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追求——華彩濃妝1(3 / 3)

明代婦女發式與發飾

明代婦女的發式,雖不及唐宋時期豐富多樣,但也具有其時代特征。  明初女髻變化不大,基本為宋元時的樣式。

待明嘉靖以後,婦女的發式起了明顯的變化。諸如桃心髻、雙螺髻、假髻、頭箍、牡丹頭等。

桃心髻是明代較時興的發式,它的變形發式,花樣繁多,諸如桃尖頂髻、鵝膽心髻、金玉梅花、金絞絲燈籠簪等。

桃心髻是把頭發梳理成扁圓形,再在髻頂飾以花朵。以後又演變為金銀絲挽結,且將發髻梳高,髻頂亦裝飾珠玉寶翠等飾物。

雙螺髻的狀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螺髻。時稱“把子”,是江南女子偏愛的一種簡便大方的發式,尤其是丫環梳理此髻者較多。其髻式特點是豐富、多變,且流行於民間女子。

假髻又稱鬏髻,是桃花髻的變形發式,為明代宮中侍女、婦人所鍾愛。當時有“宮女多高髻,民間喜低髻”之說。

假髻形式大多仿古,製法為先用鐵絲編圈,再盤織上頭發即成為一種待用的妝飾物。明末清初特別時興,在一些首飾店鋪,還有現成的假髻出售。

頭箍又名額帕,無論老婦、小女都非常盛行。有人認為頭箍是從原“包頭”演變而來,最初以粽絲編結而成為網住頭發而已,初時尚寬而後行窄,其實用性為束發用,並兼之裝飾性,取窄小一條紮在額眉之上。此裝飾物自明代始有。

牡丹頭是高髻的一種,蘇州流行此式,後逐漸傳到北方。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尤侗有詩說:“聞說江南高一尺,六宮爭學牡丹頭。”據說這種發式高大,重者幾至不能舉首,鬢蓬鬆而髻光潤,髻後施雙綹發尾。此種發式,一般均充假發加以襯墊。

明代婦女還在發髻上,根據自己的喜好插有各種掛佩及發簪等。比如明代婦女在假髻上常常戴有雲髻、蓮花冠等,她們最通行的做法,是用髻、雲髻或冠,把頭發的主要部分,即發髻部分,包罩起來。

明代女性出了嫁的婦女一般都要戴髻,它是女性已婚身份的標誌。未婚女子就不能戴髻,要戴一種叫“雲髻”的頭飾。如古典言情小說《金瓶梅》中的春梅在隻是通房丫鬟的時候,就戴銀絲雲髻兒、翠花雲髻兒,其他3個通房大丫鬟也都戴同樣的雲髻。

比髻更高一級的是“冠”,這是官宦人家的正室夫人才能享受的特權。所以,“戴珠冠”在當時就成了做誥命夫人的代名詞。事實上,明代宮中妃嬪的日常打扮,與民間相差不遠,主要隻是在材料上更豪華、更奢靡而已。

陳洪綬是明代末年的重要畫家,尤其擅長仕女畫。他的創作態度認真,隨時吸收唐宋繪畫的優良傳統,而又不斷創新,所繪作品勾勒精細,設色清雅,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

《夔龍補袞圖》是陳洪綬的代表作之一,畫麵共3個仕女,前麵一個年事稍大,穿著比較華麗,可能是一個貴婦,另外兩個年齡幼小,似宮女身份。其中一人手中托著一件袞服。3個婦女的服裝,樣式基本一致,都是宋代時期的典型裝束,有的肩上還搭有雲肩。有了這幅畫,後人有幸得以了解明代婦女裝飾的形象。

明代婦女在腰帶上往往掛上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絛”,宮絛的具體形象及使用方法在本圖中反映得比較明確,一般在中間打幾個環結,然後下垂至地,有的還在中間串上一塊玉佩,借以壓裙幅,使其不至散開影響美觀,作用與宋代的玉環綬相似。

另外,貴婦的發髻之上還插有簪釵頭麵,這些都是明代貴族婦女常用的飾物,其質料隨人的身份而定。

[旁注]

尤侗 (1618年~1704年),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號三中子,又號悔庵,晚號良齋、西堂老人、鶴棲老人、梅花道人等,蘇州府長洲人,即現在的江蘇省蘇州市。明末清初著名詩人、戲曲家,曾被清順治譽為“真才子”;清康熙譽為“老名士”。著述頗豐,有《西堂全集》。

《金瓶梅》 也稱《金瓶梅詞話》,是我國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世情章回小說。成書約在明朝隆慶至萬曆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金瓶梅》借《水滸傳》中武鬆殺嫂一段故事,描述了明代中期的社會生活,具有較深刻的認識價值。

陳洪綬 (1599年~1652年),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淨名、晚號老遲、悔遲,又號悔僧、雲門僧,浙江諸暨市楓橋鎮陳家村人。明末清初書畫家、詩人。一生以畫見長,堪稱一代宗師,名作《九歌》、《西廂記》插圖,以及《水滸葉子》、《博古葉子》等版刻等。

[閱讀鏈接]

明代女性整體造型基本呈“金字塔形”。這是因為她們下麵的裙子一般都追求寬鬆,這就使得人的外形在裙底部位最寬,越往上越向內收縮,而金字塔的頂尖,就收在髻的尖頭上。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又名《憲宗行樂圖》,出自明代宮廷畫師之手,畫宮廷模仿民間習俗放爆竹、看雜劇的情景。畫中的宮妃形象,就是金字塔式造型。她們所戴的髻是圓錐狀,頂上是個尖頭,造型比一般民間所用的還要誇張,可見明代宮廷妃嬪衣著拘謹和一身“拙趣”。