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長城則修築在滿洲裏和貝加爾的丘陵地帶。遼代長城多為夯土版築、壕牆緊密結合的特殊的長城。
金朝的建立者是東北古族肅慎的後裔女真族,他們一直受到北方蒙古族的威脅,便不斷修築長城,以防侵擾。金代長城又稱為“界壕”、“邊堡”、“邊牆”等。
金代的長城東起嫩江流域的莫力達瓦旗,西至陰山山麓,全長約5000多千米。這是我國北方地區最北部的一條萬裏長城。
金長城的結構也是壕塹結合,先在牆的北部連續深掘兩道或3道又深又寬的壕塹,用以阻擋蒙古強悍的騎兵。牆體則為夯土版築而成,很少用磚,在重要的開闊地帶往往修築3道或數道城牆,長城的內側按照等距離修築有常駐軍隊的戍堡。
至明朝時期,明朝朝廷對長城進行了大規模修整,並建造了山海關,這對東北地區的發展產生了深遠曆史影響。
山海關的建成,很快就顯示了它在政治上,特別是在軍事上的重要戰略地位。山海關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4座主要城門,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山與海之間,僅一線之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明長城最重要的東北關隘之一。
山海關第一次把華北與東北截然分開,自此便成為兩大區域的天然分界線。
在明朝時,人們把山海關以東的地區稱遼東,即遼寧地區全境,統稱“關外”,而把山海關以西,即長城內側,統稱“關內”,後又漸稱“關裏”。山東人、河北人、山西人,乃至江南地區的人居住在關外,統稱他們為“關裏人”。
在明代官方文件及官書如《明實錄》中,又把關外稱為“畿東”、“京東”,與“關外”具有同等含義。
明代在東北地區的行政建置,實際劃分南北兩個大行政區。南部行政區,北自遼寧開原,南達旅順,西起山海關,東抵鴨綠江畔,相當於後來遼寧全部地區。
這一地區,明稱為遼東,又稱為“遼左”,是以其位居京師的左側而稱呼,被視同人的左臂,不可或缺。明朝為了防禦蒙古族的襲擾,特在沿長城一線設軍事重鎮9座,遼東列為“九邊”重鎮之首。
自遼寧省開原以北,至黑龍江兩岸,東至烏蘇裏江以東,北抵外興安嶺,為北部行政區。與遼東不同的是,明政府不往北部行政區派官,皆以當地少數民族的酋長作為各衛所的都指揮使司等官,管理當地各民族。
當地各民族定期向朝廷朝貢,與明朝保持著政治上的隸屬關係。這樣,在整個東北地區,以兩大都司分轄南北,構成了明朝統治東北的政治與軍事體係。
明朝朝廷出於對蒙古人和女真人的高度戒備心理,嚴加限定他們進入遼東地區,設置了開原3個關口,作為他們入貢的通道。他們進貢時明朝發給進貢者敕書,隻有持有敕書的人才允許進關入貢,其他女真人或蒙古人是不可以隨意進入遼東的。
明朝朝廷除了這種嚴格限製外,還在遼東地區如遼寧北鎮、開原、撫順等開設馬市,允許少數民族來到此與漢人貿易。開市與閉市均有時間限製,當集市結束,他們必須返回自己的地方,不得留在遼東。
在清朝時期,清政府沒有了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因此不再修建長城,但卻對山海關十分珍視,這裏成了關內關外重要的通道和關卡。
【旁注】
燕國 公元前11世紀周王朝分封的諸侯國。姬姓,開國君主是燕召公奭,位置在後來的北京、河北北部、遼寧西部一帶。在燕昭王時,隨著國力的強大,疆域也大為拓展。公元前222年,燕國被秦國所滅。
趙國 (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戰國七雄之一。其國土有後來河北東南部、陝西東北部、山西中部,兼有山東西邊一角及河南北端。國都在晉陽。
秦始皇 (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政,又稱趙政。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我國統一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建立皇帝製度,實施三公九卿,廢除地方分封製,代以郡縣製,統一度量衡,修築萬裏長城。
契丹 我國古代東北地區的一個民族。自北魏開始,契丹族就開始在遼河上遊一帶活動,唐末建立了強大的地方政權,唐滅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統一我國北方。
