱“神農氏”,華夏太古三皇之一,有文字記載的出現時代在戰國以後。被世人尊稱為“藥王”、“五穀王”、“五穀先帝”、“神農大帝”等。傳說神農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他教人醫療與農耕,被醫館、藥行視為守護神。

烏龍茶 又稱為“青茶”、“半發酵茶”,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是經過殺青、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後製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創製於1725年前後,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台灣地區。

緊壓茶 以黑毛茶、老青茶、做莊茶及其他適合製毛茶為原料,經過渥堆、蒸、壓等典型工藝過程加工而成的磚形或其他形狀的茶葉。緊壓茶有防潮性能好,便於運輸和儲藏,茶味醇厚,適合減肥等特點,在少數民族地區非常流行。

《四書》 《四書集注·朱熹集注》的簡稱。書中內容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大學章句序》、《中庸章句序》、《論語序說》、《孟子序說》及朱熹之注解文字。《四書集注·朱熹集注》中的“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4部書。

《蘭亭集序》 又名《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的一部行書書法作品。其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顏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蘇軾《寒食帖》並稱“三大行書書法帖”。作品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王羲之中年時的得意之作。

《水滸》 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簡稱《水滸》,作於元末明初,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在梁山泊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水滸傳》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

碧螺春 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產於江蘇蘇州太湖洞庭山。碧螺春條索緊結,蜷曲似螺,邊沿上一層均勻的細白絨毛,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據記載,碧螺春茶葉早在隋唐時期即負盛名,有千餘年曆史。

[閱讀鏈接]

秦淮地區的老茶館不但以茗茶為主要生意,而且隨著茶館的興盛和發展,各種麵點小吃也登上了茶館的茶桌,有的茶館還提供拿手菜肴、香醇名酒,並以這些招徠顧客。

秦淮茶館皆有小吃供應,並多有幫派之分,在大眾化小吃的基礎上,各自均有獨具特色的食品,甚至有口味各異的拿手菜肴。

文德橋旁的得月台一向以高雅文明著稱,是品茗飲食的佳地。這家茶館冬天的羊肉麵堪稱一絕,其麵條勻細軟硬適中,羊肉熟爛味香甜,且物美價廉,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