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發展——服裝成製3
隋代官定服裝形製的發展
隋文帝楊堅厲行節儉,衣著簡樸,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經過20來年的休養生息,經濟有了很大的恢複。到隋煬帝即位時,為了宣揚皇帝的威嚴,恢複了秦漢章服製度。
冕服上的十二章紋圖樣是從周朝開始確立的,以後曆代都承襲了這一製度。南北朝時曾按周製將冕服十二章紋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幟上,改成九章。隋煬帝時,將日、月兩章分列在兩肩,星辰列在背後,又將日、月、星辰三章放回到冕服上,恢複了之前的十二章紋圖樣。
從隋煬帝開始,這種“肩挑日月,背負星辰”的官服樣式,成為了曆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
與冕服相配的,就是冕冠。隋文帝在位時平時隻戴烏紗帽,隋煬帝則根據不同場合,戴用通天冠、遠遊冠、武冠、皮弁等。
冕冠前後都有象征尊卑的冕旒,其數量越多,表示地位越高,反之亦然。古時用玉琪,隋煬帝改用珠。冕旒用青珠,皇帝12旒12串,親王9旒9串,侯8旒8串,伯7旒7串,三品7旒3串,四品6旒3串,五品5旒3串,六品以下無珠串。
通天冠也是根據珠子的多少表示地位的高下的。隋煬帝戴的通天冠,上有金博山等裝飾。他戴的皮弁也是用12顆珠子裝飾。太子和一品官9珠,下至五品官每品各減1珠,六品以下無琪。
文武官的朝服著紅紗單衣,白紗中單,白襪烏靴。所戴進賢冠,以官梁分級位高低,三品以上3梁,五品以上2梁,五品以下1梁。謁者大夫戴高山冠,禦史大夫、司隸等戴獬豸冠,以其形類似獬豸而得名。
隋煬帝所定皇後服製有褘衣、朝衣、青服、朱服。大業間年間,宮人中還流行穿半臂,即短袖衣套在長袖衣的外麵,下著長裙,又名“仙裙”,這是一種大下擺的長裙。
隋代男子的官服,一般是頭戴烏紗襆頭,身穿圓領窄袖袍衫,衣長在膝下踝上,齊膝處設一道界線,稱為橫襴,略存深衣舊跡,腰係紅鞓帶,足登烏皮六合靴。從皇帝到官吏,樣式幾乎相同,差別隻在於材料、顏色和皮帶頭的裝飾。
其中的襆頭又稱襆,軟巾,以巾裹頭,成為代替冠帽的約束長發的頭巾。襆頭有四帶,二帶係頭上,曲折附頂,所以也稱“四腳”、“折上巾”。
隋代無官職的地主階級隱士、野老,則喜穿高領寬緣的直裰,表示承襲儒者寬袍大袖的深衣古製。直裰是家居常服,一般為斜領大袖、四周鑲邊的大袍。僧衣道服也有“直裰”袍衫。
隋代普通百姓大都穿開衩到腰際的齊膝短衫和袴,不許用鮮明色彩。差役仆夫多戴尖椎帽,穿麻練鞋,做事行路還須把衣角撩起紮在腰間。腳上隻限穿編結的線鞋或草鞋。
隋代民間婦女穿青裙,外出戴一種叫冪羅的麵罩,把麵部罩住。這類打扮,都吸收融合了南北朝時期胡服的藝術特色在內,對後來的唐代女服也有很大影響。
出土的隋代文物也反映了隋代婦女裝束。洛陽出土的隋俑多小袖高腰長裙,裙係到胸部以上。發式上平而較闊,如戴帽子,或作三餅平雲重疊、額部鬢發剃齊,承北周以來“開額”舊製。
隋俑中的貴婦所披小袖外衣多翻領式。侍從婢女及樂伎則穿小袖衫、高腰長裙,腰帶下垂,肩披帔帛。頭梳雙髻。
西安玉祥門外有一座李靜訓墓,墓主為9歲女孩,隨葬群俑圍立青石棺旁,女俑穿大袖衣,長袍、垂帶、發作三疊平雲,上部略寬。武衛俑戴胄,著明光鎧、大口褲,一手扶步盾。文吏穿褲褶服,外披小袖齊膝衣。
除了隋俑外,敦煌壁畫所見也大體如此。敦煌莫高窟390窟隋婦女進香圖,貴婦著大袖衣,外披帔風或小袖衣,這種衣式早見於敦煌北魏以來佛教故事畫中男子衣著,但那是內衣小袖而外衣大袖。衣袖大小正與隋代貴婦服裝相反。
隋代居住在北方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多穿小袖袍、小口褲,但各個民族不盡相同。如高昌國人著長身小袖袍,縵襠褲;於闐國人著長身小袖袍、小口褲;匈奴婦女則著長襦及足,沒有下裳,等等。反映了隋代服裝製度下,邊疆地區的民族服裝特色。
[旁注]
十二章紋 是我國帝製時代的服裝等級標誌,指我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繪繡有章紋的禮服稱為“章服”。十二章紋由來在周代已經形成。
冕旒 指古代大夫以上官員的禮冠,後專指王冠、皇冠。帝王戴的冕冠,其頂端有一塊長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征天圓地方。延的前後簷,垂有若幹串珠玉,以彩線穿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誌。
謁者 官名。命名者的別稱。謁者本有奉使之職,故後世官名,或用“使者”,或用“謁者”。春秋戰國時國君左右掌傳達等事的近侍,已用此稱。宋以前宦官職名有謁者,東漢有中宮謁者令、中宮謁者。北朝魏、齊有中謁者仆射。
獬豸 也稱解廌或解豸,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上古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長一角,俗稱獨角獸。它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識善惡忠奸,是勇猛、公正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