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形製——上衣下裳2(1 / 3)

初始形製——上衣下裳2

春秋戰國豐富多樣的款式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裝,一方麵是深衣的推廣和北方遊牧民族的“胡服”被引入中原,體現出各民族服裝的融合,另一方麵,不同地域的服裝各具特色。

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將過去上下不相連的衣裳連屬在一起。它的下擺不開衩口,而是將衣襟接長,向後擁掩,即所謂“續衽鉤邊”。

深衣在戰國時相當流行,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周王室及趙、中山、秦、齊等國的遺物中,均曾發現穿深衣的人物形象。楚墓出土木俑的深衣,細部結構表現得更為明確。

從出土文物看,春秋戰國時衣裳連屬的服裝較多,用處也廣,有些可以看作深衣的變式。

江陵馬山1號楚墓曾出短袖的“衣”,據《說文》的解釋,這是一種短衣。根據其托鍾金人的服裝看,應即短袖之衣。可見短袖衣是楚服的一項特征。

此外,湖南長沙仰天湖楚墓出土有彩繪木俑,著交領斜襟長衣和直襟齊足長衣,其剪裁縫紉技巧考究,凡關係到人體活動的部位多斜向開料,既便於活動,又能顯示體態的優美。這是深衣在春秋戰國末期的一種變化形式,曾是婦女的時裝,對男裝也有相當影響。

河南信陽楚墓出土有木俑,袖口寬大下垂及膝,顯得莊重,屬於特定禮服類。而河南洛陽金村韓墓出土有兩隻舞女玉佩,穿曲裾衣,揚起一袖,腰身極細,垂發齊肩略上卷,大致是後來《史記》所說燕趙少女“揳鳴琴,躡利屣,遊媚公卿間”的典型裝束。

胡服主要指衣褲式的服裝,尤以著長褲為特點,是我國北方草原民族的服裝。為騎馬方便,他們多穿較窄的上衣、長褲和靴。

胡服是戰國時期趙武靈王首先用來裝備趙國軍隊的。趙國與林胡、樓煩、東胡、義渠、空同、中山等地區遊牧民族接壤,為了抗擊異族的侵擾,趙武靈王毅然施行服式改革,即廢棄寬博衣式,改穿緊身窄袖短衣及長褲革靴的胡裝,以便士兵作戰。

胡服具有實用、便捷,利於山地及騎射作戰的特點。這種胡服引入中原後,最初用於軍中,後來傳入民間,成為一種普遍的裝束。此後曆代皆以為戎服,或用其冠,或用其履,或用其衣服及帶,或三者皆用。

趙國的服裝改製,對於固疆域、強軍旅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時,胡服也第一次較大規模的進入中原地區,並成為當地的一種服裝。

由於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各自為政,各自有不同的文化習俗,因而導致不同地域國家的服裝各具特色。

中原地區,地處黃河中遊,為周和三晉所有,服裝雖有繁簡不同,然而西周以來質樸的曲裾交領式服裝始終居於主流。這種衣式,通為上衣下裳連屬,衣長齊膝,曲領右衽。

齊魯地區地處黃河中下遊,當地女性好綰偏左高髻。長裙收腰曳地,窄長袖,異於中原三晉地區女式“深衣”,色彩分為紅黃黑褐條紋。

山東長島發現的戰國齊國貴族墓所出土的女性陶俑發式則有高髻、雙丫髻、後垂發三種;上衣為窄長袖,交領右衽,多為淡青色,亦有黃色、紅色;下衣為長裙,似與上衣連屬,多飾紅、黑直條紋,沿直條加施白點,有束紅、白腰帶者。

同一墓葬出土的銅鑒上的人像服裝,狩獵者為上衣短袴,挑擔者為齊膝長袍,樂舞者、禦者、烹人等均長衣曳地,亦有身後拖“燕尾”的,此類出土文物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穿著特點。

北方地區如中山國和燕國,服裝類似三晉地區。從戰國中晚期中山國國王墓出土的銀首人形銅燈可見,人首雙目嵌黑寶石,粗眉,唇上留齊整短髯,似男性形象。頭發後梳,攏於腦後為大髻;衣著寬大袖口的交領,右衽“深衣”,曲據纏身多層,呈“燕尾”曳地,腰帶用帶鉤和環配係,衣上花紋間填朱、黑色漆,既有齊衣晉帶的特征,又具有北方格調。

陪葬坑內所出4個小玉人,女性發型梳理成牛角形雙髻,頗似侯馬晉國人形陶範上的月牙形冠飾;兒童則頭頂結一圓形髻;衣式或矩領右衽,或上衣下裙齊足,下露內裙一部,有腰帶,裙上均有大小相間方格紋。

西北秦地由於地域寒冷,服裝厚重而實用,但遜華麗韻味。當然權貴例外,雍城秦公大墓即出土玉鞋底一副。在陝西銅川棗廟6座春秋晚期秦墓中,出土的8件泥塑彩俑,衣式均為緊袖右衽束腰長袍,有黑色而領邊及衣襟飾紅點和黑紅色的兩種,衣長或齊膝,或垂至足麵;鞋分黑色圓頭履和方頭履兩種。秦鹹陽宮發現炭化絲綢衣服一包,有單衣、夾衣、綿衣、分錦、綺、絹幾種,大多為平紋織物。秦人服裝著重實用。

秦人服裝又因地理環境及生活習慣,通常有三重,依次為汗衣、袍繭、長儒,右衽交領,衣領上雍頸,以應氣候寒冽之變。其長襦也僅短至膝上,束腰帶,利於行動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