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潮流——不斷豐富1(3 / 3)

漢代宮廷流行的高髻還有多,多為皇帝所好,令宮人梳之。如“漢高祖令宮人梳奉聖髻”,“武帝又令梳十二鬟髻”,“靈帝又令梳瑤台髻”。還有反綰髻、驚鵠髻、花釵大髻、三環髻、四起大髻、欣愁髻、飛仙髻、九環髻、迎春髻、垂雲髻等數不勝數,漢代女子髻上一般不加包飾,大都作露髻式。

不論是梳高髻還是梳垂髻,漢代女子多喜愛從髻中留一小綹頭發,下垂於顱後,名為“垂髾”,也稱“分髾”。漢明帝曾經令宮人梳“百合分髾髻”亦是如此。

漢代還有一種因形製散亂而得名的“不聊生髻”,顧名思義,或許還隻垂下一綹頭發。漢武帝時上元夫人還喜作一種名為“三角髻”的發式,“頭作三角髻,餘發散垂至腰”。這不屬於垂髾,卻與之有異曲同工之趣。這種發式風格直到魏晉仍盛行不衰,但至唐後則很難再見。

漢族男子的發式基本上是自周代起便有的梳髻形式。有的是梳髻於頂,有的是把頭梳編成低平的扁髻,貼於腦後,然後或戴冠,或束巾,或者幹脆就是露髻式。這種發式一直延續明代,除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強製漢民改換發式如清代滿族之外,漢族的男子發式一直是保持梳髻的形式。所區別隻是冠帽形製的改變。

秦漢時期,在發飾上也是豐富多彩的,其中的很多裝飾都在此前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如果把這一時期的發飾擴大一下範圍,可以包括笄、簪、華勝、梳篦、步搖簪,以及耳飾和頸飾。

笄是用於固定發髻的,簪是笄的發展,在頭部盛加紋飾,可用金、玉、牙、玳瑁等製作,常常做成鳳凰、孔雀的形狀。從湖南長沙左家塘曾出土秦代一件有七叉的骨簪上,可以了解這種發飾的形製。

華勝是一種製成花草之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的裝飾。漢代在華勝上貼金葉或貼上翡翠鳥毛,使之呈現閃光的翠綠色,這種工藝稱為貼翠。

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西漢墓軚侯利蒼的夫人辛追的發髻,做髻時於真發末端加接假發,梳成盤髻式樣,上插3枝梳形笄,分別為長19.5厘米、寬2厘米,有11個梳齒的玳瑁笄,長24厘米、寬2.5厘米,有15個梳齒的角笄和用20枝竹簽分三束。再在距頂端1.7厘米處用絲線纏紮而成的竹笄,笄頭有朱繪花紋。前額及兩鬢有長寬約1厘米、厚0.2厘米,塗朱或朱地塗黑、鑲金或側麵貼金葉的木花飾品,這就是當時用金屬絲編連起來作額前裝飾的華勝。

漢代婦女還有一種圓形加雙耳的華勝,江蘇邗江漢墓曾出土的東漢畫像中的西王母便戴有此物。

古代梳妝高大的假髻,必有梳理假髻的得力工具即梳篦,所以受到人們的特別重視,製作美觀實用。在湖北江陵出土的幾件秦代木質彩繪角抵圖木篦,呈馬蹄形,所繪人物紋樣栩栩如生。在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西漢墓出土的梳篦以象牙製成,均作馬蹄形,長均8.8厘米,寬均5.9厘米,梳20齒,篦47齒,細密均勻。在山東臨沂銀雀山和湖北江陵紀南城出土的西漢木梳,背平直,上麵有四個裝飾紐。

步搖簪是在簪頂掛珠玉垂飾的簪子,能夠化靜為動,擴大視覺空間,更加引人注目。常做成樹枝狀,長長蔓伸,上懸片片金葉。步搖在漢代屬於禮製首飾,其形製與質地都是等級與身份的象征。

最早可見的步搖樣式,在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帛畫中有所反映。畫中一名老年貴婦,身穿深衣,頭插樹枝狀飾物,這應是最早的步搖形象。

