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發展——服裝成製2(2 / 3)

總之,魏晉時期處於國際交流空前擴大規模的大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影響深遠的服裝特色,為隋唐以後的服裝繁榮奠定了物質基礎和人文基礎。

[旁注]

老莊 是老子和莊子的並稱,進而代指道家學說。道家主張“清靜無為”、“順應天道”、“逍遙物外”等思想。老子著有《道德經》,莊子著有《莊子》;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繼承發展並且闡釋老子的思想,故而與老子並稱,一並成為道家學說的代表人物。

便服 適於平日穿的或為平日穿而設計的衣服。祭服用於祭祀,朝服用於朝會,公服用於公務,這些服裝都是禮服。與禮服相對的服裝稱作便服,它是帝王百官及士庶百姓平常家居時所穿的衣服。由於便服是家居之服,所以受製度的約束,樣式比禮服要簡單得多。

竹林七賢 魏晉時期的7位名士,他們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和阮鹹,常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他們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采用比興、象征、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洛神 神話傳說人物。伏羲氏女宓妃,又稱雒嬪,溺於洛水,遂為神。在我國傳統文化裏,洛陽不僅是按照上天旨意建造的天造王都,也是一個神仙居住的地方。民間有洛神的傳說。三國時期的曹植寫有著名的《洛神賦》虛構自己在洛水邊與洛神相遇的情節。

十八描 我國畫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的各種描法。明代鄒德中《繪事指蒙》載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亦見於明代汪砢玉《珊瑚網》,其中釘頭鼠尾作釘頭鼠尾描,撅頭丁作撅頭描,其餘同。清王瀛將其付諸圖畫,並注明每種描法的要點。

高古遊絲描 因線條描法形似遊絲,故名。其畫法為:用中鋒筆尖圓勻細描,要有秀勁古逸之氣為合。此描法適合表現絲絹衣紋圓潤流暢之感,古人多用於描繪文人、學士、貴族、仕女等。如顧愷之的《女史箴圖》等。亦稱“春蠶吐絲描”。工藝繪畫的刺繡、壁畫等常用。

絲綢之路 古代交通路線。是指起始於古代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都長安和洛陽,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它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

遊牧文化 也稱作遊牧文明,泛指我國古代北方地區,通常是指中國北方以及西方的遊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鮮卑、氐、羌、吐蕃、突厥、蒙古國、契丹、女真等部落。在多數情況下指的是古代的西域,包括我國的新疆以及現在的伊朗等地,因此遊牧文化多數指的是西域文化。

[閱讀鏈接]

魏晉時期名士阮籍的家族是個大家族,其中自然貧富相雜。在一條大道的北麵,住的全是阮姓中的富人,而道南是貧民區,住的全是窮人。阮籍的侄子阮鹹也屬於窮人這一類的,住在道南。每到七月七日晴的時候,道北的各家各戶就把家中的衣服拿出來曬,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比富大賽。

麵對“北阮”那邊的聲勢,阮鹹拿了個竹竿,把自己的粗布破褲頭子拿了一件挑了起來,曬在路邊。人們看了,紛紛驚怪。阮鹹所為,反映了魏晉名士藐視富貴,自得其樂的的心態。

南北朝服裝款式大融合

南北朝時期的服裝,出現了各民族間相互吸收、逐漸融合的趨勢。一方麵少數民族熱心提倡穿著漢族服裝;另一方麵,由於民族間相互影響,生活習俗日漸融合的趨勢,從而出現了深衣形製在民間漸漸消失,胡服在中原地區廣為流行的局麵。

南北朝時期,在民族融合的大環境下,出現了一個追求新奇時髦、款式層出不窮、奇裝異服盛行的局麵。

用一塊帛巾包頭,是這一時期主要的首服。這從南朝大墓磚刻壁畫《七賢與榮啟期》及《北齊校書圖》、《高逸圖》等名畫中的人物形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隱逸之士,每人頭上裹的都是帛巾。

冠帽的形製頗具特色,雖然還有漢代巾幘的影子,但已有較大的變化,如將幘後加高,中呈平型,體積逐漸縮小至頭頂之上,稱平上幘,或“小冠”。在小冠上加以籠巾,則成為“籠冠”,因為它是用黑漆細紗製成的,又稱“漆紗籠冠”。後世的烏紗帽就是由它演變而成的。這種冠帽男女通用,是當時的主要冠帽樣式。

此外,還有卷簷似荷葉的卷荷帽,附有下裙的風帽,有高頂形如屋脊的高屋帽,尖頂、無簷、前有縫隙的帢以及突騎帽、合歡帽等形製。

帢是魏武帝曹操親自設計並率先戴用的。由於當時戰禍頻仍,資材匱乏,他以縑帛替代鹿皮,製成皮弁的樣式,定名為“顏帢”。經由他的提倡,這種首服不僅在魏晉時期流行,南北朝時也在繼續戴用。

這個時期,人們改變了古人服袍外罩衣裳的習慣,去掉衣裳直接以袍衫作為外服。服裝朝著寬鬆、舒適的方向發展。

男子的主要服裝為衫,且分單、夾兩種式樣,與秦漢時的袍服不同。它不受衣祛的約束,袖口寬大,多用紗、縠絹、布等製成,為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普遍穿著。

這種大袖寬衫之所以會風行南北朝,既是受“魏晉風度”的影響,也和當時的個性覺醒有關。人們喜歡乘高輿、披鶴氅裘,或袒胸露懷、散發赤足,以表示不受世俗禮教的羈束。

北方少數民族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褲褶和裲襠。褲褶是由戰國時流行的一種胡服改革加工而成。漢魏之際主要用於軍隊。到南北朝時期,雖然還作為戎裝,但已成為民間普遍穿著的便服。

褲褶由褶衣和縛褲兩部分組成。褶衣緊而窄小,長僅至膝蓋。它有多種樣式,僅衣袖就有寬、窄、長、短之別。至於衣襟形式,大多采用對襟。有的還把衣服的下擺裁成兩個斜線,兩襟相掩,在中間形成一個小小的燕尾,很是別致。它有的用布縑繡彩,有的用錦緞裁成,有的用獸皮縫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