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開化——古老曆史2(2 / 2)

富河文化是東胡文化的代表,其文化特征為:陶器器形簡單,陶器表麵顏色為褐色,以黃褐色居多,灰褐色次之。紋飾為之形紋,石器多大型打製的砍砸器,形狀規整,製作精致,箭鏃類細石器較多,屬於一種遊牧狩獵的文化。

這一文化的存在及其和夏家店上層文化的淵源關係,證明了東胡的先人在西拉木倫河一帶的活動就有悠久的曆史。

後來考古人員在東北地區老哈河流域發現過不少東胡遺址。出土隨葬物和兵器多為青銅製品,說明了東胡處於青銅時代,其中出土的雙側曲刃青銅短劍,與中原地區銅製形製完全不同,具有地區特點和民族特點,是具有典型特征的東胡早期遺物。

另外,從遼寧省朝陽十二台子出土的銅飾具和人麵形銅飾牌,也被認為是具有典型特征的東胡早期遺物。

後來在赤峰寧城南山根出土了一批東胡人銅器,其中最具特征的青銅短劍,雙側曲刃特點還保存著,但有的刃部卻成了直線型。而匈奴的劍,刃部一般都是直線型的,這說明東胡早期文化受到了匈奴文化影響。

出土的動物骨骼有豬、狗、羊、馬、鹿、兔等,說明當時東胡的畜牧業很發達,而且還兼狩獵。出土的農業工具有石鋤、石鏟等,說明當時的農業也有所發展,在社會經濟中卻不一定占有重要地位。

【旁注】

西周 我國古代朝代名,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消滅商朝後所建立的一個朝代。定都於鎬京和豐京,就是後來的陝西西安西南,起始時間為前1046年至前771年,曆時275年左右。

東明 扶餘國王。他擅長射箭,當時扶餘王恐怕東明奪了他的王位,就打算殺東明。東明隻好逃走,南逃到了後鬆花江東流段,傳說他以弓擊水,魚鱉浮為橋。東明得渡,魚鱉解散,追兵不得渡。在秦漢之前,約為公元前2世紀,他建立了扶餘國。

玄菟郡 是漢代於公元前108年在東北地區設立的一個郡,其疆域屢屢因為戰爭及行政重組而有所改變。公元前82年,玄菟郡遷至後吉林一帶,東漢時西移至遼東。

高句麗 簡稱“句麗”或“句驪”,後又叫“高氏高麗”,是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7世紀在我國東北地區存在的一個民族,其主要是濊貊和扶餘人,後又吸收了靺鞨人。

烏桓族 又叫烏丸,我國古代民族之一,原為東胡部落聯盟中的—支。其族屬和語言係屬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諸說。公元前3世紀末,東胡被匈奴打敗後,遷至烏桓山,遂以山名為族號,大約活動於後西拉木倫河兩岸及歸喇裏河西南地區。

鮮卑族 是我國北方阿爾泰語係遊牧民族,其族源屬東胡部落,興起於大興安嶺山脈。是我國古代遊牧民族,先世是商代東胡族的一支。秦漢時從大興安嶺一帶南遷至西剌木倫河流域,曾歸附東漢。

匈奴 我國曆史悠久的北方遊牧民族,曆經了東漢時的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北匈奴從漠北西遷,中間經曆了約300年。內遷中原的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在中原建立了前趙、北涼和夏等國家,北匈奴西遷到了康居。

【閱讀連接】

東胡曾經是一個強大的部落,和中原的燕國和趙國的接觸比較頻繁。東胡曾打敗過燕國,燕國的東北經常遭受東胡侵擾。為了防禦東胡南下侵擾,燕國修築了長城,並設置了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東胡和趙國也是戰事頻繁。此外,東胡還經常興兵攻打匈奴。匈奴剛剛興起時,常受東胡侵擾。匈奴的冒頓單於剛即位時,東胡恃強向匈奴索要寶馬、美女等,冒頓單於采用麻痹的做法,對東胡要求一一滿足。冒頓單於趁東胡王輕敵之際,向東胡發動進攻,大破東胡。從此東胡部落聯盟瓦解,東胡各部成為匈奴的種族奴隸,東胡各族從此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