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服戴紗帽籠巾,下麵多先戴網巾,起到約發作用。天啟時,削去網帶,止束下網,名為“懶收網”。
另外還有四周巾、純陽巾、老人巾、將巾和結巾、兩儀巾、萬字巾、鑿子巾、淩雲巾等。
四周巾用二尺多的幅帛裹頭,餘幅後垂,為燕居之飾。純陽巾頂部用帛疊成一寸寬的硬褶,疊好後像一排竹簡垂之於後,以八仙中的呂洞賓號純陽名之。老人巾是明初始興的巾樣,明太祖用手將頂部按成前仰後俯狀,然後依樣改製之,惟老年人所戴,故稱老年巾。將巾和結巾,都是用尺帛裹頭,又綴片帛於後,其末端下垂,俗稱紮巾。兩儀巾後垂飛葉兩片。萬字巾上闊下狹形如萬字。鑿子巾即唐巾去掉帶子。淩雲巾因形狀特別詭異,故被禁用。
明代的帽子有很多種類,有瓜皮帽、軟帽、烏紗帽、煙墩帽、邊鼓帽、瓦楞帽、奓簷帽、莎草帽、大帽、氈笠、韃帽和方頂笠子等。
明代民間最流行的是瓜皮帽,當時稱六合一統帽或小帽,是用六塊羅帛縫拚,六瓣合縫,下有帽簷,當時南方百姓冬天都戴它。明代瓜皮帽頂隻許用水晶、香木。
軟帽為一塊圓形布帛作帽頂,下縫布帛帽圈而成的便帽,後垂雙帶,廣州東山梅花村明戴縉墓曾出土此種軟帽。與江蘇揚州明墓出土的儒巾款式基本相同。
烏紗帽是用烏紗製作的圓頂官帽,東晉時期已有。隋代帝王貴臣多穿黃色紋綾袍、烏紗帽、九環帶、烏皮靴,後漸行於民間。唐代風行折上巾,烏紗帽漸廢。明代襆頭形式製烏紗帽為百官公服,上海盧灣區明潘氏墓曾有烏紗帽實物出土。而北京定陵出土明萬曆皇帝所戴翼善冠,則是唐代烏紗折上巾的發展。
煙墩帽直簷而頂稍細,上綴金蟒或珠玉帽頂。冬用鶴絨或紵絲、縐、紗製作,夏用馬尾結成,內臣所戴,四川陽城明墓有戴煙墩帽俑出土。
邊鼓帽是一種長尖頂帶簷的圓帽,屬於元代遺製,為一般市井少年、平民、仆役等常戴,明嘉靖時極流行,清代亦常見。
瓦楞帽因其帽頂折疊似瓦楞,故名。或用牛馬尾編結。嘉靖初生員戴之,後民間富者亦戴。
奓簷帽為圓帽頂,帽簷外奓如鈸笠,可以遮陽的帽子。圓帽是元世祖出獵時因日光射目,以樹葉置帽前,其後雍古剌拉氏用氈片置帽子前後,即奓簷帽。明宣宗行樂圖、明憲宗行樂圖畫帝王便服,也戴這種帽子。
莎草帽又名夫須,用莎草皮編為笠,用以避雨,皇帝所戴。
大帽是明太祖賜人之物。明太祖見生員在烈日中上班,就賜遮陰帽,形如煙墩帽而有帽簷。
氈笠帽形尖圓而有帽頂,卷帽簷前高後低,為遊牧民族傳統帽式
韃帽用皮子縫成瓜皮帽形,帽頂掛獸皮為飾,帽簷緣毛皮出鋒,此亦遊牧民族傳統帽式。
方頂笠子為明代農民所戴,多劈細竹篾做胎,外罩馬尾漆紗羅。元代笠子帽作方頂式,蒙古族中層官吏所戴,明弘治刻本《李孝美墨譜》所畫製墨工人都戴此種笠子。
明代巾帽種類繁多,官服冠帽,傳承唐宋遺製而形製更趨繁麗,一般巾帽則常保持元代蒙古族狀貌,因其造型簡約而適用。
明代履製中,包括靴、舄、高跟鞋、福字履、雨鞋,還有鑲邊雲頭履、蒲鞋和尖頭弓鞋。
明代皇帝常服穿皮靴,冬穿鑲繡口氈靴,教坊及禦前供奉者、儒士生員許穿靴,校尉和力士值勤時許穿靴,若出外則不許穿。庶民、商賈、技藝、步軍及餘丁等都不許穿靴。
我國北方寒冷,宮中冬天許穿生牛皮製的直縫靴,以及薄底黑皮靴。南方冬天也可以穿氈靴,在江蘇揚州明墓中曾有實物出土。
舄是按古禮在舉行祭禮所穿的鞋底裝有木底的複底靴,皇帝穿的舄顏色有赤、白、黑三種,以赤為上。皇後有元、赤、青三種,以元色為上。赤是盛陽之色,表陽陰之義,元是正陰之色,表幽陰之義。所以皇帝在最隆重的祭禮穿赤舄,皇後則穿元舄,舄的材料是綢緞。