《明實錄》 明代曆朝官修的編年體史書,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資料,具有重要史料價值,是研究明代曆史的基本史籍。本書記錄了明太祖朱元璋至明熹宗朱由校共15代皇帝的史實。全書共13部,1600多萬字,是明代史料的集大成者。
衛所 明朝軍隊編製實行“衛所製”。軍隊組織有衛、所兩級。一府設所,幾府設衛。各府縣衛所歸各指揮使司都指揮使管轄,各都指揮使又歸中央五軍都督府管轄。
都指揮使司 簡稱都司,是我國明朝設立於地方的軍事指揮部門。掌一方軍政,統率其所轄衛所,屬五軍都督府而聽從兵部調令。與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稱三司,分掌地方軍政、民政、刑獄。
敕書 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誡臣子的文書。敕書最早是由西漢皇帝命令之一的戒書發展而來。後經魏晉南北朝繼承沿用,至唐宋元代敕書的種類有所增加。明清時期,敕書的用途更為廣泛,規格形式也更為完備。
【閱讀連接】
在吉林省四平梨樹境內的北老壕村,這裏有古代長城的影子,經過歲月洗禮,這裏可看到兩側長著小綠草的毛道、小土包、壕塄子、懸崖峭壁、荒草、叢林、農田,其中壕塄子就是古代的老邊崗土長城的牆體,原本呈馬槽形結構,黃土斷麵是長城,黑土斷麵是溝壑。
老邊崗長城都是簡單夯土砌築的牆,從殘存的牆體依稀還能看見像魚脊後背一樣的微微隆起的帶狀輪廓。沿線的小土包,基本上是烽火台,古時用於瞭望,如果發現情況,白天放煙,黑天放火,發出信號。
東北三寶和東北四珍
東北三寶是指曆史上關東地區的3種土特產:人參、貂皮與烏拉草。不同年代不同地區對東北三寶有不同的說法,曾有過“人參、鹿茸與靰鞡草”的提法。
靰鞡草即烏拉草,因為烏拉草逐漸失去實用性,所以東北三寶後來改為:人參、貂皮、鹿茸角。
有種說法是這樣的:“人參、貂皮與鹿茸角”這三寶是有錢人的說法,“人參、貂皮與靰鞡草”是窮人的說法。因為關東地區天氣寒冷,窮人把靰鞡草填在鞋子裏,能保證腳不被凍壞,所以靰鞡草是窮人的寶。 而富人有溫暖的棉靴,就不認為靰鞡草是寶了。
人參,又叫“人葠”,俗稱“棒槌”,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珍貴藥材,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由於人參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得名。
在古代,人參有許多別名,如:神草、王精、地精、黃精、血參、人銜、人微等,人們所說的“百草之王”是從滿語中翻譯過來的。滿族人稱人參為“奧而厚達”,“奧而厚”是草類總稱,“達”為首領、頭人之意。
在我國醫藥史上,使用人參的曆史十分久遠。早在戰國時代,良醫扁鵲對人參藥性和療效已有了解;秦漢時代的《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藥中上品;漢代名醫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共有113方,用人參者即多達21方;相傳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曾有《月池人參傳》專著。
按照生長方式,人參有野山參、移山參、園參3種;按照炮製方法,人參可分為:紅參、白糖參、生曬參、保鮮人參、活性人參等。其中,野山參即為我國關東地區人參。
在曆史上,野山參主要分布於太行山脈上黨一帶,長白山脈及其迎山區和大、小興安嶺一帶的林區。現在野生人參主要分布在遼寧東部山區,吉林的長白山脈及近地山區和黑龍江的大小興安嶺一帶的林區。
人參中含有人參皂甙、人參寧、揮發油、人參酸、甾醇等多種成分和許多有機物、無機物及維生素等,有其他藥品所不能比擬的特殊藥用價值和療效。能補血養氣、固津生液、調節神經、開心明目、益智安神、降壓健胃等,對於治療久病衰弱者非常有效。
人參不僅有獨特的藥用價值,還可以製造許多方麵的深加工產品,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此外,在文學名著中,有關人參的傳說故事更是不可枚舉,如:《西遊記》中豬八戒吃人參果;《紅樓夢》中王夫人翻櫃找人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