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飾淵源——飾物出現2(1 / 3)

佩飾淵源——飾物出現2

黃帝製定服飾的製度

黃帝生活在新石器時期,是當時的氏族部落首領。在與其他部落的戰爭中,黃帝打了很多勝仗,統一了很多部族,並取得了領導地位。

在當時,黃帝看到人們穿著不堪,既不雅觀,也因衣不蔽體而飽受寒冬酷暑的折磨,就教人們把裹身的獸皮麻葛分成上下兩部分,上身為“衣”,縫製袖筒,呈前開式,下身為“裳”,前後各圍一片起遮蔽之用。同時還確定,黑中帶紅的玄色為上衣的顏色,黃色為下裳的顏色。

黃帝不僅開創了“上衣下裳”的服裝形製,還發明了鞋帽及其飾品。

有一年冬天,黃帝派大臣胡巢和於則兩人進山打獵。在山林裏,獵人們個個腰纏獸皮,赤腳露頭,每天在山林裏和野獸搏鬥,獲得了大量獵物。在他們準備返回的時候,氣候突然變得更加寒冷起來,盡管他們燃起熊熊篝火,但仍然抵擋不住嚴寒的侵襲。

由於天氣酷寒,胡巢帶領的50多名打獵的同伴,在一夜之間,就有20多人把耳朵凍掉。於則帶領的30多人,有一半人把雙腳凍爛,無法行動。

在一望無際的深山野林裏,怎樣才能避免更多人被凍傷呢?胡巢正為此著急時,發現眼前的一片樹林裏,樹杈上架著不少鳥窩,冬天來臨後,鳥兒又飛到溫暖的地方去了,現在樹杈上的鳥窩都是空的。

胡巢隨手拿起一塊石頭,看準樹上的一個鳥窩用力甩去,一下子就把鳥窩打下來了。他拾起來仔細看了看,又用手在鳥窩裏外摸了摸,發現鳥窩雖然是用細草和動物毛發織成的,即綿軟、又暖和。他隨手就給身邊一個凍掉耳朵的人戴在頭上。

周圍其他人看到後,也紛紛上樹去摘鳥窩,不大工夫,人人頭上都戴上了鳥窩,這樣,再也不會凍掉耳朵了。

於則帶領的另一路打獵隊伍,遇到了大風雪。他們光著腳板行走在深雪裏,已經凍得麻木,不能繼續前進了。於則坐在一棵大樹下,心急如火,他自己兩隻腳也凍得快要失去知覺了。為了活動取暖,於則兩隻腳不停地往一棵大樹上蹬。

不知蹬了多長時間,於則感到自己的腳似乎蹬進樹身裏了,開始他還不相信,人的腳怎麼能蹬進樹身裏呢?但他仔細一看,用手摸了摸才發現,原來這棵樹的樹心非常綿軟,隻是外麵包著一層硬皮。

於是,於則靈機一動,馬上動員大家一齊動手,把這樹砍倒,截成二尺長的短節,每人根據自己腳的大小,用刀將內部掏空,再往裏邊塞些幹草,穿在腳上,既鬆軟,又暖和。走起路來雖然有些不便,但畢竟比光著腳在雪裏行走要好多了。

不到半天時間,30多名打獵人腳上都穿上了這種用軟木做的木屐。他們再也不怕在冰天雪地裏凍壞雙腳了。

當胡巢和於則帶領的兩支打獵隊伍,抬著各種獵物回來的時候,黃帝親自帶領臣民遠道迎接。

人們發現打獵回來的人,有的頭戴鳥窩,有的腳穿木屐,腰纏獸皮,顯得格外威武,連黃帝也覺得很奇怪。胡巢和於則就把他們進山的經過一一向黃帝作了彙報。

黃帝聽後,大加讚揚,決定給胡巢和於則各記一功,命倉頡給他們刻字留名,皇帝命令把頭上戴的鳥窩叫“帽子”,把腳上穿的木屐叫“鞋”。

據史籍《尚書大傳·略說》記載:“黃帝始製冠冕。”為了讓臣民人人頭上都有帽子戴,個個腳上都有鞋穿,黃帝將帽子和鞋進行改進,做進一步推廣,並為其定下製度。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黃帝不僅製定服飾之製,命名帽子和鞋等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還包括很多當時人們不以為然的飾品,並且發揮著異乎尋常的作用。比如  先秦時期史官修撰的《世本》中說:“黃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視也;充纊,耳不聽讒言也。”意思是說,黃帝製定冠冕製,在冠冕的前後垂有用絲繩係的玉串,讓雙眼不要看邪惡的事物;在冠冕兩旁用塞以麻縷絲絮作為飾物,讓兩耳不要聽讒言和不義的話。

黃帝在冠冕上增加這些佩飾,既是在警示君王要眼睛明察秋毫、耳朵善納諫言,也用以區別人的尊卑,同時表達了追求美的願望。

從那時起,服飾就發揮著保護和裝飾人體等功能。黃帝對衣飾、頭飾、鞋飾的規定,不僅象征性地體現了古代先民的等級以及審美觀念,更使人們的服飾較以前大為改觀,增強了服飾的實用性。從此以後,人類服飾及其製度就開始發展起來。

[旁注]

氏族 原始社會中以相同的血緣關係結合的人類社會群體,其成員出自一個共同的祖先。大約產生於舊石器時代中、晚期。氏族成員的地位平等,集體勞動,平均分配,財產共享。公共事務由氏族首領管理,重大事務由氏族成員組成的氏族會議決定。一般具有共同的圖騰。

於則 則,是黃帝的裔孫,古發明家,發明了用麻編織的鞋子,結束了人們光著腳走路的曆史,因功被封於於,即現在的河南內鄉縣,所以被稱為於則。於則的子孫後代以封地為姓,稱為於氏。通常認為,於則是於姓的始祖。

倉頡 史皇氏,陝西渭南白水人。據我國古代漢字工具書《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被後人尊為中華文字始祖,但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隻是傳說,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文字一出,人類從此由蠻荒歲月轉向文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