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形製——上衣下裳2(2 / 3)

吳越地處東南隅,位於長江下遊,服裝拙而有式,守成而內具機變。長期以來,當地人一直保持著因地製宜的服裝款式。

楚國位於江漢地區,勢力跨過長江中下遊部分地區,楚服素有輕麗之譽。各地楚墓相繼發現的皮手套、皮鞋、麻鞋與大量彩繪木、陶、玉俑,包括“遣策”所記種種服裝款式。如與《楚辭》中對服式的描繪相參照,無不可領會到楚人衣服的輕盈細巧,冠式巾帽的奇麗,款式的紛繁華豔。

江淮之間小國林立,受南北大國的掣肘,其服裝款式亦深受影響。如姬姓曾國,為南部楚國的附庸,服裝鮮有中原風格而有濃厚的楚服特色。又如地處淮水南的黃國,則與北部大國的服裝風格接近。

總之,春秋戰國時期的衣服款式空前豐富多樣,深衣和胡服的形製有交互影響、互有所取之處,這也正是我國古代服裝寶庫的精彩所在。

[旁注]

曾侯乙編鍾 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即今隨州市成功發掘。出土後的編鍾是由56件青銅編鍾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5個半八度,12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趙武靈王 (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戰國中後期趙國君主,嬴姓,趙氏,名雍。趙武靈王在位時,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趙國因而得以強盛,滅中山國,敗林胡、樓煩二族,辟雲中、雁門、代三郡,並修築了“趙長城”。

三晉 原是中國的戰國時期的趙國、魏國、韓國三國的合稱,趙氏、韓氏、魏氏原為晉國六卿,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承認三家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因此,在《史記》等書中,將趙、魏、韓三國合稱為三晉,其地約當今之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 河北省南部中部。

中山國 前身為北方狄族鮮虞部落,姬姓。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曆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都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經曆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的事件。後被魏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公元前407年占領了中山國,從此一蹶不振,為趙徹底擊潰。

陶範 亦稱“印模”。鑄造青銅器的陶質模型。出現較早,新石器時代晚期陶鬶的袋狀足已用陶範加工。我國古代鑄造青銅器大都用陶範,少數用石範。陶範一般由外範、內範組成。外範按器物外形製造,常分割成幾塊,有的用“子母口”接合。內範是比外範小的範心。內外範之間容受銅液。範上雕鏤紋飾,銘文。

雍城 位於現在的陝西寶雞鳳翔境內,是我國東周時期的秦國國都,自公元前677年至公元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長達294年,有19位秦國國君在這裏執政,為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現有秦雍城遺址,為我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閱讀鏈接]

趙武靈王在推行胡服騎射政策之初,曾經受到保守派的反對,其中就包括他的叔叔公子成。趙武靈王耐心地說服了宗室貴族集團的首領公子成,向他表明了自己改革的決心和對以胡服騎射為標誌的全麵改革的整體構想。公子成被說服了,趙國的宗室貴族的意見也就統一了。

於是,趙武靈王正式頒布法令,趙國全境實行胡服騎射,結果使軍隊的戰鬥力得到增強。趙武靈王主動打破華夏、戎狄傳統觀念的勇氣,在當時的中原各國中是十分罕見的。

春秋戰國時的麵料及製作

春秋戰國時期所使用的服裝麵料乃至加工方式,對我國古代服裝業的發展具有奠基意義。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各諸侯國紛紛變法爭雄,提倡耕織,城市手工業作坊與官營作坊並存,農村男耕女織,已初步形成封建經濟的模式。

在當時,齊、魯地區先進的織繡技藝,通過匠人、刺繡縫紉工、織絲綢工等,逐漸向其他地區流傳。根據史籍記載和出土文物,當時的服裝麵料十分豐富。在今湖南、湖北、河南各省出土的楚墓文物表明,其服裝及織繡技藝水平極為高超。絲織物主要為王公大臣所用,百姓多用麻織物。

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馬山1號楚墓出土的戰國中期衣物35件和一批紡織品,保存極為完好,出土時色彩如新,這是王公貴族所用絲織物的直接資料。其中包括:絹為平紋的素織物、綈為平紋的素織物、方孔紗組織織物、素羅為絞紗的組織織物,以及彩條紋加以深紅、黑、土黃三種經絲相間,還有二色錦和三色錦,均係經絲起花的經錦。

春秋戰國時期,男耕女織成為社會經濟的基礎,農業生產力的迅速提高包含了桑麻植物的普及與大規模的種植。有了充足的原材料,染織工藝在這時進入了一個迅猛發展的階段。

春秋時期,藍草的種植更加的普遍,染藍作坊也大批的出現,後來的實踐發現,用酒糟發酵,可以隨時將沉澱的藍泥還原出染色。這一重大的發現,促進了蓼藍的廣泛的種植,染藍的作坊也開始遍及戰國時代各國。戰國時期,已開始廣泛采用含有單寧酸的植物染料,用媒染的方法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