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飾淵源——飾物出現1(2 / 2)

有意識拔掉側門牙、犬牙或中門牙,人為造成缺損,也人體佩飾的一種。在我國發現有拔牙習俗的原始文化及遺址有許多處。

有資料表明,拔牙習俗最早產生並流行於大汶口文化時期,最盛行的當數黃河下遊的魯南、蘇北一帶,直至近代,拔牙之俗還保留在雲貴川地區的某些少數民族當中。

至於人體上的不固定佩飾,在我國史前各類文化遺址中多有發現。從材料上看,有石、綠鬆石、玉、瑪瑙、牙、蚌、骨、陶等,從種類上看有環、珠、墜、串、笄等,其數量更是不勝其數,從佩飾的部位來分有頭飾、頸飾、肢體飾等。

我國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中有大量頭飾出土,頭飾包括頭發、額部和耳垂的佩飾。梳妝用品發現有梳、笄、約法器等,說明當時人們已不再是披頭散發的了,而是已采用梳子梳理,並用笄或約發器束成一定的發型,額部套上頭串飾,耳懸耳墜。

史前人類的發飾是多種多樣的。元君廟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的笄,大都位於婦女頭頂,長達二三十厘米;青海大通縣孫家寨馬家窯文化出土的彩陶盆內壁所繪人物的腦後都有一束發狀物。

頸飾的飾物可謂最多。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2號墓主的胸部,發現有1串由47顆玉珠、6件玉錐形墜和2件玉管串連而成的項飾;北陰陽營遺址發現人骨頦下有玉璜或瑪瑙的項飾。

肢體飾即臂與腿的佩飾,它類似於頸飾。原始人所佩帶的環帶等飾物很多,手腕、腳腕上特別豐富,腰部也多係帶以為佩飾。

我國古代佩飾藝術如同無聲的語言,默默地告訴我們,當時的人們是如何在簡陋的生活條件下頑強的追求美、塑造美的。古代先民的這種對美的渴望與追求,使人們既改變了自己,又美化了生活,從而一步步地邁向文明社會。

[旁注]

舊石器時期 距今約300萬年至距今約1萬年,以使用打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中華文明的萌動,從170萬年以前的元謀猿人就已經開始了。考古發現證明,元謀人使用石器捕獵,確證了我國古人類的曆史起源和存在。

新石器時期 在考古學上屬於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年代大約從1.8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在公元前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我國大約在前1萬年就已進入新石器時期。

仰韶文化 黃河中遊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三門峽澠池仰韶村被發現故被命名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以河南為中心,東起山東,西至甘肅、青海,北到河套內蒙古長城一線,南抵江漢。當前在我國已發現上千處仰韶文化的遺址。

紅山文化 是距今一個五六千年間在燕山以北、大淩河與西遼河上遊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的農業文化。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內蒙古赤峰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4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經過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大汶口文化 屬於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分布地區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另外該文化類型的遺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發現。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約6300年至4500年。

馬家窯文化 1923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村,故名。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間晚期,有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等四個類型。主要分布於黃河上遊地區及甘肅,青海境內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

良渚文化 分布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屬於新石器時期文化。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種類繁多,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

[閱讀鏈接]

當地球經過最後一次嚴寒的冰期即大理冰期之後,迎來了全新世冰後期溫暖的氣候環境,中華祖先繼承了漫長的舊石器時代積累的經驗,進入了農耕畜牧,改變被動向大自然覓取食物為主動生產繁殖生活資源的階段。

在當時,人們營造房屋,改變穴居方式,男子出外狩獵、打製石器、琢玉;女子從事采集、製陶、發明紡麻、養蠶繅絲、紡織毛、麻、絲布以及縫製衣服。改變了原始的裸態生活,進步為戴冠衣裳、佩戴首飾的文明啟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