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變萬化——兼融天下1
我國在晚唐之後,社會動蕩,佩飾藝術成就不顯,而在僅存50年的五代十國之後,宋代佩飾藝術備受人們關注,人們的審美情趣集中在服飾紋樣和女子發飾上。兩宋時期,不僅錦繡做的服飾紋樣富麗堂皇,而且女子的發型發飾也追求時髦,整體造型給人以清雅、自然的感覺。
遼金西夏服飾紋樣、元代服飾紋樣,以及元代的男子發型和婦女頭飾,出現了較大變化。其中蒙古族在保留本民族裝飾特點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原文化的影響,體現了中華服飾文化的多民族的合流。
兩宋時期的服飾紋樣
北宋初年,皇家儀仗隊都穿繡錦做的服裝。為此,成都轉運司設立了成都錦院,專門生產上貢的“八答暈錦”,“官誥錦”,“臣僚襖子錦”,以及“廣西錦”。
北宋皇室規定,對文武百官按其職位高低,每年分送“臣僚襖子錦”,其花紋各有定製,分為翠毛、宜男、雲雁、瑞草、獅子、練鵲、寶照等。
南宋時,成都錦院還生產各種細錦和各種錦被,花色更加繁複美麗,這些絲織錦在後來通過商貿等方式逐漸流傳到全國,成為知名的傳統品種,被稱為“蜀錦”。
蜀錦的花紋有組合型幾何紋的八搭暈、六搭暈、盤毯等。這種組合型紋樣多出現在南宋時頗具時代特色的織錦上,這種織錦被稱為“宋錦”。
宋錦的圖案風格、組織結構和織造工藝等已和蜀錦有所區別。它以緯麵斜紋顯示主體花紋,經麵斜紋為地紋或少量陪襯花,其錦麵勻整、質地柔軟、紋樣古樸,大都供裝裱之用。
宋錦產於南宋時期的蘇州。蘇州宋錦、蜀錦和後來明代南京的雲錦,並稱為我國三大名錦。
宋代服飾紋樣的題材較以前更為豐富廣泛,宋錦上的圖案以龜背紋、席地紋、祥雲紋、萬字紋、古錢紋等為底,中間穿插龍、鳳、朱雀等獸鳥紋樣,以及八寶、八仙、八吉祥。還有琴、棋、書、畫等圖案。
八寶指古錢、書、畫、琴、棋等,八仙是扇子、寶劍、葫蘆、柏枝、笛子、綠枝、荷花等,八吉祥則指寶壺、花傘、法輪、百潔、蓮花、雙魚、海螺等。在色彩應用方麵,多用調和色,一般很少用對比色。
宋錦是宋代官服的主要麵料,宋錦上的幾何填花有葵花、簇四金雕,大窠馬打毯,雪花毯路、雙窠雲雁等;器物題材的有天下樂;人物題材的有宜男百花等;穿枝花鳥題材的有真紅穿花鳳、真紅大百花孔雀、青綠瑞草雲鶴等;動物題材的有獅子、雲雁、天馬、金魚、鸂鶒、翔鸞等;花卉題材的有如意牡丹、芙蓉、重蓮、真紅櫻桃、真紅水林檎等。
宋代院畫和文人畫的興起對工藝美術以及服飾紋樣的影響很深,工筆花鳥講究精微刻細,栩栩如生,寫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而服飾紋樣的設計是以清瘦、寫實、雅致為造型特征,一反唐朝服飾紋樣花形飽滿、線條圓潤流暢的造型特點。
宋代服飾紋樣多以花鳥題材為主要內容,其中折枝花式紋樣和串枝花式紋樣,以其寫實生動、自然和諧、靈動飄逸的整體效果為特色,是宋代審美意識的典型紋樣設計。
折枝花式紋樣即通過寫生手法,截取帶有花頭、枝葉的單枝,再以寫實的外形和生長著的動態作紋樣,形成動與靜的審美效果,在織物上的排列是將折枝花紋散點分布,並且十分注意花紋間的承轉啟合以及相互呼應的布局。
這種構圖形式除了具有婉轉多姿、生動優美、形象自然的藝術風格之外,還具有簡練、秀麗,給人一種古樸秀雅的感覺。
宋代串枝花式紋樣有花鳥題材與花卉題材,是在唐代卷草紋樣和寫生折枝花紋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鳳穿百花和百花攢龍等紋樣,其組織形式是在平麵織物上將眾多寫實型的花卉紋樣呈散點分布,並通過枝、葉、藤蔓等作蛇形的反轉伸展,使單個花紋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構成了四方連續的圖像。
串枝花式紋樣流暢飄逸的韻律線與寫實的花紋,形成了點與線、動與靜的對比,使圖形紋樣既生動自然,又富有意匠之美。
織物紋樣在色彩上以質樸、清秀為雅,通常采用低純度色,色彩一反唐代濃豔鮮麗之色,而形成淡雅恬靜之風,打破了唐代以青、碧、紅、藍等濃豔色彩為主的調子,多用淺淡的間色,如鵝黃、粉紅、銀灰、淺綠、蔥白等較柔和的色彩,頗有韻意,顯得質樸、潔淨、自然、規整,形成了宋代鮮明的審美傾向。
宋代服飾紋樣在畫院寫生花鳥畫的影響下,紋樣造型趨向寫實,構圖嚴密,幾乎都形成了一種程式。對後世也有很大的影響,明清時期的服飾紋樣,無論從題材到造型手法,都受宋代花鳥紋樣的影響。
[旁注]
轉運司 我國古代官職,始置於唐代,可區分為中央與地方官職,主管運輸事業。宋太宗時各路皆設有都轉運使和轉運司,控管一路或數路之財政,稱“某路諸州水路轉運使”,俗稱漕司。皇帝出巡時有行在轉運使,出征時有隨軍轉運使。元、明、清有都轉鹽運使,專管鹽務。
宜男 萱草的別名。古代迷信,認為孕婦佩之則生男。多年生草本,具有較短的根莖和肉質肥大的紡錘狀塊根。亦名忘居、療愁、丹棘、鹿蔥、鹿劍。我國古代官服常常將其作為花紋,且有定製。是古代服飾紋樣的一種,如北宋政府每年分送官員“臣僚襖子錦”,其上就有宜男的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