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藝苑民風3(2 / 3)

舊時關東地區農村秧歌隊全部由男性組成,兩人組成一個小組,一個“上裝”,化裝成女的,一個“下裝”,扮成男的,這樣的一個小組叫做“一副架”。4人組成一大組,即兩副架,也叫“一棒鼓”。

在秧歌隊中頭棒鼓、二棒鼓、三棒鼓等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頭棒鼓是全隊扭唱技藝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再次之。秧歌隊的領頭的戴文生巾,披鬥篷,持折扇,隻他一人沒有上裝搭配,又稱“傻公子”,又叫“拉衫的”。

秧歌隊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裝是一個扮相刁潑的老太太,手拿兩根棒槌,耳戴紅辣椒;下裝是一個扮相滑稽的老頭,駝背,拄拐杖。後來淘汰了傻公子、老坐子、一副架和一棒鼓,也淘汰了男扮女裝的形式。

曲調豐富的東北大鼓

東北大鼓是主要流行於東北的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因一度盛行於沈陽,而沈陽於清末曾設奉天府,故有“奉天大鼓”之稱。

東北大鼓的起源有兩說:一說清乾隆年間北京弦子書藝人黃輔臣來沈陽獻藝,吸收當地民歌小調演變而成;二說清道光、鹹豐年間遼西屯大鼓藝人進城獻藝,發展為奉天大鼓。

東北大鼓的唱腔是在弦子書、子弟書的基礎上,吸收借鑒樂亭大鼓、京韻大鼓及二人轉逐漸形成的。

清代光緒年間,東北大鼓藝人李慶成在依蘭的三姓茶園,演唱《封神榜》、《明英烈》;光緒年間,東北大鼓女藝人張玉芝在佳木斯,迎賓茶館說唱《三國演義》和《紅粉女俠》;還是在光緒年間,東北大鼓藝人溫景和在哈爾濱等地演唱《前後七國》、《彩雲球》等長書,受到觀眾的歡迎。宣統年間,東北大鼓女藝人黑大玉,在齊齊哈爾,南茶園演唱東北大鼓《金鎖鎮》和《張廷秀私訪》引起轟動。

東北大鼓早期主要在鄉村流行,民間俗稱屯大鼓、炕大鼓。演唱的曲調是當地人們熟悉的土腔土調,唱詞也不甚講究。

演出的節目通常以中篇為主,有《回杯記》、《瓦崗寨》、《彩雲球》、《四馬投唐》、《白玉樓》等。

東北大鼓融入了一些京劇、京韻大鼓和東北民歌的唱腔,曲調豐富,唱腔流暢,表現力較強。以說唱中、長篇書為主,內容大多取材於戲曲、小說和傳奇故事。

東北大鼓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說唱,並在腿上綁縛“節子板”擊節,也叫“弦子書”。後發展成一人自擊書鼓和簡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專門伴奏,說唱表演采用東北方音。清末有了女演員以後,自操鼓板擊節,由弦師伴奏,稱為“女大鼓”。

一張鼓、一把扇、一根鼓槌、一把三弦,還有簡簡單單的三片板,說鼓書的藝人憑借這些行頭就可以開張了。

弦聲響起,鼓槌一落,隻見他(她)隨著故事情節的變化,一會兒演男、一會兒扮女,一會兒演老、一會兒扮小。人情世故,喜怒哀樂便全都聚在了他(她)一個人的臉上。

說得正熱鬧時,隻聽“叭”地一拍驚堂木———且聽下回分解。這便是東北大鼓最普遍的形式。

演員自擊的鼓,也稱“書鼓”,其形狀為扁圓形,兩麵蒙皮,置於鼓架上,以鼓箭敲擊。板有兩種,一種由兩塊木板組成,多用檀木製成;一種由兩塊半月形的銅片或鋼片組成,俗稱“鴛鴦板”。

東北大鼓的音樂結構屬板腔體,唱詞的基本形式為7字句的上下句式。唱腔板式有大口慢板、小口慢板、二六板、快板、散板等。除此之外,還有悲調、西城調、怯口調等小調為它的輔助唱腔。

東北大鼓傳統曲目約200段,可分為子弟書段、三國段、草段三類。子弟書段大多取材明清小說與流行戲曲,唱詞高雅、富有文采,少數作品反映清代現實生活。三國段中有寫劉備、諸葛亮和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的曲目。草段是民間藝人編演的通俗唱詞,題材廣泛。

