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黃魚個頭肥大,不論清燉、紅燒、油炸、做羹,味道都鮮美無比。鹹齏大湯黃魚、苔菜拖黃魚、糖醋黃魚,都是寧波人的家常菜。
像苔菜炸黃魚,用麵粉拌成糊,將黃魚肉條蘸裹麵糊,入油鍋一炸。翡翠般綠的苔菜,黃澄澄的油炸黃魚,外酥內軟,香味濃鬱,味道好極了。
端午是黃魚旺發的季節。從前,寧波的黃魚多得吃不完。從黃魚背部入刀,剖開成扇形,撒上鹽曬幹就成了黃魚鯗。
寧波老歌謠《十二月魚名》有“四月黃魚曬白鯗”之句,黃魚鯗送給上海親戚,是美味的下飯菜。
清代王蒔蕙《黃花魚》詩寫道:
瑣碎金鱗軟玉膏,冰缸滿載入關舫。
此詩是對寧波沿海大黃魚豐收景象的描繪。隻見海麵上,大黃魚粼光燦爛,騰挪閃耀,似金箔璀璨。
寧波的黃鱔產於家門口的田塍邊,容易捕釣。黃鱔圓肥味美、肉質鮮嫩,佐以韭芽,炒成鱔絲糊辣、爆鱔等,色澤黃亮,清香爽口,為寧波百姓端午宴客時所必備。
黃瓜也是“當令頭”蔬果,與蝦仁同炒,也可單獨冷拌,鮮嫩清脆。飯後細嚼枇杷,不但應節令,而且有助於消化。
從馮夢龍的《山歌》中,可知在明代,浙北一帶的端午節有給小孩子吃煨蛋的習俗。
人們把幹燥的蠶豆殼、蚊子草、蛤蟆草點燃,使火盆生煙。當火盆煙火旺盛之時,人們便取出事先準備好的青殼鴨蛋,在蛋殼的一端敲出一個小孔,向孔內塞進一隻小蜘蛛,將孔封閉後放進盆裏煨燒。
鴨蛋煨熟後,將蛋內蜘蛛取出,即可給孩子們吃。據說孩子吃了這種煨蛋後,可以驅毒,盛夏就不會生痱子。
在端午節,民間有飲蒲酒、雄黃、朱砂酒的習俗,以酒灑噴。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以菖蒲或鏤或屑,以冷酒。”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藥。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朱砂等。
明代謝肇淛的《五雜咀》中記述:“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
雄黃酒是端午節的美酒。在《端午節的鴨蛋》中提到過雄黃酒,文中說:
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舊時幾乎家家釀雄黃酒,但多為男人飲,有些會喝酒的女人也飲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指蘸酒在小孩麵龐耳鼻手心足心塗抹一番。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說的就是端午節時,民間百姓於此日將蒲根切細、曬幹,拌上少許雄黃,浸白酒做成雄黃酒,亦有單獨用雄黃浸酒的。
傳統飲雄黃酒的習俗是一種惡俗。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煉砒霜的主要原料,喝雄黃酒等於吃砒霜。雄黃還含有較強的致癌物質,即使小劑量服用,也會對肝髒造成傷害。且雄黃具有腐蝕作用。
因此,服用雄黃極易使人中毒,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甚至出現中樞神經係統麻痹、意識模糊、昏迷等,重者則會致人死亡。
古時的老百姓為了驅邪、解毒,將中醫學上針對實證采用雄黃的攻下療法,誤解為雄黃有驅邪作用,還把中醫學上的解瘡毒誤解為雄黃,可以解除或排出體內的毒物。
可見,人們不僅不能自製雄黃酒,就是含有雄黃的藥品,也應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但是,如在雄黃裏加入艾葉、熏草等原料製成香包,供婦女和兒童佩戴,可起到殺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誌的作用。同時,雄黃、艾葉、熏草都能散發出一種奇異的香味,可使蛇蟲嗅之遠遁。
在廣西賓陽,逢端午時便有一包包的藥料出售,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
關於在端午節飲朱砂酒的習俗,明代馮應京《月令廣義》記載:“初五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
