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飾淵源——飾物出現3(1 / 3)

佩飾淵源——飾物出現3

商周時期的佩飾藝術

商周時期,奴隸主階級對佩飾極為重視,設立了專門的手工作坊來生產。人們通過發飾、耳飾、頸飾、臂飾、佩璜等佩飾,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資生活和精神生活。

這個時期首飾佩飾製品有骨、玉、蚌、金、銅等,其中玉製品最為突出。周代奴隸主以美玉比喻人的品格,玉成為奴隸主貴族道德人格的象征。

發飾用來妝飾頭發及頭部。商周時期妝飾頭發主要用笄、簪和梳。笄有骨笄、蚌笄、玉笄、銅笄、金笄等,其形製也各有特點。骨笄、蚌笄、玉笄在我國在新石器時期就用以固定發髻。考古發現證明,商周時期的笄從種類到材質都有了新的發展。

西周時期的笄在陝西長安灃河東西兩岸的周代都城豐鎬遺址,張家坡西周居住地遺址均有出土,有骨笄700餘件,有的在笄頂雕刻鳥紋,有的在頂端加圓錐形或平頂笄帽,有的再加飾骨環,有的加嵌綠鬆石裝飾。

周代男女都用笄,除固定發髻外,也用來固定冠帽。古時的帽大可以戴住頭部,但小冠隻能戴住發髻,所以戴冠必須用雙笄從左右兩側插進發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稱為“衡笄”,周代設“追師”的官來進行管理。

衡笄插進冠帽固定於發髻之後,還要從左右兩笄端用絲帶拉到頜下係住。至於絲帶的顏色,天子的玉笄為紅色組紘,諸侯的玉笄為青色組紘,大夫、士的骨笄為黑色組紘。紘是冠冕上的帶子,由頷下向上係於笄,垂者為纓。

用來固定發髻的笄叫“鬠笄”。從周代起,女子年滿15歲便算成人,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沒有許嫁,到20歲時也要舉行笄禮,由一個婦人給適齡女子梳一個發髻,插上一支笄,禮後再取下。

商周時期的笄大體可分為四種形式。圓柱體的笄身套接圓錐形笄帽,套接後在笄帽基部橫穿一孔穿過笄身,從這個孔插入骨榫予以固定。

用整塊肢骨磨成笄首呈梯形或正方形,側麵呈扁形,笄首外圍有陰線刻紋的骨笄。這種笄多出於殷墟。

用整塊肢骨製作並在笄首刻高冠長尾的鳳鳥紋,還有在鳳鳥的眼、胸部位鑲嵌小寶石的骨笄,西安灃西出土的西周骨笄上還有在大鳥背上又立小鳥的造型。

在鄭州北郊的商代遺址、河南安陽晚商宮殿遺址及西安灃河西周遺址,均發現有笄首作夔龍紋、周圍透雕著鋸齒形缺口的笄,這枚笄全長20多厘米,笄首長約7厘米,特意突出了裝飾的作用。

笄後來改用金、銀、銅等金屬製作,針細頭粗,強調裝飾美化的作用,就逐漸演化為後來的簪了。

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平穀劉家河商中期墓中挖掘出土一件金簪,長27.7厘米,頭寬2.9厘米,重108.7克,截麵為鈍三角形,尾部有長約4厘米的榫狀小釘。

梳的形式到商周時期已很注意美觀,商代的梳有骨梳和玉梳。背部平直,中央有突起,梳身為長方形,是商代梳的基本特點。至周代梳背向弧形變化。

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的骨梳,背麵平直,背正中刻有一隻小鳥,身呈扁方形有線刻獸麵紋為飾,其左右兩側鏤出棱脊戚齒紋,下麵用一條曲折紋邊與梳齒相隔,梳齒已殘斷。

婦好墓出土的玉梳,一式在梳背雕兩隻相向而立的鸚鵡,有齒15枚,其中的3枚已斷去。另一式頂上有長方形突出,兩麵雕獸麵紋,8齒。

用笄、簪和梳等梳妝工具做成的商代男女發式很有特點。商代男子主要有辮發盤頂的發式。河南安陽股墟婦好墓出土的玉人,為商代男子發式,以梳辮發為主。

從出土文物的形象資料來看,這個時期的男子辮發樣式較多,有總發至頂,編成一個辮子,垂至腦後的;有左右兩側梳辮,辮梢卷曲,下垂至肩的;還有將發編成辮子盤繞於頂的等等。

