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潮流——不斷豐富1(2 / 3)

[旁注]

方術家 在我國古代,用自然的變異現象和陰陽五行之說來推測、解釋人和國家的吉凶禍福、氣數命運的醫卜星相、遁甲、堪輿和神仙之術的人。方,指方技。術,指數術。秦漢時期,秦始皇和漢武帝的身邊都有一些方術家。

世子 周代時,天子、諸侯的嫡子稱“世子”。開始的時候世子隻是個稱謂,兒子都是世子,後來演變成冊封,也就是後來說的儲君,就是繼承父親的大兒子,但大多還是冊立長子,曆史上冊立少子為世子的也有。後世稱繼承王爺、諸侯爵位者的正式封號為世子,多由嫡、長充任。

漢八刀 是指漢代雕刻的玉蟬,其刀法矯健、粗野,鋒芒有力。體現出當時精湛的雕刻技術。漢八刀工藝品是我國玉器史上的代表之作,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價值。在我國玉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漢以後不再覓有此風格的玉器。

佩綬 佩,是身上的玉飾,綬,是用來懸掛印佩的絲織帶子。佩綬用來區分地位尊卑。佩綬製度在華夏衣冠裏為等級尊卑的一種顯著特征。後來綬的外型、佩帶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但其作為禮服區別尊卑的作用一直保留至明代。

[閱讀鏈接]

漢玉翁仲在曆史上實有其人。翁仲本是人名,姓阮,。相傳秦始皇時來到中國,始皇看他身材高大,武藝高強,派他守衛臨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後,用銅鑄了他的像,放在鹹陽宮司馬門外。後人因其有神威之力,又用石雕成翁仲象,守護墳墓,所謂“稼間石人曰翁仲”。

翁仲既有神力守護宮門墳墓,自然也可以隨身佩帶,驅除邪魔,於是,秦漢時期就有了飾佩的玉翁仲,並采用了漢代風格“漢八刀”的雕琢方法。

秦漢時的發型與發飾

秦代的曆史非常短,對於秦代女子的發式,所知的大多出自於秦始皇所好。秦始皇是一個特別注重後妃妝飾打扮的君主,他在建立秦帝國以後,曾親自下令讓她們梳妝出儀態萬方的各種發髻。

秦始皇“令宮人當暑戴黃羅髻,蟬冠子,五花朵子”。這裏的黃羅髻,指的是一種假髻,以金銀銅木為胎做成髻狀,外蒙繒帛,使用時套在頭上,以簪釵固定。

秦始皇還“詔後梳淩雲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嬪梳參鸞髻”。其中的九鬟仙髻的裝飾甚為名貴,在貴族婦女中較為盛行。

鬟是婦女梳的環形發髻,“九鬟”是指將頭發套成環,以多為高貴。鬟多發少,就加上假發,古代稱為“髢”。用這種假發做出各式套環,並用細金屬物支撐,上麵插飾珍珠、寶石等貴重的裝飾品,這種發式就叫做“九鬟仙髻”。由於它上麵的裝飾名貴,當時有“一鬟五百萬,二鬟千萬餘”的形容。

秦代女子以椎髻為主流。椎髻又稱“椎結”,是將頭發結成椎形的髻,包括結鬟式、結椎式和對稱式等。

結鬟式是將頭發結鬟而成,有的聳立頭頂,有的傾向兩側,有的平展,有的垂掛,婦女自身頭發有限,往往加上“假發”和頭飾,巍峨華麗。

結鬟的形式有高鬟、乎鬟、垂鬟,有在頭頂,有在兩側,鬟數也可隨意結紮而定,變化很多,可靈活運用。

結椎式在古代婦女的發型中,最為普遍,采用最廣,曆代都有采用,延續最長,從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曆代皆沿用。隻是發型的高、平,低,及結椎在前、中、左右、後等變化不同而已。

這種發式的梳編法,是將頭發攏結在頭頂或頭側,或前額與腦後,在紮束後挽結成椎,用簪或釵貫住,可盤卷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聳豎於頭頂或兩側。

對稱式從秦漢一直沿用下來,曆代皆有采用,其典型的發式是“雙丫髻”與“丱發”。雙丫髻主要是宮廷侍女、侍婢丫環的發式,據傳秦始皇令宮廷侍女梳雙丫髻,穿褙子與衫,曆代沿繼襲用,一直至清代仍是不變。這種發式是將頭發從頂中分兩大股,往兩側乎梳,並係結於兩側,再挽結成兩大髻,使其對稱放置在兩側。也可對稱結鬟,使之垂下,為民間少女所好用。

