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潮流——不斷豐富1
中華民族追求美麗的腳步從未間斷。如果說先秦時期的佩飾藝術重在外在之美,那麼從秦漢建立“大一統”國家之後,人們不但追求外在美, 也通過各種佩飾方式彰顯內在之美,籍以襯托高尚的心靈。
先秦佩飾藝術的開創性貢獻,經過秦漢及其後曆代的進一步發展,至隋唐時期,在服裝顏色與紋樣、佩飾種類和及佩戴方式、發型與發飾及化妝技術等各個方麵,都獲得了快速發展並有諸多創新,使佩飾品種類繁雜,製作工藝日益發達,樣式花樣翻新,充分地體現了人們對美的追求。
秦漢時的服色與佩飾
我國服裝的色彩,與古代陰陽五行學說相結合。秦漢時期的服裝色彩,就明顯地受到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
秦漢時期,方術家把五行學說與占星術的五方觀念相結合,認為土象征中央;木是青色,象征東方;火是紅色,象征南方;金是白色,象征西方;水是黑色,象征北方。
因此,秦滅六國,認為是獲水德,因而服色尚黑。漢承秦後,認為是獲土德,於是服色尚黃。
除了正色以外,又按陰陽之間相生相克的信仰,調配出來間色,介於五色之間,多為平民服飾采用。
西漢時期的儒學大師董仲舒是漢代著名的大思想家,他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論述的“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既是對我國遠古自然崇拜的繼承與提高,同時又對融入自然服飾觀起到了理論上的指導作用。
與董仲舒“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有關的,是服飾中有應季節而專設的“四時服”與“五時衣”。即孟春穿青色,孟夏穿赤色,季夏穿黃色,孟秋穿白色,孟冬穿黑色,形成禮俗。
我國古代哲學家認為天道自然,以天道為本,因而強調法天思想,認為人類社會中的一切都應該效法天,當時也包括服裝顏色在內。對照五時衣所選擇的五種顏色來看,我國古人並未考慮到四季的溫差,而是人們努力尋求與大自然精神的統一。
秦漢時期服裝的佩飾主要是佩玉和佩綬等。漢代非常重視佩玉,不僅用玉來表示佩帶者的品德,還對佩玉有明確的規定。據《禮記·玉藻》記載: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孺玟而編組綬。不同身份的人佩玉的顏色不同。
目前考古發掘到的玉器非常多,而漢代佩玉又占有相當的數量,以觀賞性佩玉為多,製作極其精美。這從一個側麵反映出漢代人對於佩玉的重視。
考古出土的漢代的玉璜有幾種,它們的弧度不同,紋飾不同。半璧式玉璜,以長沙博物館藏西漢曹娛墓出土玉璜為代表,璜長16.8厘米,寬8厘米,為半個鳥紋玉璧,這種玉璜當時可能用作為禮器使用。
雙獸首玉璜,兩端為張口之獸首,獸首為尖耳,水滴形眼,嘴部為鋸開的細縫。璜表麵為凸起的帶有螺旋的穀紋,這類玉璜以南京小龜山漢墓出土玉璜為代表。
龍紋玉璜,一端雕獸麵,中部則雕龍身,龍身細而方折,其上有雙陰線刻的橫節紋,璜的邊緣帶有凸齒。璜的中部有一孔,以備懸掛。
漢代的諜形佩由古代佩諜演化而來,又稱雞心佩,它的中部為片狀,近似於盾牌或雞心的形狀,中心一孔,外部鏤雕裝飾。
漢代諜形佩的造型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片狀,薄而平,外部裝飾簡單,多為帶有卷勾的勾連紋。第二類是雞心的中部微隆起,邊緣的裝飾紋為圓雕或凸雕,連於雞心之上,多為獸、鳥、雲紋。第三類為諜形佩的變形,或為橋形。這三類玉佩中,第一類多見於西漢,第二類多見於東漢及後來的南北朝時期。
