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之魂——關東拾英3
具有千年曆史的火炕
火炕在關東地區曆史悠久,在當地人生活中長期占據著重要地位。火炕的使用,在關東地區至少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了。從考古資料看,火炕應該是黑龍江流域先民沃沮族人的偉大發明。
在黑龍江省東寧團結村挖掘的沃沮族遺址中,被考古學家稱作低火牆或煙道大牆式樣的,就是早期的火炕。那時的火炕是單洞的,通道很窄,還沒有完善進步到後來火炕的程度。
那時,火炕都是用土坯搭的。關東地區的百姓把草和泥合在一起,按在固定的模子中,做成一塊塊一尺長短的土塊,就是坯。
坯在陽光下晾幹,就可以用來搭火炕。其中鋪在炕麵子的坯,叫“炕麵子坯”。炕麵子坯要特意加工結實,防止被人壓塌了。
壘炕時先在地上用土墊高至炕高的一半,夯實後再用土坯砌成兩頭彎形的煙道。也可以先砌煙道,再在其中填上土,這樣就更結實了,也使炕麵不易下沉。
煙道裏還有幾個存煙灰用的叫做“灰膛”的坑。煙道壘好後就是安炕麵了。炕板是事前在平地上用4根木條圍成一個矩形框,放上幾根木棍並填充上泥巴,晾幹後去掉框就成了一個炕板。
用土坯砌炕牆和煙道,然後砌炕板,最後一麵與煙囪相接,一麵與鍋灶相通。這樣一個火炕就修葺成了。
炕有很多種,遼金時期女真族的“環室”,就是一種炕。
據古書記載:
環室穿木為床,煴火其下,飲食起居其上。
“環室”是指明室內不僅一個方向有炕,而是環繞著室內都有炕。環室發展至後來,就形成了滿族民居中南、西、北三麵相連的轉圈炕和拐彎炕,俗稱為“萬字炕”或“彎子炕”。
萬子炕環室為炕。室內南北對起通炕,西邊砌一窄炕,也有的西炕與南、北炕同寬的,與南、北炕相連,構成了“兀”字形。煙囪通過牆壁通到外麵,炕麵較為寬大,有兩米多寬。
萬字炕或彎子炕和東北地區許多民間禮俗有著密切關係。
在舊時關東地區老少幾代同居一室的大家庭中,南炕因向陽溫暖,是家中長輩居住之處,其最熱乎的“炕頭兒”位置,即靠近連炕鍋灶的一側,供家中輩分最高的主人或尊貴的客人寢臥,北炕則是家中晚輩居住或作烘晾糧食之用。
西炕一般不住人,在滿族人家則是特殊的地方,滿族家庭生活以炕為中心,其飲食起居都與炕分不開,所以對炕也很講究。
傳統上有“西炕為大”的習俗。西炕為至尊的位置。家人不許坐臥,不在西炕進食,不許客人坐臥,不置放一般人的畫像,更不允許亂放雜物。
滿族人家居室的西牆為供奉家中“祖宗神位”的地方,因此,西炕也稱為“佛爺炕”。西牆上供奉的佛爺匣子是極為神聖的,一般人不能隨便看。
匣子裏珍藏著本民族祖先、民族功臣及本氏族、民族尊崇的人物,還有宗譜等,記載著家族曆史的興衰及祖先的功績,所以炕上隻擺設祭器供品。
室內陳設也與萬字炕格局相應。南北炕炕梢,即靠房山牆的一端要擺放炕櫃,上麵疊放被褥枕頭等寢具臥具,俗稱“被格”。西炕上則放與炕長相等的“堂箱”,裝糧食和衣物。箱蓋上擺放香爐、燭台等供器以及撣瓶、帽筒、座鍾等日用陳設。
關東地區的許多人家,兒子聚妻生子後,仍與父母同住一室。為了避免不便,常是把兩三開間的居室用木板糊紙作為“軟間壁”,從炕麵至房梁柵成裏外兩個空間。也有的是在相應位置設活動的柵板,白天撤去,晚間安放。
此外,在與炕沿平行的正上方,從柵頂吊下一根長竿,稱為“幔竿子”,用以懸掛幔帳,晚間睡覺時可以放下,避免頭頂受風著涼,也可以起到南北炕之間的遮擋作用。
火炕最主要的功能是取暖,因為燒炕要通過做飯的鍋灶,所以隻要吃飯、燒水,炕就是熱的。由於火炕具有的獨特取暖功能,後來還被滿族人引進了皇宮內。
東北地區的大炕,是寒冷氣候下一種極富聰明才智的創造,它曾溫暖了許許多多粗獷豪放而憨厚純樸的東北人。
【旁注】
沃沮族 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5世紀東北的一個部落,屬涉貊係統,可分為北沃沮與南沃沮。南沃沮又名東沃沮。北沃沮人主要居住在黑龍江的東南和吉林的東北地區。南沃沮主要居住在高麗地區。
火牆 火牆是利用爐灶的煙氣通過空心短牆采暖的一種設備。牆內可砌成豎洞、橫洞、獨洞、花洞等多種形式的煙道。熱煙氣在牆內流程長,則蓄熱時間長,熱效率高,散熱均勻。火牆的爐灶可以做飯,熱煙氣則通過火牆體供暖。火牆還可兼作隔牆。火牆在關東地區有著悠久的曆史。
