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民間對青年人誕辰的慶祝一般比較簡樸,很多情況下多不邀請親友參加,隻是家人團聚一下。慶祝家庭成員中成人的誕辰,一般有一係列的活動。
一是準備一些較豐盛的酒菜,在生日那天全家人一起聚餐。有時也請些關係比較親密的親友相聚。如果祝壽人和“壽星”分居在兩地,家人照樣可以進行慶祝活動,但事前要寄給“壽星”一封生日祝賀信,信要寫得熱烈和誠摯。而且最好要讓“壽星”能在生日當天收到。
二是吃壽麵。生日吃壽麵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取其“長壽”之意。在我國南方,如為老年人祝壽,還有向鄰居送壽麵的習俗。而鄰居對此不應客氣或拒絕,相反,要向主人口頭表示生日的祝賀。
三是不少家庭在祝賀誕辰的活動中,還有吃生日蛋糕的活動。糕,乃“高”的諧音,意為祝願“壽高”一般為雞蛋糕。
壽誕禮儀的基礎,源於較獨特的文化信仰傳統。我國古代有所謂“五福”,講的是五種人生理想。民間的說法是福、祿、壽、喜、財。
在古籍中,“五福”說法略有不同,壽排在五福之首。我國最早史書《尚書·洪範》說:
五福,一曰壽,二曰福,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不僅壽居首位,而且其它幾福也多與此有關,比如康寧、考終命。古人解釋,考終命為“皆生姣好以至老也”,與此有一定關係。
可見,人的一生,壽是至關重要的。正是基於上述觀念,古人都十分重視壽齡。在古代文獻資料中,這方麵的記載不計其數。人們不僅在現實生活領域千方百計地尋求、實踐長壽之道,也苦心孤詣地在信仰、禮儀生活裏創造、應用長壽之術。
首先,人們創造了祝福、慶賀長壽的禮儀,這就是壽禮。其次,人們根據社會價值觀等賦予一些行為以特定的意義,比如揀佛頭兒上壽,對人弄刀折壽等,從而趨利就福、遠禍避患。
再次,人們還創造了壽星這樣一位吉祥人物,時常加以壽禮,並把壽字用許多形體寫出來,組成“百壽圖”。還擇定許多長壽的象征物,入詩入畫,借以寄托長壽願望。所有這些都構成了我國傳統壽誕禮俗的豐富畫卷,而其中壽禮最為突出。
壽誕禮儀是每當生日時舉行的人生禮儀,終生要重複好多次。雖然禮儀的中心意義都在於祝福、慶賀健康長壽,但因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小時候或青年時一般不叫壽禮,而俗稱“過生日”。人們認為,小孩子、青年人做壽是不妥的,要折壽。隻有到了一定年齡,才能舉行壽禮。不過,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過半百也是不能“做壽”的,因為“尊親在不敢言老”。
過生日對兒童、少年以及青年人來說,是值得高興和慶賀的事情,父母家人一般都要以某種儀式予以慶賀和祝福。這種禮儀雖不像其他人生大禮那樣隆重,卻也明晰地記錄著青少年成長的腳步。當此之時,人們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往往能增添一些生活的信心和智慧。
在傳統社會,小孩子過生日往往要舉辦家宴慶賀。山東俗稱小孩生日為“長尾巴”,中午的家宴要吃麵條,稱喝“長命湯”。生日忌喝“米湯”、“黏粥”,俗話說喝了要“一年糊塗”。此外,孩子過生日這天不能打罵,否則就不長。世家大族小孩過生日也有接受賀禮的。
壽禮也叫“過生日”,此外還有“做壽”、“祝壽”、“慶壽”、“賀壽”等名稱。特定年齡又有特定稱呼,如“慶八十”、“賀六十”、“古稀之壽”等。
