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之魂——關東拾英1
為了抵禦關東地區東胡的侵擾,華北地區的燕國和趙國修築了長城。為了防禦匈奴,後來秦國又將燕國、趙國長城連為了一體,修築了萬裏長城。秦長城的建成,對關東地區的區域文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以後的曆朝曆代,包括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宋元時期,都對關東地區采取了不同管轄方法和手段,這些措施對關東地區多元文化形態的形成起了有力促進作用,為其奠定了雄厚的多民族文化基礎。
豐富多彩的關東繪畫
綏棱地處黑龍江地區中部,小興安嶺南端西麓,東臨伊春,東南與慶安接壤,南部和西南同北林區連界,西部和西北與北安、海倫相連。從形狀看,它像一把吉祥的如意柄鑲嵌在茫茫的鬆嫩平原上。
綏棱農民畫來源於民間,曆史悠久,聞名遐邇。綏棱地處半山區,使用木材方便,家家在打製箱櫃後,都習慣找來當地的“名”畫匠,在櫃上畫木紋、四季花,寫福字,也有寫些吉利話的。
發展至後來的立櫃、炕、高低櫃、書櫥、碗架子,都要畫上畫,又增添了山水、花鳥作品,這些畫就是綏棱農民畫的雛形。
綏棱農民畫藝術獨立,風格獨特,畫麵不講究透視法則和三度空間,擅用平麵構圖、多點觀察,追求飽滿、協調、變異、和諧的效果,屬原生態的民間藝術。
另外,綏棱農民畫在色彩上具有鮮明性。設色大膽主觀,強調色彩的鮮亮、明快豔麗,融合了敦煌壁畫、民間花布、木板年畫等民間顏色。強調色塊間的對比和在對比中求得和諧統一的效果。
善用純色,以好看和抒情為用色標準,不受自然真實色彩的限製。富有強烈的主觀意識,把生活感受和形式語言緊密地融為一體。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原生態的創作在內容形式上也不斷發展、創新,後來的作品大多反映農民的生產與勞動,創作者通過自我抒發,寄托理想,再通過形象達意的創作,來感染人打動人。
慶安地處黑龍江中部的鬆嫩平原與小興安嶺餘脈的交彙地帶,屬呼蘭河流域中上遊。慶安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慶安地區就有了人類活動,從“趙勤遺址”至“石尹”的石人石獸,以及出土的一些石器、鐵器、銅錢等,都記載著慶安的悠久文明史。慶安版畫便是這文明史中的璀璨一支。
1900年,清朝人吳盡臣從河北樂亭來到慶安,他有一手木板刻畫的技術,逢年過節,他就用木板刻印一些灶王爺、財神爺、門神等民俗年畫出售。這時期的木板刻畫就是慶安版畫的雛形。
後來,他的兒子繼承了他木板刻畫的手藝,並有所發展,成為慶安版畫的第二代傳人。後來,民俗木板刻畫向真正的版畫過渡。
版畫是版畫家在一種特殊的版材上自畫、自刻、自印的畫種。版畫有木版畫、銅版畫、石版畫等。慶安版畫屬於木版畫。慶安版畫有著獨特的“田園風格、鄉土氣息”的藝術特色。
清新的田園生活和農家小院的溫馨情調,是慶安版畫主要讚美表現的主題。不規則構圖、不受時間限製、擴大想象空間、擴大色板、烘托主板的藝術處理,形式悅目,富於美感,形成了慶安版畫獨特的藝術風格。
【旁注】
原生態 指沒有被特殊雕琢,存在於民間原始的、散發著鄉土氣息的表演形態,它包含著原生態唱法、原生態舞蹈、原生態歌手、原生態大寫意山水畫等。
年畫 我國特有的一種繪畫體裁,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是我國農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
銅錢 古代銅質輔幣,又叫“方孔銅錢”,圓形,中有方孔,曆代通用,但形製不一。清代末年使用銅元後,逐漸停止流通。
灶王爺 灶神,也稱“灶王”、灶君、灶王爺、灶公灶母等,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管理飲食的神仙。崇拜灶神是我國諸多拜神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門神 舊時我國農曆新年貼在門上的一種畫類,同時也指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是最受人們歡迎的家宅保護神。過去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保護家宅。
【閱讀鏈接】
考古專家在黑龍江省慶安新勝鄉新明村趙勤屯發現並挖出比較完整的陶支座、陶鼎足、陶鬲足、陶紡輪、陶小杯等文物,同時還發現陶器殘片及石簇,共計132件。
這些陶製品質地都為細沙陶,是由夾沙礫伴合蚌粉製出雛形,再由土窯燒製而成。
從類型上看有紅衣陶、裏褐陶、夾沙陶。從形狀上看有輪、足、鼎、杯、座。經過考證,這些文物已有4000餘年的曆史,這說明4000多年前這片地域不僅有人群居住,而且製作工藝已具相當水平。
每件陶製品的口沿都有布紋,布紋的印製有指按、壁點、戳刺等手法,而且圖案呈現出鋸齒、菱形、漁網等多種變化,在圖案的排列上也十分講究,有三角形的,有平行形的,有放射形的,有菱狀形的。這也表明那時的古人已有較高的審美情趣和繪畫藝術。
赫哲人的魚皮畫藝術
赫哲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黑龍江、鬆花江、烏蘇裏江下遊的三江平原之上,佳木斯市、同江市、饒河縣、依蘭縣等地。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有赫哲族,稱為“那乃人”。
赫哲族有著悠久的曆史,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黑龍江、鬆花江、烏蘇裏江三江流域。在明清時期的史書中,已經留下了有關紀錄。由於赫哲族人過去穿魚皮衣,有犬陪伴,所以被人們稱為“魚皮部”和“使犬部”。
明代時,赫哲族是女真族的一支,清朝時,被稱作“黑斤”、“黑其”、“赫真”、“奇楞”、“赫哲”等名稱。後來,統一族名為赫哲族。
赫哲族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中唯一以捕魚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民族。傳說赫哲族人是魚的後代,因此魚神是他們普遍信奉的神祇。每當漁民出江捕魚前都要祭祀魚神,祈求保佑平安、豐收。
赫哲族人居住的三江平原水資源豐富,山水縱橫,盛產淡水魚類,其中以蝗魚、蛙魚為最多。自古以來,就是富饒的天然漁場。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赫哲族人獨特的生活方式。赫哲族人的生產和生活,與魚類關係極為密切。他們適應自然環境,瀕河流居住,主要依靠捕魚為生,食用魚肉、穿用魚皮,並用魚皮加工製作各種生活和生產用品。
尤其是用魚皮做衣服,更成了赫哲族人民的一大特點。《皇清職貢圖》記載:
男女衣服皆鹿皮、魚皮為之。
赫哲族傳統的圖案藝術非常發達,他們常常在用魚皮、獸皮製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繡製各種雲紋、花草、蝴蝶及幾何形圖案等。在餐具、樺皮製品上雕刻各種二方連續紋樣、雲紋、山水、花朵、鳥獸等,形象生動,造型美觀別致。
婦女們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褲腿等處用彩線刺繡的花紋、圖案更為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繡如“雄雞銜花”、“花籃與蓮藕”等圖案,構圖更是新穎別致,格外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