東北大鼓在流行地人民的娛樂生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曲本和音樂也影響了其他藝術,被多種鼓曲移植。

在長期的傳播過程中,東北大鼓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如20世紀中期出現的奉調、東城調、江北派、南城調和西城調等,各派都擁有自己的傳統節目。

奉調以沈陽為活動中心,唱腔徐緩,長於抒情,多演出《露淚緣》、《憶真妃》等移植子弟書詞的短段節目。東城調以吉林為活動中心,以演唱《三國演義》和《紅樓夢》題材的節目為主。

江北派以哈爾濱鬆花江以北地區為活動中心。南城調以遼寧營口為活動中心。江北派和南城調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表演的節目多說唱《呼家將》和《薛家將》等長篇大書。西城調以錦州為活動中心,擅長表演《羅成叫關》等悲壯故事。

【旁注】

鼓書 我國曲藝曲種分類中的一個類別,主要曲種有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樂亭大鼓、東北大鼓、山東大鼓等數十種。其表演形式大多為:演員一人自擊鼓、板,配以一至數人的樂隊伴奏演唱。主要伴奏樂器為三弦,另有四胡、琵琶、揚琴等。

子弟書 也叫清音子弟書,是清代的一種曲藝形式。曾盛行於北京、沈陽等地。因其創始於八旗子弟並為八旗子弟所擅場,故名子弟書。有東調和西調兩個流派。東調宜於演唱沉雄闊大、慷慨激昂的故事。西調宜於表現婉轉低回、纏綿悱惻的情緒。

樂亭大鼓 我國北方較有代表性的曲藝鼓書,廣泛流傳於北京、天津及東北的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演出時由一人自擊鼓板站立說唱,另有人分持三弦等樂器伴奏。

京韻大鼓 廣泛流行於河北、華北、東北部分地區,是我國北方說唱音樂中藝術成就較高的曲種。京韻大鼓唱中有說,說中有唱。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演員自擊鼓板掌握節奏;主要伴奏一般為三人,所用樂器為大三弦、四胡、琵琶等。

京劇 是我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有“國劇”之稱。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項基本功。

小三弦 流傳在我國南方地區的一種彈弦樂器,音色明亮而清脆,多用於南方的評彈等說唱音樂,並適於為昆曲、京劇、豫劇等地方戲曲伴奏。

大三弦 我國北方民族發明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彈弦樂器之一。因3條琴弦而得名。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等地。音色渾厚而響亮,多用於北方說唱音樂如鼓書、彈詞、單弦的伴奏和曲劇、呂劇等地方戲曲伴奏,也可獨奏或參加器樂合奏。

【閱讀連接】

東北大鼓早期分為梅、清、胡、趙四大門戶。梅指梅清山,清指清平誌,胡指胡鵬飛,趙指趙花枝,這4位藝人,各傳一門。每門下傳10字,一字一輩。

梅家門排字:“隆、興、成、奎、玉、山、河、江、海、湖”;清家門排字:“土、尚、林、德、鑫、廣、修、正、仁、義”;胡家門排字:“萬、亮、名、君、文、青、印、喜、壽、長”。趙家門排字不詳。

另外,在早期東北大鼓藝人中,霍樹棠可算鼎鼎有名,他嗓音寬厚甜潤,高亢有力,節奏鮮明,旋律優美,特具豪爽爽朗的演唱風格,早年多唱長篇大書,代表書目有《馬潛龍走國》、《彩雲珠》等。後專供下段,如《三國》、《遊西湖》、《古城會》、《糜氏托孤》等,其中《三國》尤其為觀眾喜歡。

曲體嚴謹的遼寧鼓樂

遼寧鼓樂流行於遼寧地區,其中,海城、牛莊、南台、鞍山、沈陽等地的鼓樂發展得更為興盛。

遼寧鼓樂自古以來就十分盛行,曾對關東各地的鼓樂產生過深遠影響。遼陽出土的漢魏時期古墓壁畫中就有古代的鼓吹演奏圖,並且題有“鼓吹演跌歡戲”6字。

早期的遼寧鼓樂以笙管樂為主,明代嗩呐興起,經過漫長的萌生、發展,嗩呐樂約在18世紀末發展成熟、完備,並與笙管樂合流,形成具有今日格局的遼寧鼓樂。

從曲目上看,遼寧鼓樂保留了少部分唐宋曲牌,大部分則是元明南北曲和明清曲牌;從結構上看,鼓樂曲體十分嚴謹,每一類樂曲都有一定的結構模式,板數規定十分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