甘肅武威出土的一件漢代金步搖,披垂的花葉捧出彎曲的細枝,中間枝頂一隻小鳥,嘴銜下墜的圓形金葉,其餘的枝條頂端或結花朵,或結花蕾,而花瓣下邊也墜金葉。

秦漢時期的耳飾飾品有瑱、璫、玦等。西漢後期的玉瑱,白色、無光澤,蕈形,一端較大,一端較小,中腰內凹。

洛陽燒溝漢墓出土琉璃瑱和骨瑱19件,有12件是上小下大腰細如喇叭形,中間穿一孔的。色有深藍、淺藍、綠等,半透明。另有7件中部如喇叭形而上端成錐狀,下端成珠狀,身上無孔,無色透明像玻璃。

璫是圓形發光的飾物。在貴州黔西東漢墓出土的2件以銀片製成的圓球狀耳鈴,下端開口,上端背上焊有直徑1.2厘米的小圓環,銀光四射,稱它為明月璫未嚐不可。在河南洛陽燒溝漢墓曾出土喇叭形玻璃耳璫,同樣有發光的功能。

玦是耳環上的飾物。秦漢時期,漢族地區耳環出土很少,在少數民族地區出土的青銅裝飾人物中,戴大耳環的形象則常有發現。

頸飾在秦漢時期主要是項鏈。加工精美的金質項鏈在湖南長沙五裏牌東漢墓出土,它由三種不同形狀的193顆金珠串組,第一種50顆是由細小如莧菜籽的金粒分三圈粘聚而成,靠近中圈的金粒稍大。第二種23顆是用小金管聯結而成的連管珠,第三種119顆是八方形的珠,此外還有一個花穗形金墜。

同墓還出土11個球形飾件,內有4件是以12個小金絲環相連,在環與環之間又附著3粒小圓珠,有6件係在小金珠上再以金絲綴飾,並鑲有圓珠。

在湖南衡陽出土的橢圓形金珠,珠外用金絲組成精美的花紋。同時還出土了用水晶、琥珀、瑪瑙製作的小珠和獅、兔、鳥等飛禽走獸,根據其形製和散落的部位,考古研究者認為這些器物屬於同一件工藝品。

總之,秦漢時期的發型儀態萬千,發飾發展快速而又豐富多彩,體現了我國古人的聰明才智和美學修養的提高。

[旁注]

宮人 妃嬪、宮女的通稱。西漢成帝訂的一項後宮製度,在皇帝整個後宮裏9個等級中,宮人排名第8位,受5品官員俸祿。北宋年間宮人被廢,從南宋開始便稱作宮女。

褙子 漢族服飾名。形如中單,但腋下兩裾離異不連。宋代盛行多為對襟,不施袗鈕,腰間用勒帛係束,男女均可服用。後世多有沿革。男子一般把褙子當作便服或襯在禮服裏麵的衣服來穿。而婦女則可以當作常服即公服及次於大禮服的常禮服來穿。

命婦 泛稱受有封號的婦女。命婦享有各種儀節上的待遇,一般多指官員的母、妻而言俗稱為“誥命夫人”。宮廷中嬪妃,稱內命婦,外廷官員妻、母稱外命婦。曆代封建王朝加封婦女的封號皆從夫官爵高低而定,唐以後形成製度。

辛追 (公元前3世紀~公元前186年),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育有一子名利豨。於1972年出土於長沙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1號墓。時逾2100多年,形體完整,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濕屍,也是具體表現我國漢朝上層社會文化、生活的活體見證。

西王母 道教女神。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大神,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慈祥的女神。相傳西王母住在昆侖仙島,西王母的瑤池內有蟠桃園,園裏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亦稱為金母、瑤池金母、瑤池聖母。

[閱讀鏈接]

據記載:漢武帝時,瑤池王母來會,諸隨行仙女之發髻皆異人間,高環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號為“高鬟望仙髻”,再飾有各種珠寶,金簪風釵或步搖,就更顯得華麗高貴。

這種高環發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貴的發式,多用來表示神話中之仙女,皇後貴妃與貴族婦女的發型。未出室的少女也可采用,但裝飾不宜過分華麗,這種發式秦漢兩代及秦以前各代頗為盛行,漢代以後多崇為仙女發型,名流仕女也有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