高跟鞋為明代時新的女鞋,於鞋底後部裝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長圓底跟,以絲綢裱裹。北京定陵出土的尖足鳳頭高跟鞋,製作十分考究。
福字履用絨錦、棉布麵料製作,履頭正麵繡金福字,字旁以雲形圍邊,履幫側麵鑲卷葉紋緞子履口,襯寧綢為心,下配八層布托毛底正緔,加燙白幹粉。福字履流行至清代。
雨鞋是明代人雨天所穿,百官在雨天穿釘靴上朝,聲音極為嘈雜。後來明太祖令作軟底皮鞋套在靴外,後來就被稱為雨鞋了。
鑲邊雲頭履是鄉村先輩中有學問者所穿;蒲鞋為南方勞動者所穿;尖頭弓鞋為明代婦女所穿。
[旁注]
紗帽 古代君主、官員戴的一種帽子,用紗製成。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於洪武三年作出規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也可戴烏紗帽。從此,“烏紗帽”遂成為官員的代名詞。
呂洞賓 (796年~?),原名呂喦,字洞賓,道號純陽子,唐代永樂縣招賢裏人,即現在的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道教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師,鍾、呂內丹派、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
戴縉 (1427年~1510年),字子容,號雲巢居士,廣東南海人,嶺南戴氏第十一世孫。明成化進士,授官禦史,官至南京工部尚書。戴縉為官清慎自持,執法不阿,遇事論列不失憲體。著有《雲巢詩稿》及《疏草》諸文集。他的名字被《中國人名大辭典》收錄。
生員 唐代國學及州、縣學規定學生員額,因稱生員。明、清指經過各級考試入府、州、縣學者,通名生員,俗稱秀才,亦稱諸生。生員常受本地教官包括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等及明的學道、清的學政監督考核。生員的名目分廩膳生、增廣生、附生。生員見官可以不拜。
刻本 也就是版本類型。亦稱刊本、槧本、鐫本。均指雕版印刷而成的書本。我國雕版印刷術發明很早。唐代已經有雕版印刷的書籍流行。五代已由政府指令國子監校刻“九經”。至宋代,雕版印刷的書籍大盛。旁及遼、金、西夏,直至元、明、清,前後盛行1000餘年。
校尉 官名。是我國曆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職。校,軍事編製單位。尉,軍官。校尉為部隊長之意。戰國末期已有此官職。秦代為中級軍官。漢時達到鼎盛時期,其地位僅次於各將軍。唐、宋、元、明六品以下,清隻限於八九品。明、清以衛士為校尉。明錦衣衛的校尉同差役。清除散官外,實職不用校尉名,僅為俗稱。
力士 我國古代官名。宋代置,掌管旗幟,作為皇帝出行的儀衛,選用健壯軍士充任。明代屬旗手衛,專門執掌金鼓旗幟,隨皇帝車駕出入,並守衛四門。曆史上著名的力士,有唐玄宗身邊的高力士。他是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賢宦之一,忠心耿耿,與唐玄宗不離不棄,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