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蘊——藝苑民風3(3 / 3)

特別是其中的漢曲、大牌子曲,有著明顯的唐代大曲和宋代曲破的結構痕跡。從某些樂曲的音調上看,遼寧鼓樂曲明顯地受到了北方少數民族,如契丹、女真音樂的影響。

在樂調方麵,遼寧鼓樂用借字手法形成的“三十五調”實際上起源於於唐宋的移宮換調,屬“燕樂二十八調”的餘緒。

遼寧鼓樂主要有嗩呐樂和笙管樂兩種演奏形式。兩種樂各自獨立,使用樂器不同,各有專用樂曲。

嗩呐樂以嗩呐為主奏樂器,此外,還有堂鼓、小鈸、樂子、包鑼、大號等樂器協奏。它有坐樂、行樂兩種演奏形式。坐樂又稱坐堂、坐棚,藝人取坐式演奏。坐樂是坐在喜家或喪家門前演奏。多演奏較大型的樂曲,演奏時所有樂器全部參加,故也稱“全堂”。

嗩呐坐樂有婚娶做壽、為嬰兒辦滿月時演奏的紅事,和喪葬、辦周年等演奏的白事之分。各地區紅事坐樂使用的樂器有嗩呐兩隻及堂鼓、小鈸、樂子、挑子號各一隻;白事坐樂使用樂器有嗩呐兩隻、小鈸、樂子、包鑼各一隻、大號兩支。

由於樂器組合不同,演奏內容不同,坐樂還有大笙喇叭、小笙喇叭、哢戲、啞戲等演奏形式。

除坐樂形式外,在一些民俗活動如迎親、拜莊、送葬等活動時需要鼓樂跟隨,於是出現了行樂,行樂多演奏較短小的樂曲,其使用樂器不多,而且多為輕便樂器。

有的藝人將遼寧鼓樂嗩呐曲分為漢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鑼板曲4類。

漢曲隻用於喪事坐樂之中。用於喪事是因為漢曲曲調沉悶,音樂風格以表現憂傷為主。用於坐樂是因為漢曲結構長大,而且版式變化極為豐富,節奏變化更是層出不窮。

漢曲分大味兒、小味兒兩種。兩者不僅體現在樂曲的“味道”,即演奏風格上的差異,而且在用調上也有嚴格的規定:不能用大味兒漢曲的調來演奏小味兒漢曲,反之也一樣。

大味兒漢曲采用遼寧鼓樂傳統的“大扔大撂”演奏手法,在吹奏過程中,要求舌不碰“哨”,追求聲音宏大,在風格上體現出粗獷豪邁的氣概。在用調方麵,大味兒漢曲隻用本調、背調和四調來演奏。

小味兒漢曲是遼寧藝人運用老本調、六眼調來演奏的漢曲。在演奏方法上,小味兒與大味兒也有明顯的差異。它采用“控哨”的方法,即將舌貼近“哨嘴”,充分運用舌尖的“吐字”等技巧,從而使演奏出來的樂曲細膩圓潤,形成了與大味兒漢曲有鮮明對比的風格。

遼寧鼓樂漢曲大多都有樂譜,但這些樂譜隻是樂曲的曲調骨架,即曲譜隻記錄音樂的骨幹音,藝人稱之為“老本譜”或“老母潛”。由於老本譜過於簡單、枯燥,所以藝人不可能照本宣科地照譜演奏,而往往根據師承和個人習慣對之進行變奏。遼寧鼓樂漢曲的變奏手法有好多種。

加花是我國民間器樂曲普遍采用的一種變奏手法,它普遍運用於遼寧鼓樂漢曲的各個部分之中,常屬於嚴格變奏之列。這種手法是在基本曲調的基礎上添加一些經過音、輔助音、延留音等裝飾音,其目的是使樂曲華麗、流暢、富於生機。

換字是指將老本譜中一個或幾個相連的音改奏為另一個或幾個相連的音。換字沒有嚴格的程序性和規律性,往往是演奏者根據旋律進行的特點,為使之流暢,使之符合人們審美觀念而即興采用的變奏手法。

減字是與加花相反的一種變奏手法。在演奏中隨著樂曲速度加快,逐漸把原來“加花”的裝飾音去掉,直接演奏老本譜的曲調。

當樂曲進入更快的速度時,往往隻奏主題的骨幹音,在樂曲進入流水板時,有時甚至將骨幹音都省去一部分。

借字在工尺譜中借變聲代替正聲,作為另一調的正聲,從而改變調高,同時改變部分曲調的一種手法。遼寧鼓樂的借字同其他地區民間音樂的移調手法一樣,利用“清角”、“變宮”兩個偏音,以“清角為宮”、“變宮為角”的方法來實現移調目的。