女真族 又名女貞、女直,我國古代生活於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是後來滿族、赫哲族、鄂倫春族等的前身。6世紀至7世紀稱“黑水靺鞨”, 9世紀起始更名女真。
佛爺 清代皇帝的稱呼。清朝帝王所以用“老佛爺”這個稱呼,是因為滿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領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音,意為“佛爺”、“吉祥”。清朝建立後,將“滿柱”漢譯為“佛爺”,並把它作為皇帝的稱呼。
宗譜 家譜,又稱族譜、家乘、祖譜、宗譜等。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以血緣關係為主體的家族世係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特殊圖書體裁。家譜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就其內容而言,是我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
燭台 一種照明器具,指帶有尖釘或空穴以托住一支蠟燭的無飾或帶飾的器具。三國時期有青瓷臥羊形燭台;西晉流行臥獅形燭台;南朝時燭台式樣較為豐富;隋唐時期的燭台底座常刻有精美的花紋;明代燭台造型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閱讀連接】
東北地區在火炕出現之前,人們主要居住方式之一是穴居。人們居住在地下的穴裏,開口在地麵,而且開口沒有門,人進出要借助於梯子。穴居屋內中央是爐灶,爐灶不但用來做飯,還用來防潮濕、取暖。
那個時候古人還沒有發明煙道。爐灶的煙火隻能是自然上升,從開口冒出去。穴居的部族,素有“穴深為貴”的風俗,因為穴挖得越深,人們頭上的空間越大,就越少受煙熏濕蒸之苦。
在大興安嶺林區,冬天在野外作業,無法正式蓋房子,晚上住的臨時住所就是這樣的形製,被稱為“地窨子”。就是在地上挖一個一米多深的長方形大坑。在坑沿上方再壘半米多高的矮牆,再棚上蓋子。坑裏麵搭上火炕,壘上鍋台。出入居所也需要借助於梯子。
綿延不絕的長城文化
在春秋戰國時期,地處北方的燕國為了防禦東胡人的侵擾,開始修築長城。在當時,趙國出於同樣目的,也開始修築長城。與東北地區有直接關係的是燕長城。
後據考古測定,燕國所修長城,大約起於河北省張家口,向東北延伸,經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獨石等境,東經河北圍場,自赤峰,進入遼寧省境內,經過建平、阜新、彰武、法庫、開原等地,跨越遼河,再折向東南,又經遼寧新賓、寬甸,向東直達鴨綠江畔,長達12000千米,幾乎把遼寧全境囊括在長城以內了。
秦朝開國皇帝秦始皇統一中原後,又將各段長城連接起來,長度達萬餘千米。
據史書《史記·蒙恬傳》記載:
因地形,用險製塞,起光,至遼東,延袤萬餘裏。
其中遼東段長城,基本沿襲燕長城的走向。秦始皇連接長城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禦北方少數民族匈奴的不斷侵擾。
自漢代以後,曆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至北宋、遼金、元各朝代,由於多種原因,都沒有對長城進行大修,隻是在秦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過小規模的修整。
南北朝時期北齊修築了從山西省大同西北向東到渤海這段長城,就是後來山海關地方。這是一段新起的長城線路,為後來明朝在這裏修建山海關奠定了基礎。
遼朝是東北古代民族契丹人建立的王朝政權,它在東北的南、北兩個方向修築了長城。南部的長城主要設置在遼寧大連金州的南關嶺附近,這裏是黃、渤兩海在遼東半島上的最狹窄的地段,遼代稱為“鎮海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