在廣州,端午節有吃龍舟飯的習俗。據說吃過龍舟飯,便會“龍精虎猛、順風順水”。所以,每年到端午節,廣州一些村落的村民們就會聚集起來,一齊吃龍舟飯。
講究的龍舟飯裏有道主菜稱為“龍舟菜”,用料是辣椒、黃豆、豆角、芹菜、大頭菜和豬肉絲。由於扒龍舟會被水花濺濕身體,因此龍舟菜可以驅濕氣。其他菜式包括寓意“紅皮赤壯”的燒肉以及雞、鵝、粉絲等,共有10個菜。
講到粉絲,從五月初一開始,每次吃龍舟飯之前,村裏的長輩都會把一些粉絲、蝦米及一些瓜菜分給小孩,寓意他們長高長大。
此外,龍舟菜還包括粉葛扣豬肉、冬瓜粉絲蝦米、酸薑炒鴨腎、茄子蒸家魚、蠔油炒菜心、冬菇紅棗蒸雞、白菜薏米冬瓜香鴨湯等,都是美味的佳肴。
[旁注]
五毒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即蠍、蛇、蜈蚣、壁虎、蟾蜍的出沒之時,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端午節驅五毒用意是提醒人們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節,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
王蒔蕙 字擷香,號研農。浙江象山舫前人。擅書古文詞,又擅書畫,最擅墨梅。著有《抱泉山館詩文集》、《辛壬脞錄》、《梅譜》。
蚊子草 屬薔薇科,多年生草本。根莖短而斜走。葉常為羽狀複葉或掌狀分裂,通常頂生小葉擴大,分裂;托葉大,常近心形。花多而小,為常見園林觀賞植物。
朱砂 又稱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礦石,大紅色,有金剛光澤至金屬光澤,屬三方晶係。朱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但常夾雜雄黃、磷灰石、瀝青質等。朱砂有解毒防腐作用;外用能抑製或殺滅皮膚細菌和寄生蟲,有鎮靜催眠作用。
謝肇淛 (1567~1624),1592年進士,曆任湖州、東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員外郎,曾上疏指責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財,受到神宗嘉獎。入仕後,曆各地所有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詠,為當時閩派詩人的代表。曾與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誌》,所著《五雜俎》為明代一部有影響的博物學著作,《太姥山誌》亦為其所撰。
雄黃 又名雄精、石黃、薰黃、黃金石,主要產於湖南、甘肅、雲南、四川等地。作為一種中藥藥材,中醫認為,雄黃性溫、微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殺蟲藥。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內服。外用治療惡瘡、蛇蟲咬傷等,效果較好。雄黃少量飲用,可治驚癇、瘡毒。
砒霜 也稱三氧化二砷,是最具商業價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學開始物料。它也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無臭無味,外觀為白色霜狀粉末,故稱砒霜。
[閱讀鏈接]
白娘子和許仙在西湖小船上認識以後,你喜歡我,我喜歡你,過不幾天,兩個人便結了親。
端午節那一天,家家戶戶門前掛起菖蒲艾葉,地上灑遍雄黃藥酒。金山下邊的長江上,還要賽龍船,路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常,許仙就要求白娘子一道去看賽龍船。
看龍舟賽的人都得喝雄黃酒,白娘子人緣又那麼好,大家都給她敬酒,實在推托不下去,隻好勉強喝兩口。白娘子不勝酒量,有點醉意。許仙隻好讓他回家。
白娘子到家醉過去了,現了原形。許仙看完龍舟賽,回家到樓上,看見一條蛇尾在白娘子身下,嚇得驚叫起來,立時暈死過去。
白娘子被驚醒了,急忙收斂了蛇態。這才有了白娘子討靈芝草救許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