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類是把璜雕刻成動物、器物的輪廓,以紋飾的裝飾美為主的,這類佩璜為數甚多,有人形璜、龍紋璜、獸紋璜、鳥紋璜、魚紋璜等等。
安陽侯家莊西北崗、小屯、殷墟婦好墓等處出土的商代人形璜都呈跪坐形,跪坐姿勢易於與璜的造型適合,同時跪坐也是商民族的生活習慣。長條龍紋適合彎曲,也便於做成璜形。其他如獸紋璜有虎紋;鳥紋將冠羽及尾羽拉長彎曲也極易變成璜形;角紋璜則為數不多。
此外還有象紋佩、牛紋佩、兔紋佩、龜紋佩、鹿紋佩、鳥紋佩、鳳紋佩等等,形式變化較自由。
總之,商周時期的佩飾不僅材質高貴、形式華美,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以及美化作用,而且被賦予了宗教性和階級性,逐漸被賦予更多的精神內涵。
[旁注]
追師 古代官名。《周禮》謂天官所屬有追師,設下士2 人及府、史、工、徒等人員。掌王後、九嬪外內命妃的頭上服飾,包括假髻及各種首飾。追,是治的意思,專門管理是治玉石。
笄禮 即漢民族女孩成人禮,古代嘉禮的一種。俗稱“上頭”、“上頭禮”。始於周代起。一般在15歲舉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許人,則年至20也行笄禮.笄禮是我國漢民族傳統的成人儀禮,是漢民族重要的人文遺產,它在曆史上,對於個體成員成長的激勵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婦好墓 於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發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婦好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女將軍。婦好墓雖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隨葬品極為豐富,共出土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質地的文物1928件。
玉瑗 我國古代的一種臂飾,扁圓而有大孔,即扁圓環形。戰國玉瑗形狀與新石器時代的瑗的區別,是戰國玉瑗紋飾漸多,有些作紐絲紋的玉瑗,肉部中央加厚,兩邊變薄,剖麵如棗核形。紋飾以縠紋和雲雷紋為多。也有變化成一條首尾相接的龍形或變化成筒形的。
禮器 我國古代貴族在舉行祭祀、宴饗、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中使用的器物。禮器是在原始社會晚期隨著氏族貴族的出現而產生的。進入商周社會後,禮器有了很大的發展,成為“禮治”的象征,用以調節王權內部的秩序,從而維護社會穩定。
[閱讀鏈接]
據記錄周朝曆史的古代史書《逸周書·世俘解》說周武王滅商、商紂王用玉環身自焚,焚玉四千。周武王最後獲得了大量的商代王室的寶玉,可見商紂王對寶石玉器的崇愛。
在當時,在上層貴族階級內部,用繁複的“禮”去維係等級秩序,如《禮記·王藻》中說:“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在行則鳴佩玉,是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又說:“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蒼玉,子佩瑜玉,士佩瓀玫。”以上所引文獻,說明當時奴隸主階級使用玉石佩飾的普遍程度。
春秋戰國時的飾物
春秋戰國時期繼承商周時期佩飾藝術的傳統,除形式的裝飾美和材質的珍貴之外,也帶有禮教德操和社會等級地位的內涵,至於工藝技巧則發展到更加精美的程度。
這一時期的佩飾物品,包括發飾、耳飾、頸飾、臂飾、腰飾帶鉤、佩玉、佩璜,以及金屬工藝裝飾等。
梳篦是梳理頭發的用具,也把梳篦插在頭發上作裝飾,春秋戰國梳篦的形狀,背部呈圓弧形,表麵有對稱紋飾。梳的形狀向扁長而低的形狀變化,梳齒也更多了,更便於使用。
