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期的袍服大體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曲裾,一是直裾。曲裾就是戰國時的深衣,多見於漢初。其樣式不僅男子可穿,也是女裝中最常見的式樣。這種服裝通身緊窄,下長拖地,衣服的下擺多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有窄,袖口多加鑲邊。衣領通常為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裏麵衣服。有時露出的衣領多達三重以上,故又稱“三重衣”。
直裾,又稱拑抾,為東漢時一般男子所穿。它衣襟相交至左胸後,垂直而下,直至下擺。它是禪衣的變式,不是正式禮服,隆重場合不宜穿著。據史載,武安侯田蚡就曾因為趕時髦,著直裾入宮,被漢武帝視為“不敬”,而遭致免爵。
漢時男子的短衣類服裝主要有內衣和外衣兩種。內衣的代表服裝是衫和茩。衫,又稱單襦,就是單內衣,它沒有袖端。茩,是夾內衣,外形與衫相同,又稱“短夾衫”。此外,還有帕腹、抱腹、心衣等隻有前片的內衣。
帕腹是橫裹在腹部的一塊布帛;抱腹是在帕腹上綴有帶子,緊抱腹部,即後世俗稱的兜肚;心衣是在抱腹上另加“鉤肩”和“襠”。
內衣還有前後兩片皆備者,既當胸又當背,名為“兩當”,意為遮攔。平民男子也有穿滿襠的三角短褲“犢鼻褌”的。它據說因為形狀像牛犢的鼻子而得名。《史記》中就記載有漢代大辭賦家司馬相如偕同卓文君私奔,在成都街頭開設酒鋪,“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的記載。
外衣的典型服裝是襦和襲。襦是一種有棉絮的短上衣。因其長僅及膝,所以必須與有襠褲配穿。當時的顯貴多用紈即細而白的平紋薄絹做褲,故有“紈褲”之稱。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浪蕩公子的代名詞。襲,又稱褶,是一種沒有棉絮的短上衣。
漢代婦女的禮服,仍以深衣為主。隻是這時的深衣已與戰國時期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其顯著的特點是,衣襟繞轉層數加多,衣服的下擺增大。穿著這種衣服,腰身大多裹得很緊,且用一條綢帶係紮腰間或臀部。
還有一種服裝叫“袿衣”,樣式大體與深衣相似,是貴婦的常服。因為它在衣服底部由於衣襟繞轉形成兩個上寬下窄、呈刀圭形的兩尖角,故而得名。
此外,漢代婦女也穿襦裙。這種裙子大多是用四幅素絹拚合而成,上窄下寬,呈梯狀,不用任何紋飾,不加邊緣,因此得名“無緣裙”。它另在裙腰兩端縫上絹條,以便係結。
這種襦裙長期為我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東漢以後穿著的人雖一度減少,但魏晉開始重新流行後,曆久不衰,一直沿襲到清代。
漢代的戎服,隨著紡織業的發展,製作日益精良,甲胄也有所改良。
西漢時期,鐵製鎧甲開始普及,並逐漸為軍隊的主要裝備,這種鐵甲當時稱為“玄甲”。西漢戎服在整體上有很多方麵與秦代相似,軍隊中不分尊卑都穿禪衣,下穿褲。禪衣為深衣製。漢代戎服的顏色為赤、絳等顏色,都屬於紅色範疇。
漢代鎧甲的形製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紮甲,就是采用長方形片甲,將胸背兩片甲在肩部用麻繩或皮帶係連,或另加披膊,這是騎士和普通士兵的裝束。另一類是用鱗狀的小型甲片編成,腰帶以下和披膊等部位,仍用紮甲形式,以便於活動,多見於武將的裝束。
漢代也實行佩綬製度,達官顯宦佩掛組綬。組,是一種用絲帶編成的裝飾品,可以用來束腰。綬是用來係玉佩或印鈕的絛帶,有紅、綠、紫、青、黑、黃等色,是漢代官員權力的象征,由朝廷發放。
漢代官員外出,按照規定,必須將官印裝在腰間用皮革或彩錦做成的囊內,將印綬露在外麵,向下垂搭。於是人們就可以根據官員所佩綬的尺寸、顏色及織工的精細程度來判定他們身份的高低了。
漢代的履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用皮革製成的,也叫鞜。一種是上有裱飾花紋的織鞋,即錦履。“建安七子”之一的劉楨在《魯都賦》中就曾作過這樣的形容;“纖纖絲履,燦爛鮮新,表以文組,綴以朱蠙。”可見其華美高貴。一種是麻鞋,也叫“不借”。
除單鞋外,還有複底鞋,就是舄和屐。屐是用木頭製成的,下麵裝有兩個齒,形狀與今天日本的木屐相似。也有用帛作麵的稱作帛屐。屐比舄穩當輕便,多用於走長路時穿。婦女出嫁時,常常穿繪有彩畫並係有五彩絲帶的屐。
總之,漢代的冠冕、衣裳、佩綬、鞋履等服裝形製的形成,足以體現華夏民族的著裝特色,表明我國古代服裝發展的進步。
[旁注]
漢明帝 (28年~75年),劉莊,初名陽,父劉秀,母陰麗華。漢明帝提倡儒學,致力於消除北北匈奴的威脅。曾經命竇固征伐北匈奴,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我國。明帝之世,吏治比較清明,境內安定。
公乘 秦漢時期20等爵的第八級。以得乘公家之車,故稱公乘。秦與漢初,從第七級的公大夫起,即為高爵,漢高祖規定: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漢文帝後,第九級五大夫以上始為高爵,五大夫的待遇不過免役,公乘以下仍須服役,到東漢時漢明帝規定:賜民爵不得超過公乘。
中二千石 漢代官吏秩祿等級,中是滿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實得二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一歲凡得二千一百六十斛。凡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執金吾等到中央機構的主管長官,皆為中二千石。地方官中的“三輔”秩皆中二千石。
中軍校尉 東漢靈帝時,在京都洛陽,設立西園八校尉,即上軍校尉、中軍校尉、下軍校尉、典軍校尉、左校尉、助軍左校尉、右校尉、助軍右校尉。當時曹操擔任典軍校尉,袁紹任中軍校尉,小黃門蹇碩則任上軍校尉,統率其餘校尉。
禦史 史,是我國古代一種官名。先秦時期,天子、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負責記錄的史官、秘書官。國君置禦史,自秦代開始,禦史專門為監察性質的官職,一直延續到清代。漢禦史因職務不同有侍禦史、治書侍禦史。
建安七子 是建安年間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做出過貢獻。
[閱讀鏈接]
西漢初年,漢明帝劉莊製定了較為完備的漢代服製,其中的冠冕中有一種冠叫做“樊噲冠”。關於樊噲冠的由來,相傳有這樣一段趣事:
劉邦攻破鹹陽,駐軍灞上。項羽設宴鴻門,圖謀殺害劉邦,消除對手。在鴻門宴席間,“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情勢十分危急。就在這時,漢將樊噲急忙撕下衣襟,裹起鐵盾,頂在頭上,權充冠帽,仗劍破門而入,最後救劉邦脫離險境。從此,仿樊噲所戴的臨時冠帽被製成冠式,便得了樊噲冠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