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染織品已具有自己的特色。早在奴隸社會,就將華夏大地劃分為九州:兗州,位於現在的河北東南與山東西部;青州,即現在地方山東半島大部;徐州,位於現在的江蘇、安徽北部與山東南部;揚州,即現在的江蘇、安徽南部與浙江、江西、福建大部;荊州,即現在的湖南、湖北與河南、廣東、廣西、貴州一部分;豫州,即現在的河南黃河以南與湖北、陝西一部分;冀州,即現在的河南、河北,黃河以北與山西大部及遼寧、內蒙古一部分;梁州,即現在的四川大部與湖北、陝西、甘肅一部分;雍州,即現在的陝西北部與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的一部分。
以上各州每年都要將該地有特色的染織品或半成品列為貢賦交納周王室。《尚書·禹貢》記載:青州貢有野蠶絲和麻織品,徐州貢有細黑紅色絲織品,豫州貢有佇麻布和細絲織品,等等。
戰國時原屬青、徐二州的齊魯地區成為染織業的中心。臨淄的羅、紈、綺、縞,陳留的彩錦,都是名品,尤以齊魯地區最為著名,有所謂“千裏桑麻”及“齊紈魯縞”、“冠帶衣履天下”的稱譽。
戰國時期,農民手工業與各諸侯國官營的染織大手工業作坊都有很大的發展。各地出現了一批萬戶以上的城邑,成為商業與交通的中心,不少新興地主成了經營染織手工業的富商巨賈。
生產的發展,也促進了織機的改革。戰國時,一種春秋時期發明的腳踏斜織機很快取代了傳統的踞織機。斜織機的經麵與水平機座成60度的傾角,由於改用腳踏提綜,手可以更快地穿緯,使速度和質量有很大提高。
據記載,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互相饋贈的絲織品數量,比春秋時高出百倍,這從一個側麵反映了當時染織業發展速度和規模。
[旁注]
絲織物 可分為蠶絲、榨蠶絲、人造絲等。絲織物的性能是有光澤、柔軟平滑、拉力強、彈性好、不易折皺起毛、不導電,另外還有吸濕,遇水收縮卷曲的特點。適合做夏季服裝及高雅華貴的禮服。我國絲綢約有5000年可考的曆史,絲綢在某種意義上說,代表了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
麻織物 麻纖維有很多品種,可以用做紡織纖維材料的主要有苧麻、亞麻、黃麻、羅布麻、大麻等軟質麻纖維。我國利用和種植麻類作物的曆史很早。在很多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就有當時紡織和縫紉用的大金石或陶製的紡輪、紡錘以及梭和骨針等。
經錦 又稱“經絲彩色顯花”。西周時期中國已出現絲織提花技術,戰國時期經錦技藝有很大發展,但紋樣造型仍較刻板。到了西漢造型方麵力求擺脫經緯線走向縱橫欹斜的限製,開始采用自由曲線來表現較為寫實的紋樣形象。
染料 染料是能使纖維和其他材料著色的物質,分天然和合成兩大類。染料是有顏色的物質。但有顏色的物質並不一定是染料。染料是指能夠使一定顏色附著在纖維上的物質,且不易脫落、變色。染料通常溶於水,一部分染料需要媒染劑使染料黏著於纖維上。
媒染 利用載體使對纖維沒有親和力的染料色素附著於纖維的方法,這種載體稱為媒染劑。古代常用的媒染劑,主要有鐵鹽和鋁鹽兩大類。常用的有明礬、綠礬、含鐵黑土和草木灰等,亦有用黃丹、膽礬做媒染劑的。我國古代常用的媒染劑有茜草染紅和礦物染黑等。
貢賦 土貢與軍賦的合稱。我國曆代王朝規定臣民和藩屬向君主進獻的珍貴土特產品稱作貢。隨著朝代變遷,賦的概念遂從軍賦擴大到來自農田,甚至關市、山林川澤的所有課征物,貢賦逐漸演變成為稅收的別稱,實為我國古代的稅收方式。
斜織機 我國最早的織布機之一,是席地而坐的踞織機,也叫腰機。人們在織布的生產實踐中逐步革新創造了腳踏提綜的斜織機。其經麵和水平的機座成五六十度的傾角,而且采用了腳踏提綜的開口裝置。織布的人可以坐著操作,手腳並用,生產率比原始織布機 一般提高 10 倍以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織布機。
[閱讀鏈接]
蠶,原是野生在自然環境的桑樹上的昆蟲,以吃桑葉為主,所以也叫桑蠶。在桑蠶還沒有被飼養之前,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懂得利用野生的蠶繭抽絲了。
我國養蠶織絲的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到5000年左右,商代,絲綢生產已經初具規模,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有了複雜的織機和織造手藝。因此,春秋戰國時期肯定有絲綢的衣服,但主要是天子、諸侯和富有的王公大臣。普通百姓隻能穿麻布衣服,因為當時棉花還沒有傳入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