丱發為兒童或未婚少女之發式。其梳編法是將發平分兩股,對稱係結成兩 大椎,分置於頭頂兩側,並在髻中引出一小綹頭發。使其自然垂下。其形似“丱”字,故名。丱發至少在秦代就已開始流行。

秦代男子的發式,主要來自秦陵出土提供的兵馬俑實物資料。秦俑坑表現的是一組步、騎、車多兵種配合的龐大軍陣。構成軍陣的數千武士俑,以其所屬兵種和在軍隊中的地位、發式和頭飾可謂各具特點。

步兵俑發式大致有四種類型:一是圓錐形髻,即腦後和兩鬢各梳三股或四股小辮,交互盤於腦後,腦後發辮攏於頭頂右側或左側,綰成圓錐發髻。二是扁髻,將所有的頭發由前向後梳於腦後,分成六股、編成一板形發辮,上折貼於腦後,中間夾一發卡。三是頭戴長冠,發髻位於頭頂中部,罩在冠室之內。四是頭戴鶡冠,但發式不明。

騎兵俑的發式與步兵俑的不同,頭戴赭色圓形巾幘,上麵采用朱色繪滿三點成一組的幾何形花紋,後麵正中紋一朵較大的白色桃形花飾,兩側垂帶,帶頭結於頦下。

車兵中駕馭戰車的馭手俑頭頂右側梳髻,外罩白色圓形軟帽,帽上還戴有長冠;馭手俑左右兩旁的甲士俑束發,頭戴白色圓帽。

跽坐俑的發式是在前頂中分,然後沿頭之左右兩側往後梳攏,在腦後綰結成圓形發髻,無發帶、發卡及任何冠戴。

根據秦人及其前後的曆史和傳統習俗,尚右卑左是這一時期的曆史特點,因此發髻偏左的武士俑身份要低於偏右發髻的武士俑身份。而發髻偏左、偏右的武士俑,都屬於史書所載的“發直上”,他們的地位均高於發髻偏後的跽坐俑。多數頭部不加飾物,發髻裸露的,地位最為低下。頭戴軟帽的士卒,地位當高於裸髻者,少數頭戴長冠者,似為中下級軍吏,個別俑頭戴鶡冠,神情威嚴,當屬於高級指揮官。

除了各式的發髻外,古人對鬢發的修飾也是異常精心的,刻意將它修剪或整理成各種形狀。從形象資料來看,秦代男女的鬢發,大多被修剪成直角狀,鬢角下部的頭發則全都剃去,給人以莊重、嚴整的感覺。

從秦始皇兵馬俑中也可以看出,秦軍中男子發式根據兵種、地位的不同而定。鬢角修成直角,鬢角下麵的頭發全部剃掉。秦代遵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古訓,不得輕易損傷。即使在軍中訓練時,如果不小心砍掉了對方的頭發,也要算是犯罪。

到了漢代以後,變化最大的是婦女的發型,獲得了空前的發展,發髻形製可謂千姿百態,名目繁多,總體上分為兩類:一種是梳在顱後的垂髻,一種是盤於頭頂的高髻。

漢代女子最流行的也是椎髻。這種發式主要用於漢代普通女性家居,梳這種發髻是一種賢淑與勤勞的象征。

漢代不僅漢族女子喜歡,連少數民族也頗喜愛梳綰椎髻,且不分男女。當時稱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為“蠻夷”,多梳綰椎髻。可見這是漢時平民階層普遍喜好的一種發式,在女子發式中一直占主導地位。

漢代女子除了梳垂髻外,梳高髻也開始流行,東漢童謠中便有“城中好高髻,四方且一尺”的說法。但因其梳起來較為繁瑣,多為宮廷嬪妃、官宦之家所好。

另外,在參加入廟、祭祀等較為正規的場合時,是一定要梳高髻的。例如漢時命婦在正規場合,多梳剪氂幗、紺繒幗、大手髻等。

當時婦女常於梳妝時接假發梳成高大的發髻,插入笄簪將它固定,也有用假發做成假髻直接戴在頭上,再以笄簪固定的,稱為“副貳”,還有一種以假發和帛巾做成帽子般的假髻,白天戴在頭上,晚上可以取下來,稱為幗。

這裏的幗,指的是“巾幗”,是古代女性的一種假髻。這種假髻與一般意義上的假髻不同,一般的假髻是在本身頭發的基礎之上增添一些假發編成的發髻,而幗則是一種貌似發髻的飾物,多以絲帛、鬃毛等製作而成,襯以金屬框架,用時套在頭上,再以發簪固定即可。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更像一頂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