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鉤的材質高貴,有玉石、金銀、青銅和瑪瑙等,工藝精美,製作除雕鏤花紋外,有的在青銅上鑲嵌綠鬆石,有的在銅或銀上鎏金,有的在銅、鐵上錯金嵌銀,即金銀錯工藝。製作十分考究。
在我國北方居住的匈奴、東胡等部族也在革帶上使用一種類似帶鉤的金屬裝置,即在革帶上裝鬥獸紋銅飾牌而用銅鐍扣結。這類革帶在用鐍扣結和裝飾牌等方麵都與中原革帶的帶鉤不同,屬於不同發源地的帶飾。
古人佩玉大有講究,佩有全佩、組佩,及禮製以外的裝飾性玉佩。全佩由珩、璜、琚、瑀、衝牙等組合。組佩是將數件佩玉用彩組串聯懸掛於革帶上。
戰國時期墓出土的10件組佩彩繪俑中,有一件高64厘米,身穿交領右衽直裾袍,寬袖,袖口飾菱紋緣,腰懸穿珠,玉璜、玉璧、彩結、彩環組佩,後背腰束黃、紅相間的三角紋錦帶,衣襟內露鮮豔的內衣,氣度不凡。
裝飾性玉佩包括生肖形玉佩、人紋佩、龍紋佩、鳥紋佩、獸紋佩等,這類玉佩比商周時期細膩精美,逐漸演變為佩璜和係璧。
更為精巧絕倫的則是鏤空活環套扣的玉佩,例如: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戰國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青玉4節佩,長9.5厘米,寬7.2厘米,厚0.4厘米,係由3個透空的活環套扣相連,可開可合;3個活環上飾有首尾相連的蛇紋,4節皆鏤空,刻有不同姿態的龍紋,最上麵1節有穿孔可佩掛。
同時出土的玉器多節佩,通長48.5厘米,最寬8.5厘米,全器可分解成5組,插榫接合後可成一器,接合後可展可合,共26節,均由活環套接。其中有4個活環套由金屬材料的接榫插接而成,可以拆卸。有8個環套是鏤空的,不能拆卸。通體飾有龍紋和勾連紋,精巧無比。
佩璜和紐座係璧都是禮器以外的飾品,更具有審美的賞玩性和裝飾性。商代已經有人紋、鳥紋、魚紋、獸紋的佩璜,這種形式一直流傳到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的佩璜紋飾日趨繁複,題材多龍鳳蟠螭雲紋,周身施飾。同時,玉珩、玉觿、玉璧及其他玉佩、玉飾的紋飾也日趨繁縟華麗,工技美巧。
春秋時隨著青銅器物輕型化的趨向,係璧也成為單獨的佩飾而多施紋飾。但作為璧的圓形是保留著的,一般在圓形周圍附加裝飾。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在金屬工藝加工方麵已經掌握了焊接榫卯、鑲嵌、鎏金、鏤空、失蠟澆鑄、金銀錯嵌等技術,製作各種精美的器物。
金屬工藝加工技藝不僅在華夏地區發展,在北方匈奴族地區,金屬工藝也很先進。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阿魯柴登曾經出土1件戰國鷹鳥頂金冠,被考古研究者認為是匈奴王冠,由冠頂和冠帶兩部分組合而成。
鷹鳥冠頂高7.1厘米,重192克,雄鷹展翅立於半球冠頂中央,其下為厚金片捶打的半球麵體,飾有四隻狼與盤角羊咬鬥的紋飾。鷹的頭部、頸部鑲有兩塊綠鬆石,頭與尾可以左右搖動。
冠帶徑16.5厘米,重1022.4克,由3條半圓形金條組合,從前麵看,冠帶上下是2條繩紋飾邊,這2條金條飾邊的中間有榫鉚相互接合。從後麵看,另有1條金條圍過來與前麵2條金條榫鉚連接成圓環形帽圈,再在圓環左右分別裝飾虎、盤角羊、馬等動物浮雕,與冠頂組合成金冠,二者可以拆卸組裝。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更加豐富。由於當時織繡工藝的巨大進步,使得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比如河南襄邑的織有彩色花紋的錦緞,山東齊魯的白細絹、綺、縞、文繡等久盛不衰。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
當時各種形製的帽子,非常引人注目,精致的用薄如蟬翼的輕紗,貴重的用黃金珠玉裝飾,形狀有的如覆杯上聳。 鞋的樣式也很多,多用小鹿皮製作,或用絲縷、細草編成。其中女子的鞋愛用毛皮鑲緣作為出鋒,還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質錦繡手套,做工令人驚歎。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最智巧的設計,是在兩腋下腰縫與袖縫交界處各嵌入一片矩形麵料,其作用能使平麵剪裁立體化,可以完美地表現人的體形,兩袖也獲得更大的展轉運肘功能。
總之,春秋戰國時期的佩飾,品類多樣,材質高貴,製作考究,服飾工藝精美,寓意豐富。是我國佩飾和服飾發展曆史上的重要階段。
[旁注]
禮教 即禮儀教化,禮教是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禮樂文化,因其重視名分,又稱名教,即以名為教。禮教思想統治影響中華民族2000餘年。對名教係統的破壞行為稱為“僭越”。僭越就是指做出超越自身階級應有的行為,儒家認為這樣會破壞名教係統。
中山國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前身為北方狄族鮮虞部落,姬姓。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曆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都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經曆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的事件。後被魏樂羊、吳起統帥軍隊占領,從此一蹶不振。
扶餘 古國名,亦作夫餘,是居住在我國東北部的古老民族扶餘人所建立的東北亞國家。扶餘人聚居於今日我國東北,那裏穀物豐盛,餘糧頗多。扶餘國從立國到被高句麗滅國為止,曆時約700年。後世的高麗,百濟都是扶餘國的延續。
挹婁 我國古代的一個民族,來源於肅慎。公元5世紀後,改號勿吉。 挹婁族稱出現於西漢時期。挹婁的活動區域在今遼寧省東北部和吉林、黑龍江兩省東半部及黑龍江以北、烏蘇裏江以東的廣大地區內。到南北朝時期,挹婁勢力衰落,
金銀錯 此工藝最早始見於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主要用於青銅器製作的各種器皿,車馬器具及兵器等實用器物上的裝飾圖案。到春秋中晚期才興盛起來的,它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但它一出現,很快就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迎。
東胡 是我國東北部的古老遊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了大約1300年。東胡、濊貊、肅慎被稱為我國古代東北三大民族。東胡語言屬阿爾泰語係。東胡是一個部落聯盟,包括了當時族屬相同而名號不一的大小部落。
榫卯 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這是我國古代建築、家具,以及其他木製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工匠手藝的高低,通過榫卯的結構就能清楚地反映出來。
[閱讀鏈接]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係腰帶的掛鉤,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帶鉤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帶鉤是身份象征,帶鉤所用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都是判斷帶鉤價值的標準。
古文獻記載春秋時齊國管仲追趕齊桓公,拔箭向齊桓公射去,正好射中齊桓公的帶鉤,齊桓公裝死躲過了這場災難,後成為齊國的國君。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記前仇,重用管仲,終於完成霸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