由於年代久遠,商代婦女的發式資料非常珍貴,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商代透雕玉人佩,頭部非常寫實。頭上戴著帽箍,頭發向後梳,並在頭頂兩側梳發髻,其餘鬢發自然下垂,兩鬢發尾微向上卷成螫尾形,在發髻上插有對稱的鳥型發笄。

這種鳥型發笄多成雙出現,且多用於女子,含有成雙成對的喻意。這種梳雙髻,插雙笄的發式,自商周以來,一直是未成年男女的發式。

商周時期的耳飾有玦、瑱、璫、環等,其中玦曾經在安陽婦好墓出土。這些耳飾除圓環形帶缺縫外,還有將環形演化成獸紋的。陝西寶雞福臨東周墓出土的4塊石玦,都散落在墓主人耳旁,河南洛陽中州路東周墓墓主人兩耳邊各有一片狀或柱狀石玦。

瑱是一種垂飾,有兩種佩戴方法,一種是從祭服冠帽左右兩方的衡笄用紞垂掛於兩旁正當耳孔之處。紞是冠冕上用來係瑱的帶子。另一種是直接垂於耳上。當用於喪葬時,先在逝者的耳朵裏塞一紫絲綿,再把瑱垂於逝者的耳孔上。

璫是直接穿掛於耳上的耳飾,在天津薊縣圍紡商代遺址出土的銅耳璫,尾端錐形,一端呈喇叭口狀。北京平穀劉家河商墓出土的金耳璫,重0.8克,喇叭口寬2.2厘米。墜部呈喇叭狀,底部周邊有一溝槽,原來可能有鑲嵌物,璫上部成半圓形彎曲。

商代晚期耳璫,上部用金絲彎成鉤狀,下部以金片捶壓成卷曲的裝飾,鉤與裝飾的連接處穿有1顆至2顆綠鬆石圓珠。山西石樓後蘭家溝及永和下辛角村商墓均有此種耳璫發現。

商代的頸飾可見於考古發現。在安徽輝縣琉璃閣第140號殷墓發現過由灰色玉管珠串成的頸飾,同區第32號殷墓出土以2110顆白色扁平圓珠串成的頸飾。

河南鄭州銘功路2號商墓發現了1000餘枚蚌珠,並列為6串,可能佩於頸後,再盤繞於胸前和腰部。河南安陽大司空村265號殷墓,在人架頸部發現20個蚌飾。

山西保德林遮峪發現了18枚用珠狀、梅花狀、圓盤狀的琥珀,綠鬆石、玉、骨製成的串飾,置於人架頸部及胸部。

山東濟陽劉台子西周早期墓出土一件長110厘米的珠串,其中有白玉龜飾13件,白玉棍飾1件,紅瑪瑙串珠5粒,其餘是綠鬆石及黑白串珠,最小的僅有芝麻粒大,但中間穿孔正規。

陝西西安灃西張家坡188號西周墓,人架頸部有11件小玉片、4件貝、1件小玉飾連成的串飾,同區406號墓出土小玉塊86塊,內11塊含於口內,其餘均在胸前,也可能是串飾。

具有代表性的商代臂飾是在婦好墓出土的各種形式的玉瑗,第一種器形較長寬,外廓中間部位有一凸棱。第二種是外廓中間凹下,兩邊凸起成凹弧形。第三種是內緣凸起的有唇瑗,形似碗托,後來的清乾隆皇帝做了幾件玉碗托,就是根據這種形式製造的。第四種是將唇瑗外緣板塊體雕鏤成花紋。

商代已有金臂釧,北京平穀劉家河商代中期墓曾出土一雙金臂釧,截麵直徑0.3厘米,釧直徑12.5厘米,其中一隻重93.7克,另一隻重79.8克,兩件含金量為85%,餘為少量的銀及微量的銅。各用一金環將兩端拱起呈扇狀,變成環形。

佩璜是一種玩賞性的佩玉,與禮器上的璜無關。商代佩璜已由素麵無紋演變為人紋璜、鳥紋璜、魚紋璜、獸紋璜等等。一直流傳到西周後期。

商代佩璜大體有兩大類,一類是在璜的基本形製的規範下,或素麵無紋,或略施紋飾,保持禮器以“不琢為貴”的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