從裝飾紋樣上看,諜形佩所飾有勾連紋及螭、鳳等紋樣。勾連紋似帶狀,但邊部及端部帶有卷勾式裝飾,龍紋似螭,身上帶少許鱗,大嘴角,上下唇厚而長,眼為水滴形。
螭紋也極有特征,或有獨角,耳部為疊狀耳或尖耳帶有小凹槽,眼滾圓或細長,嘴部主要有三種,榫式,“T”式,三段式。龍與螭能飾有細密的短陰線,並有陰刻小圈。
鳳紋的特點是頭小,喙長大而下勾,頂部飾有長翎,長頸,小身,腿似獸腿,長尾分叉,外卷,似螭尾。邊緣的鏤雕裝飾布局也有幾種,或集中於一端,或左右對稱或偏重於一側。
漢代玉帶鉤的種類很多。長鉤,短鉤,琵琶肚,扁擔腰,方頭,圓頭等多種形式。常見的有鳥頭鉤、獸頭鉤、螭紋鉤和弦紋勾等。
鳥頭鉤鉤腹較寬,琵琶形,中部凸起,其上紋飾淺而簡略,似為鳥羽,頸細長,鉤頭似鳥頭。造型極簡單。
獸頭鉤的鉤頭為獸頭,腹部有幾種,腹較短,底端較圓的琵琶肚,腹扁而長,端部略寬的長條形等,獸頭的雕法也可分為二類,一類為尖耳,凸眼,眼珠似球,鼻與額相連且凸起,嘴部較方,且呈三段式,鼻居中,兩側各有一凸起以示唇。另一類則近似所謂“漢八刀”雕法,用簡單的幾道陰刻線雕出眼、嘴。
螭紋鉤的腹部雕螭,螭形特點同前。弦紋勾鉤腹扁寬,有幾道凸起的弦紋,鉤頭扁而方,前端略窄,近似於獸麵的外形,其上也有凸起的弦紋。
漢代用於佩帶的玉人很多,主要為玉舞人及翁仲兩種。舞人形象較為統一,細腰長袖,一隻袖自頭頇甩到身另一側,另一隻手橫於腰部,袖垂於身另一側。漢代舞人的雕琢工藝精粗不一,粗糙的作品隻雕外形,加幾道陰刻線以示眼,眉或身腰。精製的則有起伏的衣褶,廣東漢初南越王墓出土的圓雕立體玉舞人為最精的製品。
玉翁仲在漢代比較流行,是一種使用配飾,用於辟邪。常雕刻為一老者持立狀,老者長須大袍,頭戴平冠有孔穿繩便於佩帶。
玉劍飾在戰國時就已出現,漢代佩帶玉具劍,玉劍飾使用更加係統、廣泛。文獻記載的玉劍飾有五種,考古發現的漢代玉劍飾僅四種。
劍首飾玉,用於劍柄的最端部,或稱“標首”,有圓形、方形二種,圓形的最常見,為圓片狀,中部凸起圓形球麵,上飾渦紋,圓凸的四周或飾穀紋,或凸雕螭紋。方形的上寬下窄,近似梯形,中部微隆起,其上有獸麵紋或雲紋。
劍格,用於劍柄與劍鋒之間,人稱“琅”。這類玉件較薄,側麵看為長條形,載麵為菱形或橢圓形,每麵中部凸起一棱,以此為中心,琢獸麵紋。劍鞘下端飾玉,稱為“珌”。劍珌紋飾或為“山”形紋,或為獸麵紋。
劍鞘飾,飾於鞘外,近人稱為“招文帶”,長條形,片狀,兩端下彎,背麵有一個方形的倉,倉的側麵有透孔。其上紋飾有三種:螭紋,凸雕大小雙螭;穀紋,為凸起的穀粒;勾雲紋,為正反相連的勾雲,一端飾一小獸麵,獸兩眼部特別大,頭上有繩紋。
鞘口飾玉,名曰“摹”。目前尚未發現這類鞘口飾玉的傳世或出土,傳世品中所發現的也為明清時的作品,這種鞘口飾玉流行於哪個曆史年代,目前尚難定論。
除了佩玉之外,漢代的佩綬也很有特點。佩綬為漢代服飾的一大特點,貴族階層除佩掛刀劍,還有佩掛組綬的禮俗。組綬由朝廷統一發放,為漢代官員權力的象征。漢製規定:官員平時在外,須將官印封裝在腰間的革囊裏,並將綬帶垂於外。
皇帝和各級官員所掛的佩綬,在尺寸、顏色及織法上有明顯的區別。皇帝、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佩黃赤綬,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帶綬,各如其綬色,諸侯王佩赤綬,公、後、將軍佩色為紫,以下有青、黑色。
漢明帝恢複了古製,增加大佩製度。所謂大佩,是由各種玉質配件組成的飾物,一般都在祭祀朝會等重要場合佩戴,它將相同的兩組分配於左右兩腰旁,皇帝的大佩係玉用串珠,公卿諸侯的大佩係玉用絲繩,絲繩顏色和綬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