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發展——服裝成製1(2 / 3)

博士 我國古代學官名。始於戰國。秦始皇時有博士70人,六藝、諸子、詩賦、術數、方士、占夢皆立博士。漢承秦製,諸子百家都有博士。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罷傳記博士,重置《易》、《禮》、《書》、《詩》、《春秋》五經博士。

儒生 在上古時代儒生是專門職業人才,從事國家祭祀的禮儀,也就是祭司。到孔子的時候,集曆代之大成,整理了《易經》、《尚書》、《禮樂》、《詩經》、《春秋》五大經典,也稱“五經”。儒生狹義指信奉這些儒家經典的人,廣義儒生指精通經典和知識淵博的讀書人。

五行 我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於哲學、中醫學和占卜方麵。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使得大自然發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往複,是一種古老的,樸素的宇宙論。

大良造 又稱大上造。秦孝公時為秦國國內最高官職,掌握軍政大權。商鞅變法時為獎勵軍功,建立20等軍功爵製。秦惠文王之後為爵名,位列20等軍功爵製第十六位,掌握軍政大權後,主要用作爵名,沿用至漢朝。當時一些立有軍功者或名臣都獲封大良造,如商鞅、公孫衍、白起等。

關內侯 爵位名。秦漢時置,秦時為20等爵位之第二高等級,漢時為第三高等級,位於徹侯之次。有其號,無國邑。一般係對立有軍功之將的獎勵,封有食邑多少戶,有按規定戶數征收租稅之權,可世襲。南北朝時沿用,僅成為爵位的一種品級。

徹侯 我國古代的一種官名,爵位名,20等爵的最高級。秦統一後所沿用,漢初因襲之,多授予有功的異姓大臣,受爵者還能以縣立國。後避漢武帝劉徹諱,改稱通侯或列侯。新莽時廢。後用以泛指侯伯高官。

兵馬俑 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兵馬俑即製成兵馬形狀的殉葬品。是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一部分陪葬坑,位於今西安市臨潼區, 已經成為了我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被譽為“人類建築史的奇跡”。

[閱讀鏈接]

白筆是戰國秦漢時官吏隨身所帶記事用的筆,也是當時的官員的一種冠飾。戰國秦漢官吏奏事,必須用毛筆將所奏之事寫在笏上,寫完之後,即將筆杆插入發際。

這種麵君帶筆記事的形式,在秦代時已經成為一種製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筆於帽側,筆尖不蘸墨汁,稱“簪白筆”。後來,“簪白筆”成為了一種裝飾。比如明代官員朝服冠梁頂部一般插有一支彎曲的竹木筆杆,上端聞有絲絨做成的筆毫,名“立筆”,作用與白筆相仿,乃秦漢簪筆遺製。

漢代服裝製度確立與形成

西漢王朝建立之後,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科技文化的長足進步,漢代的服裝也較前豐富考究,形成了公卿百官和富商巨賈競尚奢華、“衣必文繡”、貴婦服裝“窮極美豔”的狀況。

東漢時的59年,“博雅好古”的漢明帝劉莊適應進一步完善封建典章製度的需要,在他的主持下,糅合秦製與夏、商、周三代古製,重新製定了祭祀服製與朝服製度,冠冕、衣裳、佩綬、鞋履等各有嚴格的等級差別,從此漢代服裝製度確立下來。事實上,我國古代完整的服裝服裝製度是在漢明帝時確立的。

冠冕是漢代區分等級的主要標誌。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武冠、法冠、進賢冠等幾種形製。

按照規定,天子與公侯、卿大夫參加祭祀大典時,必須戴冕冠,穿冕服,並以冕旒多少與質地優劣以及服色與章紋的不同區分等級尊卑。

長冠,又名齊冠,是一種用竹皮製作的禮冠,後用黑色絲織物縫製,冠頂扁而細長。相傳漢高祖劉邦首先仿照楚冠創製,用竹皮編製,故又稱“劉氏冠”。後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又稱齋冠,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衣木俑所戴即為此冠。

委貌冠,亦稱玄冠、元冠。它的形製有些像翻倒的杯子,以玄色帛絹為冠衣,與玄端素裳相配,為參加祭祀的官員所戴。

武冠,又名“鶡冠”。鶡,俗名野雞,性好爭鬥,至死不屈,用作冠名,以表示英武,為各級武官朝會時所戴禮冠。又因為它的形狀像簸箕,造型高大,也稱“武弁大冠”。皇帝侍從與宦官,也戴插著貂尾、飾有蟬紋金璫的武冠。

法冠,又稱“獬豸”。獬豸是傳說中的神羊,能分辨是非曲直。它頭頂生有一個犄角,見人爭鬥,就用犄角抵觸理屈者,故為執法者所戴。又因為它通常用鐵做冠柱,隱喻戴冠者堅定不移,威武不屈,也稱“鐵冠”。

進賢冠為文吏儒士所戴。冠體用鐵絲、細紗製成。冠上綴梁,梁柱前傾後直,以梁數多少區分等級貴賤,如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二梁,博士以下一梁。

除了上述這些冠式外,還有通天冠、遠遊冠、建華冠、樊噲冠、方山冠、術士冠、卻非冠、卻敵冠等冠式。這些冠的形式,隻能從漢代美術遺作中去探尋。

秦代的巾帕隻限於軍士使用,至西漢末年,據說因王莽本人禿頭,怕人恥笑,特製巾幘包頭,後來戴巾幘就成了風氣。還有的說劉勣額發粗硬,難以服帖,不願讓人看見,被說成不夠聰明,平日常用巾幘包頭。結果上行下效,以巾幘包頭便流行開來。

巾幘主要有介幘和平上幘兩種形式。頂端隆起,形狀像尖角屋頂的,叫介幘;頂端平平的,稱平上幘。身份低微的官吏不能戴冠,隻能用幘。達官顯宦家居時,也可以摘掉冠帽,頭戴巾幘。

東漢末年,王公大臣頭裹幅巾更是習以為常。比如中軍校尉袁紹這樣的高級將領,也不惜棄朝冠而裹頭巾以求輕便;蜀漢丞相諸葛亮這樣的元老重臣,也甘願舍棄華冠而頭戴綸巾,手搖羽扇,指揮三軍,以求瀟灑悠閑,使司馬懿不得不歎服。

漢代的衣裳製度也各有等序。漢時男子的常服為袍。這是一種源於先秦深衣的服裝。原本僅僅作為士大夫所著禮服的內襯或家居之服。士大夫外出或宴見賓客時,必須外加上衣下裳。到了東漢,袍才開始作為官員朝會和禮見時穿著的禮服。

漢袍多為大袖,袖口有明顯的收斂。袖身寬大的部分叫袂,袖口緊小的部分叫祛。衣領和袖口都飾有花邊。領子以袒領為主。一般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裏麵衣服。

此外,還有大襟斜領,衣襟開得較低,領袖用花邊裝飾,袍服下麵常打一排密襇,有時還裁成彎月式樣。

另外,袍還有填棉絮的冬裝。具體又分為纊袍與茷袍等。纊袍是用新絲綿之細而長者絮成,茷袍是用舊絲綿或新絲綿之粗而短者絮成。

禦史或其他文官穿著袍服上朝時,右耳邊上常簪插著一支白筆,名“簪白筆”,這是沿用秦製,不過漢時更注重其裝飾性罷了。

官員平時穿著禪衣。禪衣是一種單層的薄長袍,沒有襯裏,用布帛或薄絲綢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