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 本義指的是村野老人。野老也是杜甫的一首詩歌。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時,雖然有了一個憩息之處,然而國家殘破、生靈塗炭的現實,卻時時在撞擊他的心靈,使他無法寧靜。這首詩就揭示了他內心這種微妙深刻的感情波動。
高昌國 位於今新疆吐魯番東南之哈喇和卓地方,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地處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線,為東西交通往來的要衝,亦為古代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唐代“安史之亂”,時高昌被回鶻侵占。
於闐國 是古代西域王國,我國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古代居民屬於操印歐語係的塞種人。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於闐地處塔裏木盆地南沿,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於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即今和田約特幹遺址。
[閱讀鏈接]
李靜訓墓位於今西安市玉祥門外西大街南約50米處。李靜訓家世顯赫,她的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將,曾隨隋文帝楊堅一起打天下,後來官至上柱國。據墓誌記載,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後的溺愛,一直在宮中撫養,後來歿於宮中,年方9歲。皇太後楊麗華十分悲痛,厚禮葬之。
李靜訓墓的隨葬品甚多,有數量繁多的陶俑、項鏈、手鐲、金銀器皿等,宛如微縮的繁華世間。其中的陶俑,反映了隋代婦女裝束的情況,是重要的史料。
唐代服裝空前豐富多彩
由隋入唐,我國古代服裝發展到全盛時期,“唐裝”的雍容華貴、富麗堂皇,充分體現了唐代服裝空前繁榮的局麵。
冠服製度是封建社會權力等級的象征。唐高祖李淵於624年頒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律》,其中包括服裝的律令,計有天子之服、皇後之服、皇太子之服、太子妃之服、群臣之服和命婦之服。
天子服裝包括大裘冕、袞冕、鷩冕等14種;皇太子服裝包括袞冕、遠遊冠、公服等6種;群臣服裝有袞冕、法冠、公服等22種;皇後服裝有褘衣、鞠衣、鈿釵襢衣3種;皇太子妃服裝有褕翟、鞠衣、鈿釵禮衣3種;命婦服裝有翟衣、鈿釵禮衣、禮衣等6種。這些服裝的配套方式和服用對象及服用場合,都有詳細說明。
唐代官服發展了古代深衣製的傳統形式,於領座、袖口、衣裾邊緣加貼邊,衣服前後身都是直裁的,在前後襟下緣各用一整幅布橫接成橫襴,腰部用革帶緊束。官服的衣袖分直袖式和寬袖式兩種,直袖窄緊,夾直如溝,這種款式便於活動,寬袖大裾的款式則可表現瀟灑華貴的風度。
唐代冠服製度在《武德律》推行之後,也在不斷修改完善,它上承周漢傳統,從服裝配套、服裝質料、紋飾色彩等方麵形成了完整的係列,對後世冠服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代服裝的發展是多方麵的,平民百姓的服裝自然也在其中。這些服裝,共同構成了“唐裝”的繁榮景象。
唐代一般男子的服裝以袍衫為主,其結構形式在秦漢和魏晉時期袍服的基礎上,又摻揉了胡裝風格,其款式特點為圓領、窄袖,領、袖、裾等部位不設緣邊裝飾,袍長至膝或及足,腰束革帶。
袍衫在唐代穿著普遍,帝王常服及百官品色服均為袍式。一般士庶亦可穿著袍衫,但其顏色有限製,多穿白色的袍衫。
胡服在中原地區流行,自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始至唐代達到極盛。盛行胡裝的原因同唐代社會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有關,從出土的唐代士俑、“唐三彩”及壁畫中,到處可見身著胡服的人物形象。
唐代男子普遍穿著的服裝除袍衫、胡裝外,還有半臂。半臂是一種半袖上衣,其形式為合領、對襟、半袖、衣長至膝,常春秋穿著。
唐代男子的首服,以襆頭巾帽應用得最廣泛,為這一時期典型首服。襆頭是一種經過裁製的四腳巾帛,前兩角綴兩個大帶,後兩腳綴兩個小帶,戴時將前麵兩腳包過前額繞至腦後結係在大帶下垂著,另外兩角由後朝前,自下而上收係於腦頂發髻上。
唐代軍戎服也豐富多彩。唐代在戰場上馳騁的都是人披馬甲不具裝的輕騎,步兵鎧甲占步兵人數的一半以上。據《唐六典》記載,唐甲有明光甲、光西甲、細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鎖子甲等13種。其中的鎖子甲異常堅固,射不可入。此種鎧甲分成大中小三種型號,按體型高矮分給戰士使用。
唐代的女子服裝,可謂我國古代服裝中最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200餘年的女子服裝形象,可主要分為襦裙服、女著男裝、女著胡服三種穿著形式。
襦裙服是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著長裙,佩披帛,加半臂的傳統裝束。襦裙裝在接受外來服裝影響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於是襦裙裝成為唐代乃至整個我國服裝史中最為精彩而又動人的一種配套裝束了。
襦很短,一般隻長到腰,是唐代女服的特點。與此相近的衫,卻長至胯或更長。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個階層的常服,非常普遍,而且喜歡紅,淺紅或淡赭,淺綠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