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變萬化——兼融天下2(2 / 3)

“納石失”最初是由阿拉伯工匠以金絲色線織成,地色與金絲交相輝映,富麗堂皇,故亦名織金錦,對後世織金錦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具有悠久曆史的蜀錦在元代仍盛行不衰,著名者為蜀中十樣錦。綾、羅、綢、緞、絹、紗等各地均有織造,其中緞織物業已成熟,益臻精美,集慶紗、泉緞、魏塘機絹等都是元代絲織名品。

由於元代染織刺繡工藝的發展,使得服飾紋樣的效果更為精巧細致。從題材內容和裝飾風格上看,元代的服飾紋樣大都在承襲兩宋裝飾藝術傳統的基礎上發展,隻有少數織金錦紋樣糅入一些西域圖案的影響。

元代王室服飾大多用織金,如織金胸背麒麟,織金白澤,織金獅子,織金虎,織金豹,織金海馬。另有青、紅、綠諸色織金骨朵雲緞、八寶骨朵雲、八寶青朵雲細花五色緞等花樣。

元代的服裝曾先後在內蒙古集寧路故城、山東鄒縣李裕庵墓、蘇州張士誠母曹氏墓等處出土。

內蒙古集寧路元代故城出土的繡花夾半臂,衣長62厘米,兩袖通長43厘米,袖寬34厘米,領口深3.5厘米,腰寬53厘米,下擺寬54厘米,用棕色四經絞羅作麵料,衣領及前襟下部用挖花紗縫拚,米黃色絹作裏,兩肩所繡花紋極精細。

繡有坐於池旁柳下看鴛鴦戲水的女子、坐於楓林中的男子、揚鞭騎驢的女子以及蓮荷、靈芝、菊、蘆草、鶴、鳳、兔、鹿、鯉、龜、鷺鷥等鳥獸花草。其餘衣身繡散點折枝花。繡法近於蘇繡針法。

山東鄒縣元李裕庵墓出土的有男綢袍、女斜裙等。有一件香黃色梅雀方補菱紋暗花綢夾半臂,補內織寫實的梅樹、石榴樹、雀鳥、萱草等,雀鳥棲於樹枝上對鳴呼應,極為生動。

女裙為駝色荷花鴛鴦暗花綾製作,由蓮花、鴛鴦、紅蓼、茨菰、雙魚、四瓣花、水藻等排成滿地散點,下襯曲水紋。

香黃色如意連雲暗花綢女夾袍,為交領、右衽、窄袖、腋下打襇,後中縫及左邊開氣,圖案為穿枝靈芝間以古錢、銀錠、珠、金錠、火珠、犀角、珊瑚等雜寶,花紋單位為寬厘米、長厘米。

蘇州張士誠母曹氏墓出土的綢裙和緞裙,圖案為團龍戲珠、祥雲八寶、雙鳳牡丹及穿枝寶仙等,基本上都繼承了宋代寫實的裝飾風格和柔麗之風。

除此之外,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南郊鹽湖1號古墓出土的黃色油絹窄袖辮線襖,肩領袖及襟邊所鑲“納石失”,紋樣造型粗獷,反映了蒙古遊牧民族的審美愛好。這件襖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元代紅地龜背團龍鳳紋“納石矢”佛衣披肩的圖案,風格一致。

元代服裝佩飾物中的玉佩,繼承了前朝的有帶鉤、環、魚墜等器,並新興有帶扣、帽鈕等。

江蘇省無錫市錢裕墓出土的玉帶鉤是元早期之物,鉤首以陰刻蓮花為飾,腹麵鏤空蓮花水藻紋,它是元代絛環的組件。西安市小寨瓦胡洞出土的白玉蒼龍教子帶鉤腹上飾起凸小螭龍。

這兩件腹上均有起凸裝飾的帶鉤,是元代玉鉤的新形式,但此件出土玉帶鉤並無絛環,疑其不夠完整。

從元世祖時的掌道教之官馮道真所用的銅帶鉤、玉環、絲帶可知,與帶鉤相配套的是玉環。馮道真所用玉環為橢圓形。

甘肅漳縣汪世顯家族墓出土絲帶和玉帶鉤,也是腰束帶。此帶有鉤無環,鉤為獸首,腹亦有起凸紋飾,可知鉤環組合比較靈活,可因人製宜,不必強求一致。如帶鉤可配環,亦可不配環,而鉤環搭配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白玉龍首帶鉤環即屬前者。

龍首鉤的琵琶腹上亦飾鏤空茶花紋,與錢裕玉帶鉤相似;帶環飾隱起雲紋,首飾起突升龍,碾工精美,應為元初內廷玉作所製,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鉤、環齊備的玉帶鉤環。青白玉螭紋連環帶環碾琢精湛,是元代帶飾佳作。

安徽省安慶市範文虎墓出土的玉垂雲飾、其妻陳氏腹上的玉茄形佩,均為陽文邊線,內減平素,屬於素麵玉飾,使人們便於欣賞玉質美。

元人喜愛首飾,出土或傳世的金銀首飾較多,但玉首飾卻很少。錢裕墓曾有發現,錢裕是五代十國著名的曆史人物、吳越王錢鏐的後人。其陪葬品有春水玉與玉帶鉤。

春水玉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為橢圓形,器身遍布黃土沁及灰斑,正麵呈弧形隆起,采用鏤空透雕製作,雕刻的是當時常見的鶻攫天鵝題材。整件作品以水、荷花、蘆葦等為背景,一隻天鵝張口嘶鳴,驚恐地展翅潛入荷叢之中隱藏,荷葉上方有一隻細身長尾的鶻,正回首尋覓,伺機攫捕天鵝,形象生動,動態十足。

玉帶鉤的鉤首裝飾荷花蓮蓬,鉤身以淺浮雕技法刻劃荷花,荷葉和水草,鉤頸部曲度較大,成鉤狀,以便穿帶。

[旁注]

納石矢 用鏤金法織成的織金錦。納石矢為蒙古語音譯,同“納石失”、“納赤思”。紋樣近波斯風格,故有譯納石矢為“波斯金錦”者。元代由綾錦織染提舉司、織染人匠提舉司別失八裏局織造納石矢,太府監所屬內藏庫掌管出納禦用諸王段匹、納石矢紗羅等,做成質孫服,供天子百官內廷大宴時穿著。

蘇繡 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布很多地區。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鬱。繡技具有“平、齊、和、光、順、勻”的特點。

吳越 我國五代十國之一。錢鏐所建。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戰亂頻仍,錢鏐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戰略方針,重農桑、興水利,發展與日本、朝鮮等國海外交往,使兩浙之地有一個較長的穩定發展時期。全盛時疆域設13個州,地域包括浙江、江蘇西南部、福建東北部。

[閱讀鏈接]

元代立國後,著手建立織造局,有的織造局專門生產納石失,即織金錦,以滿足宮廷和諸王、百官的需要。元代還曾將新疆的300多戶織金綺工人,遷移到弘州,即現在的河北省陽原縣一帶,建立織局織造納石失,另外還有專門掌管織造皇帝禦用領的弘州納石失局等管理機構,可見元代納石失的生產規模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