春秋戰國時期的梳篦實物,有河南淅川春秋時期墓出土的玉梳、山西長治分水嶺春秋時期墓出土的竹梳、湖北江陵拍馬山和四川青川戰國時期墓出土的木梳等。
山西侯馬出土的春秋時期人紋陶範中,女子的頭上插著雙角形篦,其背部作彎角形,與商周的梳篦背上緣近乎平直,背正中有突起物不同。故也有人認為是角形冠。
小型的玦是古代從新石器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種耳飾,春秋戰國的玉玦,有圓形缺口素麵無紋的,有雕琢成紋飾的,有呈柱狀加缺口的。戰國時期的中山國墓出土有夔龍首黃玉玦一件, 廣東曲江石峽墓出土有圓廓外4個半月形突飾的玉玦,這些玉玦的外形有呈柱形的,有呈橢圓形並且孔不居中的,有上寬下窄橢圓的,形製多種多樣。
頸飾是原始社會就普遍佩戴的裝飾,春秋戰國時期的頸飾出土數量很多。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綠鬆石1000多粒,均有穿孔,大小不一,裝一盒中,又有穿孔骨珠一百多粒。排作兩圈,每隔兩排4顆小的,用1顆大的將兩排連在一起,串成大小相間、單雙相連的形狀。
山西侯馬上馬村春秋時期墓出土兩玉串,大的一串由瑪瑙珠、骨珠、玉珠、玉環、玉獸等20枚組成,珠的形狀有棗形的、管狀的、珠形的、六菱形的、長方形的,都有穿孔。小的由11枚組成,形式質料相同,出土時置於墓主人胸部。
河北懷來北辛堡兩座燕國墓,一座出土綠鬆石串珠264枚,另一座出土1975枚。前墓所出除少數較大外,多數都很小,有的如綠豆、有的如粟粒大小,且都有穿孔,出土位置在墓主人的頸部。後墓出土的除綠鬆石外,還有白石製成的串珠。戰國時期中山國王墓出土瑪瑙項鏈2串,一串222粒,另一串74粒,均呈管形,做工細膩精美。
玉瑗是我國從新石器時代流傳下來的一種臂飾,扁圓而有大孔,即扁圓環形。戰國玉瑗形狀與新石器時代的瑗有所區別,表現在戰國玉瑗紋飾漸多,有些作紐絲紋的玉瑗,中央加厚,兩邊變薄,剖麵如棗核形。
在紋飾內容方麵,戰國時期玉瑗的紋飾以縠紋和雲雷紋居多,也有變化成一條首尾相接的龍形或變化成筒形的。
春秋戰國時期的指環也有出土,山西侯馬上馬村春秋時期墓出土2件血紅色的瑪瑙指環,斷麵呈六角形,使後人得以了解這一時期的指環形製。。
瑪瑙古稱瓊,又稱赤玉。據《後漢書·東夷傳》記載:東北的扶餘、挹婁出赤玉,也就是產瑪瑙,有“瑪瑙無紅一世窮”的說法。
在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遺址中,曾多次出土玉帶鉤,大多出於屍骨的下肢部位。商周時期的腰帶多為絲帛所製的寬帶,又名紳帶。紳即絲帶束緊腰部後下垂的部分。
女子的腰帶也用絲質,下垂部分稱作襳褵。女子的長腰帶稱作綢繆,打成環狀結並易於解開的稱作紐,打緊死結不易解開的稱作締。因在紳帶上不好勾掛佩飾,所以又束革帶。隻有貧寒的人才把革帶束在外麵,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把革帶束在裏麵,再在外麵束紳帶。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華夏民族采用青銅帶鉤固定在革帶的一端上,隻要把帶鉤勾住革帶另一端的環或孔眼,就能把革帶鉤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觀,所以就把革帶直接束在外麵來了。革帶的製作也越來越精美華麗,後來不但把革帶漆上顏色,還鑲嵌金玉等裝飾。
到戰國時期,腰帶帶鉤的功用已經有多種,一種是橫裝於帶端用來搭接革帶兩端的,一種是與環相配直掛在革帶上勾掛佩飾的。另有一種較長的衣鉤可裝於衣服肩部勾掛衣領或裝於衣領勾掛衣服於肩部,這種衣鉤仍在和尚的袈裟上使用。
戰國時期的帶鉤形製有多種類型,形式也有多種變化,但鉤體都作“S”形,下麵有柱。比如:形製像螳螂之腹,鉤短,作龍首或鳥首形,下有圓柱,近於一端,柱頂圓形;做成方形的帶鉤,鉤短作獸首形,下方有方柱,近於一端,柱頂較為粗大;還有一種呈圓形、細長頸、短鉤,下有圓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