男女壽誕也有不同稱呼,比如男稱“椿壽”、女稱“萱壽”,因為我國古代以椿萱代父母,“椿萱並壽,蘭桂齊芳”裏的椿萱指的就是這層意思。
壽禮一般在40歲以上才開始舉行,甚至更晚,各地、各代風俗不同,沒有統一的年齡。山東泰安地區從66歲開始慶壽,湘西土家族從50歲開始祝壽。有的地方則不論年齡,隻要添了孫子、留了胡子就可慶壽了。但一致規律是:越做越大,越做越隆重,整數之壽俗稱
“整壽”,相較零數隆重。
古語雲:“人生七十古來稀,”因而這個年齡以後的壽禮很是隆重,“八十大壽”往往是壽禮之極。逢十、逢五之外,其他零數一般不大辦壽禮,要辦,規模也比較小。
傳統壽禮有一套儀規。先要設壽堂,擺壽燭,掛壽幛,鋪排陳設,張燈結彩,布置一新。到了生日那天,壽堂正中設壽星老人之位,司儀主持儀式,親友、晚輩都要來上壽。輩分不同,禮數有別。平輩往往隻是一揖,子侄輩則為四拜。有的並不設壽翁,客人隻是到壽堂禮拜,而由兒孫輩齊集堂前還禮。
當然平常人家也有不設壽堂,隻設壽案的。舊時北京這情形時,多是到香蠟鋪請一份木刻水印的“本命延年壽星君”的神馬兒,夾在神夾子上,頭前擺上壽桃、壽麵,點上一對紅蠟,壓一份敬神錢糧而已。
壽筵是壽禮的重要一環,主家往往大開宴席,款待來客。宴席的饌肴不外乎雞鴨魚肉、山珍海味,但少不了的是麵,俗稱“長壽麵”。
賀壽的來客都要攜帶壽禮,諸如壽桃、壽糕、壽麵、壽燭、壽屏、壽幛、壽聯、壽畫、壽彩、萬年傘等。這些禮品中但凡能綴飾、點畫圖案的,一般都要加上一些象征長壽的圖案等。
此外,各地又有獨具特色和意蘊的禮品。山東掖縣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為父親祝壽,一定要做五個祝壽餑餑一摞,然後再加一個,一摞祝壽,另外一個供壽星。蠶鄉浙江海寧則要給老人做綢衣、綢褲、綢麵鞋子,用抽不盡的蠶絲祝福老人長壽綿綿。
民間信仰是建立壽誕禮儀的基礎,因此在某些方麵有其獨特之處。比如壯族壽禮,舉行壽禮時晚輩要用豬肉、雞來祭祖先,有的地方還要請師公念經。行禮之後,大家還要簇擁著老人唱“祝壽歌”。
土家族的壽禮,其儀俗和壽星的年齡大小有關係。60花甲的壽禮一般就比較隆重了,親友都要送禮品來祝壽。其禮品除一般食物以外,還要有麵和魚,麵稱“壽麵”,魚則象征“百歲有餘”,此外還送壽幛、壽匾、彩對、福祿壽喜星圖或瓷像。
若是百歲大壽,則不論平時交往疏密,人們都慕名前來祝壽,因為“山中雖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大家還要為壽星立碑刻傳,宗族還要將此事書於族譜,主家也要向來賓饋贈禮品等。
壽誕禮儀的許多儀式是建立在民間信仰基礎上的,了解這些俗信,對於理解壽誕儀式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關於人的壽命的俗信很多,諸如:一些地區小孩10歲的生日由外婆家給做,稱“愛子壽”;青年20歲的生日由嶽父家做。“做九不做十”,即逢整十時在虛歲數九的那年做壽。有的地方“男不做十,女不做九”,“十”、“九”和當地方言“賊”、“鳩”諧音,故不做。40歲不做,因“四”與“死”諧音。
還有做冥壽的,也叫做陰壽,指祖先亡故以後,每逢整十,子孫就設神像或神位於堂中,對之行禮,設壇延僧,誦經禮懺,以此表示後人的孝念。冥壽親戚朋友有送紙紮錠者,也有登堂拜祝的。
人們相信行善積德延年益壽,扶貧濟弱、修橋補路都是善舉,可以積德。不過,這做起來並不容易,所以就產生了可以積壽、增壽的象征性行為,諸如誦經禮懺、燒香禱告、廟觀施舍、放生動物、抄寫經卷等。
