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天子本人的服飾變化很大外,周代王後的衣飾和頭飾也有了發展。王後的禮服與國王的禮服相配襯,也和國王冕服那樣分成6種規格,即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祿衣和素紗。前3種為祭服。褘衣是玄色加彩繪的衣服,揄狄青色,闕狄赤色,鞠衣桑黃色,展衣白色,祿衣黑色。揄狄和闕狄是用彩絹刻成雉雞之形,加以彩繪,縫於衣上作裝飾。
王後的6種禮服,其頭飾也是不同的。按照《周禮·天官》的說法,有“副、編、次、追、衡、笄”6種,其中以副最盛飾,其他次之。
副是在頭上加戴假發和全副華麗的首飾,編是在加戴假發的基礎上加一些首飾,次是把原有的頭發梳編打扮使之美化。追是動詞,衡和笄是約發用的飾品,追衡笄是指在頭發上插上約發用的衡和笄。也有人把追釋為玉石飾物,衡懸於兩旁當耳之處,笄貫於發髻之中。
除了天子和王後的佩飾,還有一般服裝及相應的佩飾,包括玄端、深衣、袍、襦、裘,以及舄履和軍戎服。
玄端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為國家的法服。其中諸侯的玄端與玄冠素裳相配,上士亦配素裳,中士配黃裳,下士配前玄後黃的雜裳,並用黑帶佩係,與雜裳同顏色。
深衣一般用白布製作,是上衣與下裳連成一起的長衣服。在儒家理論上,說深衣的袖圓似規,領方似矩,背後垂直如繩,下擺平衡似權,符合規、矩、繩、權、衡五種原理,所以深衣是比朝服次一等的服裝。庶人則用它當作“吉服”來穿。後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深衣開始盛行。
袍也是上衣和下裳連成一體的長衣服,但有夾層,夾層裏裝有禦寒的舊棉絮。如果夾層所裝的是新棉絮,則稱為“繭”。若裝的是劣質的絮頭或細碎枲麻充數的,稱之為“縕”。在周代,袍是作為一種生活便裝,而不作為禮服的。古代士兵也穿袍。
襦是比袍短一些的棉衣。如果是質料很粗陋的襦衣,則稱為“褐”。褐衣是勞動人民的服裝。
裘是材質貴重的服裝之一,例如天子的大裘采用黑羔皮來做,大人貴族穿錦衣狐裘。狐裘中又以白狐裘為珍貴。其次為黃狐裘、青狐裘、虎裘、貉裘,再次為狼皮、狗皮、老羊皮等。天子、諸侯的裘用全裘不加袖飾,下卿、大夫則以豹皮飾作為袖端。
商周時期,男女穿的鞋子是一樣的,有赤舄、黑舄、素履、葛履種種。履是單底的,舄是雙底的。屨是牙底相接處所鑲的赤色或黃色縫條。國王的舄可分三等,赤舄為上,白舄、黑舄次之。王後以玄舄為上,青舄、赤舄次之。
商周時期的軍隊已用銅盔和革甲等作為防身的裝備。甲衣也可加漆,用黑漆或紅漆以及其他顏色。甲衣外麵還可再披裹各種顏色的外衣,稱為衷甲。由各種鮮明的顏色的衣甲和旗幟,組成威嚴的軍陣。
此外,商周時期的銅盔頂端還留有做為裝飾用的插羽毛的孔管,古時常常插鶡鳥的羽毛。鶡鳥的羽毛不僅非常漂亮,而且這種鳥兒凶猛好鬥,至死不怯,所以又象征勇猛無敵。
[旁注]
伊尹 名伊,一說名摯,夏末商初人。曾輔佐商湯王建立商朝,被後人尊之為我國曆史上的賢相,奉祀為“商元聖”,是曆史上第一個以負鼎俎調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國家的傑出庖人。他創立的“五味調和說”與“火候論”,至今仍是我國烹飪的不變之規。被譽為“帝王之師”、“中華廚祖”。
袞服 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廟及正旦、冬至、聖節等重大慶典活動時穿用的禮服。我國傳統的袞衣主體分上衣與下裳兩部分,衣裳以龍、日、月、星辰、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紋為飾,另有蔽膝、革帶、大帶、綬等配飾。
五行生克 是五行學說的一種觀點。認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最基本物質構成的,它們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7。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玄端 為先秦時通用的朝服及士禮服,是華夏禮服“衣裳製度”的體現。後深衣流行後玄端逐漸廢止,後來明代恢複古玄端製而造“忠靖服”。因玄端服無章彩紋飾,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內涵,所以這種服製稱為“玄端”。
深衣 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說,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深衣是華夏服飾文化的代表。
[閱讀鏈接]
據司馬遷《史記·孟嚐君列傳》記載:齊國貴族孟嚐君到秦國訪問時,送給秦昭王一件白狐裘,它的價格極為昂貴,舉世無雙。後來,秦昭王想扣留孟嚐君,孟嚐君隻好求助秦王的寵妃。
於是寵妃提出要孟嚐君也送她一件白狐裘作為放行的條件, 但是這種白狐裘隻有一件,情急之下,孟嚐君的門客便學狗叫騙過衛兵,從秦王的倉庫中把白狐裘偷出來,送給秦王的寵妃,換得了放他們通行的命令,逃出秦國。從此,白狐裘在衣服中的聲價更是價值連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