遼寧鼓樂中的笙管樂以管和笙為主奏樂器,通常是一支管配兩盤笙,此外,還有堂鼓、小鈸、樂子各一支,也可加用笛、胡琴、墜琴、揚琴等,坐樂也是笙管樂主要的演奏形式。

遼寧鼓樂從風格特點、演奏曲目以及使用樂器等方麵看可分為遼南、遼西、遼東、沈陽、遼北、朝陽等6個地方風格流派。

遼寧鼓樂常用曲目有《工尺上》、《梅花調》、《上菜曲》、《句句雙》、《桂枝花》,大致分為嗩呐樂漢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鑼板曲等幾類。在演奏中,樂手常在曲調的結尾處進行自由發揮,情緒熱烈,技巧性強。

遼寧鼓樂的演奏者有職業和半職業藝人兩種。職業藝人是以演奏鼓樂為謀生手段者;半職業藝人多從事農業、手工業等,忙時務農或操持手工業勞動,閑時或做儀式時出來演奏,也收取報酬。

遼寧鼓樂有著自己的傳承譜係,它以民俗為依托,以家族班社為宗係,秉承“以師帶徒,口傳心授”的祖訓,聲聲不息,世代相傳至今。

【旁注】

曲牌 曲牌是傳統填詞製譜用的曲調調名的統稱,俗稱“牌子”。古代詞曲創作,原是“選詞配樂”,後來逐漸將其中動聽的曲調篩選保留,依照原詞及曲調的格律填製新詞,這些被保留的曲調仍多沿用原曲名稱。

牌子曲 我國曲藝形式類別的一種。將各種曲牌連串演唱,用意敘事、抒情、說理的曲種都屬於牌子曲。牌子曲包括單弦、岔曲、南音、大調曲子、越弦等。一般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的。

燕樂二十八調 我國隋唐宮廷燕樂的演奏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宮調係統。燕樂二十八調長期應用於宮廷燕樂及民間俗樂,對宋、元以來的詞曲、戲曲、說唱、器樂等諸種俗樂具有一定的影響。

小鈸 又名小鑔。明清後戲曲的重要伴奏樂器。壯、苗、瑤、彝、傣、佤、仫佬、仡佬、漢等族常使用。響銅製,缽形,鈸體較小而厚,鈸麵直徑12厘米至14厘米,碗徑5厘米至7厘米,碗高1.5厘米至2厘米,碗頂鑽孔係以綢布,兩麵為一副。

哢戲 我國傳統器樂的一種。凡是以樂器演奏模擬人聲歌唱、動物鳴叫,以及其他音響都屬哢戲類。哢戲常用嗩呐、嗩呐杆、管子、口笛等吹奏樂器模擬傳統戲曲生、旦、淨等戲曲角色的唱腔、念白,十分逼真。

笙 苗、侗、水、瑤、仡佬等民族使用的單簧氣鳴樂器,也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古代八音樂器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形製多樣,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寬廣,感染力強,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四川等省區。

胡琴 蒙古族弓拉弦鳴樂器,古稱胡爾。蒙古族俗稱西納幹胡爾,意為勺子琴,簡稱西胡。元代文獻稱其為胡琴,也稱馬尾胡琴。胡琴形製獨特,音色柔和渾厚,富有草原風味,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

【閱讀連接】

通過曆史文物考證,可以確定遼寧省早期的鼓樂活動雛形可以追溯至距今1700多年前的漢魏時期。

在我國古代,鼓樂始於秦末漢初,一說是用於古代征戰時“聞鼓則進,鳴金收兵”,是戰爭中信兵傳遞指令的工具。還有人說最初它出現於宮廷,應用在新皇登基或皇室擺宴中,後又傳到寺院,道僧們在焚香或念經時演奏。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流入民間,用在民事活動中。

遼寧地區漢墓壁畫彩繪的出土,給遼寧鼓樂出處作出了解答。

在遼寧遼陽市郊區的太子河兩岸,分布著東漢末年和漢魏之際的石室壁畫墓。其中,屬於東漢末的有北園墓、棒台子一號墓等,墓主均為當時割據遼東的公孫氏政權的顯貴。墓內的壁畫直接繪在墓室石壁上,內容以表現墓主人經曆和生活的題材為主。

壁畫構圖嚴謹,形象生動,色彩鮮豔。壁畫中有一幅彩繪的“鳳凰閣下百戲圖”,圖上題有“鼓吹演跌歡戲”6個字。

“鼓吹演跌歡戲”圖證明,遼寧民間鼓樂與漢魏時期這一地區的鼓吹演跌歡戲有著不可割舍的曆史淵源關係。這證明,至少在漢魏時期,遼陽地區已經出現鼓樂藝術活動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