壯族則有“添壽”之舉。舊時不少地方年過五六十歲的人都有壽米缸,平時總要在缸中放上幾斤米,不能斷,表示延年益壽。每年到新節,兒女們要選上好的白米,倒入缸中“添壽”,亦稱“養缸”。缸裏麵的米平時不能動,隻有做壽時才能舀一些出來煮幹飯,敬給老人,表示兒女祝願老人健康長壽。
民間信仰認為,壽命在天,壽數有定,該活多大年紀就能活多大年紀。因此,壽數就像個人財產一樣可以出借和轉讓。
“借壽”儀俗就建立在這種信念基礎之上的。凡家人有病,醫治無效,深知沒有活命可能的時候,人們便認為此人壽到,隻能借壽給他,以求延壽。
出借壽數的多是病人的子女或親戚至友,並且必須自覺自願,否則不會靈驗。借壽時,出借壽數者要齋戒沐浴,虔誠拜禱,祈求老天爺允許借壽。如果病人出乎意料地轉危為安,人們就認為老天已經準許借壽,因此要焚香許願,答謝蒼天。
我國民間習慣以百歲為上壽,80歲為中壽,60歲為下壽。從60歲開始,各地風俗每逢五、逢十,或者逢九就為當事者舉行祝壽活動。
按照舊俗,每個人並不是生下來就可以有資格做壽的,做壽是一件極其重要而慎重的事,所以第一次做壽就更是慎之又慎。
在許多地方,第一次做壽都是由丈母娘來操辦的。在四川西部,這叫做“開壽”;在福建、浙江一帶則叫做“女婿壽”。大體情況是,在女婿婚後第一次過生日或女婿滿30歲生日時,嶽父嶽母帶著禮品到女婿家去賀壽。所帶禮品有黃魚、豬肉5公斤,米酒2瓶,麵條5公斤,衣服2套以及桂圓、棗子、橘子等。
這些禮品各有各的含義:魚象征“富貴有餘”,米酒象征“糧食充足”,麵條象征“長命百歲”,衣服象征女兒“有依靠”,桂圓、棗子寓意“早生貴子”,橘子象征“大吉大利”等。
女婿收到禮物後,要以長壽麵和果品、糕餅等回敬嶽父嶽母,敬祝嶽父嶽母健康長壽。在四川等地,女婿則打酒、割肉、買菜來款待嶽父嶽母。
傳統做壽禮俗很多。花甲壽是指60歲時做的壽。人們認為,活滿一個甲子,就相當於過完了天地宇宙和人生的一個完整周期。所以,民間特別重視慶賀花甲壽誕,禮儀比普通的壽禮更為隆重。
六六壽是長江下遊各省流行的一種專為年滿66歲的老人做壽的壽誕習俗。當父親或母親年滿66歲時,出嫁女兒要為自己父親或母親做壽。在這一天,女兒將豬腿肉切成66小塊,形如豆瓣,俗稱“豆瓣肉”,紅燒以後,蓋在一碗大米飯上,連同一雙筷子一齊放在籃子內,上麵用一塊紅布蓋上,由女兒女婿送給父親或母親品嚐。肉塊多,寓意老人多福多壽。父母在鞭炮聲中高高興興地美餐一頓。江南地區有“六十六,女兒家中吃碗肉”的諺語,就是指的這一習俗。
古稀壽特指70歲時的壽誕,因為唐代大詩人杜甫《曲江》詩裏有“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所以人們把70歲叫做古稀之年,把70歲生日做的壽誕叫做古稀壽。
過大壽是指從60歲生日開始,凡逢整十如60、70、80歲生日時舉行的壽禮,都叫做“過大壽”,同時也特指老年人80歲生日時舉行的壽禮慶典,所以又叫作“慶八十”,是流行在大多數地區的一種壽誕風俗。
人活到80歲,便被人們譽為老壽星,80歲做生日是大慶,屆時子女親友都來賀壽,送來壽幛、壽燭、壽桃、壽麵、壽聯等,同時設壽堂,張燈結彩,接受晚輩和親友的叩拜、祝賀。禮畢,共享壽宴。
過九是指在許多地方,流行一種“做九不做十”的俗信,因為民間認為:“十”意味著“滿”,“滿”則“溢”,“滿”又意味著完結,所以許多地方不在整十周歲時做壽。而是提前到頭一年時、即虛歲滿60歲時做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